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方法研究与改进
本文关键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方法研究与改进
更多相关文章: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配准 阴影识别 SIFT算法
【摘要】: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军事和经济应用的广泛推广,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图像拼接、数据融合、目标检测和变化检测等图像处理过程的必要环节,图像配准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机载SAR图像配准包括航带内图像配准和航带间图像配准,其中由于飞机获取图像时的位置和姿态的差异,航带间图像灰度分布差别和几何形变比较大,使其图像配准成为挑战。特别是高分辨率的机载SAR图像的配准,使用现有技术其配准精度仍比较差本文在研究了目前图像配准的方法和机载SAR系统的成像原理的基础上,发现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对航带间SAR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配准时,由于航带间SAR阴影的存在,提取了许多位于阴影区域内或阴影边缘的不稳定特征点。这些特征点的匹配将影响图像的配准精度,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SIFT特征提取算法和阴影智能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航带间机载SAR图像配准精度的改进算法改进算法针对机载SAR系统侧视成像引入阴影和航带间机载SAR图像入射角差异比较大两方面的特点,在SIFT算法的基础上,使用了阈值方法和滑动窗口法分别对阴影区域内和阴影边缘的不稳定特征点进行检测和筛除,保留并仅选用位于目标地物或平地上的稳定特征点进行特征点匹配,从而提高航带间SAR图像的配准精度。为了验证本文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从分辨率为0.5米的机载SAR图像的三条相邻航带截取了40幅航带间图像共20组分别进行5次SIFT配准和本文改进算法配准实验,采用均方根误差和正确匹配率两种评价方法对20组配准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证明本文改进算法不仅能提高机载航带间SAR图像的配准精度,还能改善特征点的正确匹配率。此外,由于不稳定特征点的筛除,本文改进算法的计算量明显减少,算法耗时也明显降低。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配准 阴影识别 SIFT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57.5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 机载SAR图像配准技术难点14-15
- 1.4 本文工作安排15-17
- 2 图像配准17-27
- 2.1 图像配准数学描述17-18
- 2.2 图像配准方法18-21
- 2.2.1 特征提取的方法19-20
- 2.2.2 特征匹配的方法20-21
- 2.3 SIFT特征提取算法21-26
- 2.3.1 SIFT算法原理和步骤22-25
- 2.3.2 SIFT算法特点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机载SAR系统及其图像特点27-36
- 3.1 机载SAR系统分析27-32
- 3.1.1 机载SAR系统27-28
- 3.1.2 机载侧视雷达系统空间几何28-32
- 3.2 SAR图像统计特性32-35
- 3.2.1 SAR图像相干斑噪声32-33
- 3.2.2 相干斑噪声的抑制方法33-35
- 3.3 本章小结35-36
- 4 航带间机载SAR图像配准存在问题与方法改进36-45
- 4.1 问题的提出37-39
- 4.2 航带间机载SAR图像配准方法改进39-44
- 4.2.1 改进方法39-40
- 4.2.2 航带间机载SAR图像阴影内特征点检测40-42
- 4.2.3 航带间机载SAR图像阴影边缘特征点检测42-44
- 4.3 本章小结44-45
- 5 实验及结果分析45-59
- 5.1 配准实验设计45-48
- 5.1.1 实验数据45-46
- 5.1.2 滤波预处理46-47
- 5.1.3 特征匹配47-48
- 5.2 评价方法48-49
- 5.3 特征提取结果分析和对比49-50
- 5.4 配准结果分析和对比50-58
- 5.5 本章小结58-59
- 6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4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4-66
- 学位论文数据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芳,朱敏慧,吴一戎;改进的多项式图像配准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11期
2 刘斌,彭嘉雄;图像配准的小波分解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09期
3 谌安军;;基于多尺度图像配准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3年05期
4 谌安军,陈炜,毛士艺;一种基于边缘的图像配准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05期
5 刘松涛;杨绍清;;图像配准技术性能评估及实现概况[J];电光与控制;2007年03期
6 李玲玲;黄其民;李保;;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综述[J];光盘技术;2007年02期
7 刘松涛;杨绍清;;图像配准技术研究进展[J];电光与控制;2007年06期
8 上官晋太;郭慧;岳晋;杨汝良;;图像配准测度对重叠面积变化的鲁棒性分析[J];光电工程;2008年11期
9 李晓明;张继福;;一种基于学习的自动图像配准检验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8年01期
10 徐海黎;花国然;庄健;王孙安;;采用小世界免疫克隆算子的频率域图像配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宇光;唐焕文;唐一源;;一种优化算法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2 桂秋阳;邱志明;;大口径舰炮图像配准方式射击精度仿真[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彭静;徐晓艳;任蕾;;一种基于极对数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图像配准方法[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4 王佳佳;廖宁放;廉玉生;刘子龙;;基于八通道成像光谱仪图像配准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冯丽丽;姜慧研;李季;;一种自适应的非刚性图像配准方法及其在肝脏配准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6 翟胜军;姜晖;张鑫;;一种基于角点的图像配准方法[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铮;钱徽;朱淼良;;基于特征匹配的航空图像配准[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杨必武;倪志斌;;图像配准中基于最大熵的模板选取算法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9 李红波;倪国强;;图像配准中特征点匹配分析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滕凯风;张建秋;周柏杨;王友华;;基于免疫单纯形法的鲁棒多分辨率图像配准[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伟建;应用于肝脏介入诊疗的超声图像分析与导航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靳峰;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宋智礼;图像配准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周武;精密图像配准方法研究及在精密电子组装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黄晓阳;在体肝脏图像配准方法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朱宪伟;基于结构特征的异源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王东峰;多模态和大型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8 王雷;影像导航手术中2D/3D图像配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9 杨晓梅;几何变分方法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浩;多信息融合图像边缘特征提取及图像配准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丽;基于轮廓的SAR图像配准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海滨;图像配准技术在前列腺DWI序列图像中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大学;2015年
3 汪松;在图像配准中基于点特征的匹配算法[D];郑州大学;2015年
4 王菲;一种改进的红外图像配准拼接算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牛慧贤;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刚性图像配准技术[D];郑州大学;2015年
6 郭莉莉;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SPECT-B超甲状腺图像配准[D];河北大学;2015年
7 何永亮;基于特征点和TPE两点熵的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胡钟琴;基于互信息和粒子群算法的图像配准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商磊;基于改进SIFT算法的图像配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陈海斌;图像分割和图像配准在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75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97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