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开发和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17 06:09

  本文关键词: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开发和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单颗粒 置换反应 纳米合成 大视场 原位


【摘要】:纳米合成是纳米技术和纳米应用的基础,因此深入了解纳米粒子的生长机理和影响纳米粒子生长的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单颗粒水平上开展纳米合成的相关研究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方法。基于这一点,本文设计搭建了一种在单颗粒水平上研究纳米合成的光谱仪,该光谱仪主要由暗场显微镜和窄带滤光片构成。新开发的光谱仪具有高光透过性(35%-75%)、大视场(单次测试约200个纳米粒子)、高分辨率(最小纳米粒子粒径2 nm)、实时、原位、连续性(光谱随时间变化过程)、高效性(单次光谱扫描时间短5 s)、较高光谱分辨率(误差范围±5 nm)以及造价较低(9000元)等优点。通过该光谱仪,实验者能够实时的得到整个视野范围内所有纳米粒子的光谱信息,本文将这种光谱仪称做原位广视场光谱仪。应用该光谱仪,本论文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首先,应用该光谱仪实时的研究了Ag-Pt三角纳米片的合成过程。该合成主要是基于Ag三角纳米片与氯铂酸(H2Pt Cl6)的原位伽尔瓦尼置换反应(GRR)。研究发现,在整个反应过程中,Ag三角纳米片散射光谱的中心波长随GRR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不变和减小。这三种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GRR在Ag三角纳米片的不同晶面上拥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实验还发现,单个Ag三角纳米片散射光谱的半峰宽(FWHM)和中心波长处的峰强度随着GRR反应的进行分别呈现出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弱的趋势。TEM测试表明半峰宽的单调增加趋势与Ag三角纳米片的表面平整度有关,而GRR过程中Ag的不断溶解是峰强度不断减弱的原因。第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柠檬酸三钠(TSC)对Ag-Pt三角纳米片合成的影响,发现TSC浓度为1.5 m M时趋向发生中心波长减小的反应,而1.0 m M或者大于2.0 m M时都趋向发生中心波长增加的反应。研究发现,TSC与纳米片不同晶面的亲和力不同,导致GRR在纳米片的不同晶面上的反应速率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明显改变纳米片的正面和侧面的相对反应速度,最终引起纳米片光谱的变化。第三,通过原位广视场光谱仪实时研究了Ag-Au纳米线的合成过程中Ag纳米线上不同位置的光谱变化。该合成主要基于Ag纳米线与氯金酸(HAu Cl4)的伽尔瓦尼置换反应。研究发现,Ag纳米线表面电子具有径向和轴向两种不同的振动模式,导致了Ag纳米线上的不同位置都有两个强度不同的光谱峰。在GRR过程中Ag纳米线上某些位置的长波峰消失,且所有位置处的峰强度都发生减弱。TEM测试表明,长波峰的消失主要是由于Ag-Au纳米线形成了空心结构,而Ag的不断溶解是峰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单颗粒 置换反应 纳米合成 大视场 原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74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28
  • 1.1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13-16
  • 1.1.1 光的散射13-14
  • 1.1.2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散射14-16
  • 1.2 光谱分析技术16-17
  • 1.3 暗场显微镜技术与LSPR散射17-21
  • 1.3.1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17-19
  • 1.3.2 暗场显微镜技术19-20
  • 1.3.3 暗场显微镜技术在LSPR领域的应用20-21
  • 1.4 光谱仪的研究现状21-26
  • 1.4.1 光谱仪的发展状况21-22
  • 1.4.2 原位光谱仪和广视场光谱仪的研究现状与不足22-26
  •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26-28
  • 1.5.1 课题的提出26-27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7-28
  • 第二章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设计、搭建和调试28-63
  • 2.1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设计28-36
  • 2.1.1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原理设计28-30
  • 2.1.2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机械设计30-34
  • 2.1.3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程序设计34-36
  • 2.2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部件制作和整体搭建36-47
  • 2.2.1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部件制作与选择36-44
  • 2.2.2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整体搭建44-47
  • 2.3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精度测试47-51
  • 2.4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数据处理方法51-54
  • 2.5 本章小结54-55
  • 程序附件55-63
  • 附件 1:VB程序-控件“开始”55-57
  • 附件 2:VB程序-控件“调节”57-59
  • 附件 3:VB程序-计时器59
  • 附件 4:VB程序-延时调用函数59-60
  • 附件 5:Matlab程序“cell_fitting”60-63
  • 第三章 原位广视场光谱仪的应用63-109
  • 3.1 实验部分63-76
  • 3.1.1 实验所用试剂和器材63-64
  • 3.1.2 Ag三角纳米片的制备和表征64-68
  • 3.1.3 Ag三角纳米片的LSPR散射光谱68-69
  • 3.1.4 Pt和Au纳米粒子的制备69
  • 3.1.5 反应小室的制作69-70
  • 3.1.6 Ag三角纳米片吸附Pt纳米粒子的单颗粒实验70-71
  • 3.1.7 Ag-Pt三角纳米片合成的单颗粒实验71-72
  • 3.1.8 不同TSC浓度下Ag-Pt三角纳米片合成的单颗粒实验72
  • 3.1.9 Ag-Pt三角纳米片合成的宏观实验72-73
  • 3.1.10 碳载Ag-Pt三角纳米片的制备及XRD表征73-74
  • 3.1.11 Ag-Pt三角纳米片催化对硝基苯酚还原成对氨基苯酚74-76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76-105
  • 3.2.1 Ag三角纳米片的表征76-83
  • 3.2.2 Ag三角纳米片的LSPR散射光谱83-86
  • 3.2.3 Ag三角纳米片吸附Pt纳米粒子的单颗粒实验86-88
  • 3.2.4 Ag-Pt三角纳米片合成的单颗粒实验88-96
  • 3.2.5 不同TSC浓度下Ag-Pt三角纳米片合成的单颗粒实验96-99
  • 3.2.6 Ag-Pt三角纳米片合成的宏观实验99-100
  • 3.2.7 碳载Ag-Pt三角纳米片的XRD表征100-101
  • 3.2.8 Ag-Pt三角纳米片催化对硝基苯酚还原成对氨基苯酚101-105
  • 3.3 Ag-Au纳米线合成的单颗粒研究105-107
  • 3.4 本章小结107-109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109-112
  • 4.1 结论109-110
  • 4.2 展望110-112
  • 参考文献112-122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22-123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123-124
  • 致谢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锡凤;程晓农;严冲;曹智娟;郝伟;刘晓光;;镍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摩擦学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周晓锋;张小松;周建成;;石墨纳米片复合物的有效热导率和电导率(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3年02期

