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软件系统设计及非线性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3:28

  本文关键词: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软件系统设计及非线性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表面肌电 非线性分析 复杂度 多重分形 疲劳


【摘要】:神经系统是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高度复杂且具有非线性特征,而表面肌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神经肌肉功能活动水平。不同于线性分析,表面肌电的非线性特性能够深入神经肌肉核心,为肌电信号特征提取开辟新的道路。论文研究了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对该系统所采集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非线性动力学的分析和应用。论文主要内容为:首先,基于已有硬件平台设计实现了具有表面肌电采集、分析评估、生物反馈刺激功能的交互式软件系统。软件的定制化方案采集和自定义方案采集模块可对所采集肌电信号进行时域、频域、时频域和协同性全面分析;多媒体生物反馈模块可进行声、光、电多形式生物反馈训练。接着,基于已有LZ复杂度算法,提出改进LZ复杂度算法,并对脑卒中病患和健康入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LZ复杂度、样本熵、模糊近似熵的非线性特性分析。最后,基于分形和熵理论对健康人静态疲劳肌电进行非线性特性分析,提出多重分形谱拟合系数,将其结合多重分形谱面积参数定量评估肌肉疲劳。本文通过软件工程技术设计实现了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软件系统,经过6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测试表明软件系统评估与反馈训练功能有效。利用非线性分析技术对系统采集的表面肌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理机制,发现LZ复杂度、改进LZ复杂度和模糊近似熵能很好地区分健康人、患者健患侧肌电(P0.001);样本熵与患者下肢Brunnstrom分期等级相关(P0.05);多重分形谱拟合系数和谱面积可作为肌肉疲劳衡量指标。非线性指标可能反映激活运动单元数量和运动单元发放频率;且运动单元活动在疲劳过程中趋于有序性和同步化。以上研究在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和定量评估,肌肉疲劳评价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索奠定基础。
【关键词】:表面肌电 非线性分析 复杂度 多重分形 疲劳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18;TN911.7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7
  • 1.1. 引言11-13
  • 1.2. 课题研究现状13-16
  • 1.2.1. 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研究现状13
  • 1.2.2. 表面肌电非线性分析研究现状13-15
  • 1.2.3. 肌肉疲劳研究现状15-16
  • 1.3. 论文主要内容介绍16-17
  • 2. 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软件系统17-32
  • 2.1. 系统需求分析17
  • 2.2. 软件设计架构17-21
  • 2.2.1. 软件总体架构18-19
  • 2.2.2. 软件交互框架和功能流程19-20
  • 2.2.3. 数据库设计20-21
  • 2.3. 软件功能介绍21-30
  • 2.3.1. 肌电定制化方案采集21-24
  • 2.3.2. 自定义采集24-25
  • 2.3.3. 肌电信号处理和参数评估25-29
  • 2.3.4. 多媒体生物反馈治疗29-30
  • 2.4. 系统测试30-32
  • 3. 基于LZ复杂度和熵的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电特性分析32-56
  • 3.1. LZ复杂度32-37
  • 3.1.1. 算法描述32-34
  • 3.1.2. 改进LZ复杂度34-35
  • 3.1.3. 算法对比35-37
  • 3.2. 熵37-48
  • 3.2.1. 近似熵和样本熵38-41
  • 3.2.2. 模糊近似熵41-42
  • 3.2.3. 算法性能测试和参数选择42-48
  • 3.3. 实验48-56
  • 3.3.1. 实验方法48-50
  • 3.3.2. 实验数据及分析50-55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55-56
  • 4. 基于多重分形和熵的疲劳肌肉信号特性分析56-73
  • 4.1. 分形56-58
  • 4.1.1. 分形的定义和性质56
  • 4.1.2. 分形维数56-58
  • 4.2. 多重分形58-61
  • 4.2.1. 多重分形谱定义58-59
  • 4.2.2. 计算方法59-60
  • 4.2.3. 算法实现60-61
  • 4.3. 肌肉疲劳检测61-73
  • 4.3.1. 数据采集62-63
  • 4.3.2. 疲劳前后分形分析63-65
  • 4.3.3. 疲劳过程中多重分形指标变化65-69
  • 4.3.4. 疲劳过程中复杂度和熵变化69-73
  • 5. 总结与展望73-75
  • 5.1. 总结73-74
  • 5.2.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8
  • 作者简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秀英;复方奎宁治疗原发性面肌阵痉[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7年01期

2 谢秀英;;采用复方奎宁治疗面肌阵痉3例报告[J];河北医药;1982年03期

3 张朝红;;面肌训练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4期

4 于一兵,周晓薇,陈睿;面肌 痉挛 抽搐 昏迷 高热[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5 江友;;面肌也要常训练[J];医药保健杂志;2008年05期

6 刘朝琼;;加强面肌康复训练,促进痊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0期

7 陈新;;自发性面肌运动[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3年05期

8 黄桂林,李龙江,温玉明,王昌美,唐休发;组织工程法修复面肌的动物实验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9 韩肖华;叶飞;柯志刚;刘学敏;;康复治疗结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J];中国康复;2010年03期

10 郭明义;;面肌伓动15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1979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超;;越野行走与普通行走对上下肢表面肌电的对比分析[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钱晓进;杨基海;梁政;陈香;谭春祥;;二维空间频率域表面肌电建模[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尹国平;叶京英;韩德民;王小轶;李彦如;张玉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下颌表面肌电定量分析[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宋雅伟;龚军杰;戎科;;越野行走与普通行走对上下肢表面肌电的对比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5 刘菲;陈东辉;郑宏良;陈世彩;;CTGF在大鼠失神经面肌中的表达[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井明鑫;张莉;赵艳玲;王秀志;;表面肌电及频域分析方法在针刺临床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孙增鑫;贾子善;闫彦宁;杜国英;赵斌;;表面肌电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玉章;王清;;对不同频率组合振动训练中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刘元标;杨加亮;陈天笑;;脑卒中患者上肢静力性收缩时表面肌电反应特点观察[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主任医师:鄂紫娟;何为面神经痉挛[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张学敏;神经训导治疗面瘫[N];健康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闫鹏;表面肌电诊疗仪软件系统设计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周睿;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软件系统设计及非线性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郭明远;表面肌电对偏瘫患者肘关节痉挛评估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户子悦;不同角度靠墙静蹲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变化及髌股关节受力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974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974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