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索引调制的多载波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5:00

  本文关键词:基于索引调制的多载波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索引调制 正交频分复用 空间调制 误比特率 频偏抑制


【摘要】:索引调制(Index Modulation,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多维调制技术,基于索引调制技术的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技术和基于索引调制技术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with Index Modulation,OFDM-IM)技术正逐渐成为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探索索引调制技术,本文考虑将其与OFDM技术、多天线技术相结合,并研究其系统性能。此外,多载波系统对于频偏十分敏感,由此引发的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将严重影响系统性能。本文着重研究基于索引调制的多载波系统的性能分析以及基于索引调制的多用户系统的频偏抑制,具体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对索引调制技术在空域以及频域的应用进行简单描述,指出其研究现状,并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二章研究基于索引调制的多载波系统的性能分析。首先介绍了三种基本的性能分析方法;紧接着,理论推导OFDM-IM系统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然后,将SM技术和OFDM-IM技术相结合,在空域和频域都引入索引调制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发射机结构,对其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并集界方法推导出其BER表达式,给出仿真结果验证;最后,在空域、时域以及频域都加入索引调制技术,提出一种三维的发射机结构,对其数学建模后,理论推导出其BER性能,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其进行验证。第三章研究多载波系统在考虑频偏影响下的BER性能。首先通过数学推导得到频偏对于多载波系统BER性能的影响;然后,对比分析OFDM系统和OFDM-IM系统的抗频偏能力;最后,对OFDM-IM系统分集中式和交织式两种索引调制方式,理论推导其在考虑频偏下的BER性能,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第四章研究基于索引调制的多载波系统的频偏抑制算法。首先基于索引调制和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提出一种新的发射机结构,并详细阐述其系统模型;然后总结描述几种经典的频偏抑制算法;最后,针对系统该特性,提出两种频偏抑制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提出的频偏抑制算法的有效性。第五章总结本文的主要贡献,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索引调制 正交频分复用 空间调制 误比特率 频偏抑制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61;TN929.5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缩略词表13-14
  • 主要数学符号表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1
  • 1.1 引言15-16
  • 1.2 索引调制技术16-18
  • 1.2.1 空间调制16-17
  • 1.2.2 载波索引调制17
  • 1.2.3 空频索引调制17-18
  • 1.3 研究现状18-19
  • 1.4 研究内容及贡献19-20
  • 1.5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20-21
  • 第二章 基于索引调制的多载波系统性能分析21-43
  • 2.1 引言21
  • 2.2 基本的性能分析方法21-23
  • 2.2.1 基于并集界的性能分析方法21-22
  • 2.2.2 基于分段式界的性能分析方法22-23
  • 2.2.3 基于并最近邻界的性能分析方法23
  • 2.3 频域索引调制系统性能分析23-28
  • 2.3.1 系统模型23-25
  • 2.3.2 理论分析25-27
  • 2.3.3 性能仿真27-28
  • 2.4 空频域索引调制系统性能分析28-35
  • 2.4.1 系统模型28-30
  • 2.4.2 理论分析30-33
  • 2.4.3 性能仿真33-35
  • 2.5 空时频域索引调制系统性能分析35-42
  • 2.5.2 系统模型36-39
  • 2.5.3 理论分析39-40
  • 2.5.4 性能仿真40-42
  • 2.6 本章小结42-43
  • 第三章 基于索引调制的多载波系统频偏性能分析43-54
  • 3.1 引言43
  • 3.2 多载波系统频偏模型43-44
  • 3.3 OFDM和OFDM-IM频偏性能对比44-45
  • 3.4 OFDM-IM频偏性能分析45-53
  • 3.4.1 集中式分布45-48
  • 3.4.2 交织式分布48-50
  • 3.4.3 仿真结果50-53
  • 3.5 本章小结53-54
  • 第四章 基于索引调制的多载波系统频偏抑制54-67
  • 4.1 引言54
  • 4.2 系统模型54-57
  • 4.3 已有的频偏抑制算法57-60
  • 4.3.1 单用户检测58
  • 4.3.2 频域循环卷积58-59
  • 4.3.3 HLCC算法59-60
  • 4.4 提出的频偏抑制算法60-66
  • 4.4.1 利用频域稀疏性频偏抑制60-61
  • 4.4.2 基于信干比最大化的频偏补偿61-63
  • 4.4.3 仿真结果63-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67-68
  • 5.1 本文的贡献67
  • 5.2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及未来的研究方向67-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2
  • 个人简历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3-74
  • 附件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斌;安建平;汪静;田甜;;一种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大频偏二次捕获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2 李新民;王旭亮;扈平;;基于频偏预校正匹配滤波的同步方法[J];无线电工程;2012年02期

3 孙金荣;;调频电视的过频偏传输[J];电视技术;1987年06期

4 Ю.Д.Болмусов;杰雄;;信号发生器微小寄生频偏的测量[J];国外计量;1988年06期

5 王景明;;两种精确测量调频频偏的新方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3期

6 冯祥;梁伟洋;;频偏稳健的分级调制分类算法[J];电讯技术;2011年07期

7 王瑞斌;;调幅度频偏容限测量原理[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年04期

8 秦勇;张邦宁;郭道省;;大频偏下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码捕获技术[J];无线通信技术;2005年04期

9 张公礼;张凯飞;罗宏杰;;一种纠正残余频偏的均方误差反馈算法[J];计算机仿真;2008年05期

10 王雪;戴伏生;李尚;;基于数字化插值的频偏抑制因子的计算[J];信息技术;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颖;张琛;魏急波;;相干QPSK/QAM OFDM系统中的残余频偏补偿算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勇华;苏e,

本文编号:994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994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