3 高文斌;张莉;唐新峰;;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片状Bi_2Sr_2Co_2O_y粉体[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7期

4 李智军;张晖;范玉锋;薛河;;石墨烯纳米片电场增强因子的模拟计算与对比[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乔素梅;葛晓陵;杨刚;;湿式微轧法制备纳米片状锌粉[J];有色金属工程;2013年02期

6 王耀先;贺国旭;王香;;氢氧化镍纳米片的制备及其超电容性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顾玉芬;张新磊;樊丁;李翠霞;;TiO_2纳米片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张旺喜;张哲娜;聂龙辉;马丽;;AgBr/TiO_2(001)纳米片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章启军;孙承华;严峻;胡秀杰;周树云;陈萍;;低银量掺杂TiO_2纳米片薄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0年04期

10 宋也黎;彭红红;李长生;唐华;晋跃;;MoSe_2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华;杨化桂;李春忠;;{001}晶面主导的锐钛二氧化钛纳米片的热稳定性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晓晶;;无机纳米片的制备和再配列的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刘德宇;叶泽中;林海昕;任斌;田中群;;铜纳米片及其复杂合金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张东阳;丁书江;Xiong Wen(David)Lou;;二硫化钼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存储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虞梦娜;杜祝祝;林进义;解令海;黄维;;萘酰亚胺基有机纳米片的二维生长和纳米复合[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6 崔聪颖;成英文;李文静;邱翠翠;马厚义;;金纳米片的刻蚀过程及其腐蚀机理[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7 张桥;;银纳米片的胶体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8 陈圆;丁欢欢;刘天晴;;层状液晶中金属纳米片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9 杨海丽;刘益江;周鹏;王启光;梁福鑫;杨振忠;;响应性聚合物/无机复合Janus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C];2013年

10 陈小兰;师赛鸽;黄艺专;陈美;汤少恒;莫世广;郑南峰;;不同表面修饰对钯纳米片活体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刘霞;科学家利用超薄沸石纳米片造出高效催化剂[N];科技日报;2012年

2 冯卫东;新型透明塑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琬;铋系氧酸盐的形貌调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文东;BiOBr和C_3N_4的制备、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氧化罗丹明B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尹莉;氧化钨纳米片与石墨烯基多级复合纳米材料的构筑与气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李秀万;氧化锰电极的纳米结构设计、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刘飞;氮化硼基纳米材料与薄膜的催化剂辅助生长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蓓蓓;富含{001}晶面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朱金保;3d过渡金属氧化物超薄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储能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钱红梅;金属、半导体纳米片的调控合成、组装及光电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胡晨晖;基于层状铌酸钾和α-磷酸锆的光降解和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胡家佳;BiOCI纳米结构的制备、修饰及其光催化性能[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基于氧化钨纳米片多级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段晓龙;NaInS_2纳米结构的复合体溶剂热分解法制备及其表征[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3 程福星;石墨相氮化碳的剥离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赵逢焕;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王东潇;二氧化钛基纳米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田雨;二维纳米材料化学修饰及高性能催化剂构建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新军;基于二维纳米片复合材料的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8 居佃兴;氧化锌/锡纳米片/线气敏元件直接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9 何志伟;功能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维港;Y/Eu二元系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的低温一步合成、层间阴离子交换、热分解行为及其氧化物光功能材料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47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47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