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石英微毛细管的微流控光学器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22:27

  本文关键词:基于石英微毛细管的微流控光学器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流控光学 微毛细管 微纳光纤 光流环形谐振器 偏振分束器


【摘要】:微流控光学器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子功能器件,将微流控技术与光电子学器件整合在一个系统中,使得液相材料与固态光学系统能协同作用,不仅改善了器件的光谱可调谐性、可重构性以及功能的集成化,也极大地丰富了器件的应用范围和研究价值。本文对基于二氧化硅微毛细管的微流控光学器件进行了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介绍了微流控光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重点介绍了基于二氧化硅微毛细管的微流控光学器件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研究。并对微管谐振器的物理模型和相关光学性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毛细管的全光调谐的光流环形谐振器。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该器件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制备方法。利用磁流体的强光热效应与微管谐振腔的光学性质,构建了一个具有全光可控的光流器件,实现了高达3.3nm的调谐范围以及0.15nm/mW的调谐灵敏度。提出了基于微毛细管的光流偏振分束器件。在对微管环形谐振器中回音壁模式(Whispering-Gallery Modes)的偏振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微纳光纤构建了一个上下载型的微管谐振器件,在该器件中实现了两个正交偏振光的分离,并分别在其直通端和下载端的光谱中得到了25dB和10dB的消光比。
【关键词】:微流控光学 微毛细管 微纳光纤 光流环形谐振器 偏振分束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20
  • 1.1 引言8
  • 1.2 微流控光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8-14
  • 1.3 基于微毛细管的微流控光学器件研究现状14-18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18-20
  • 2 微毛细管谐振器的光学特性、制备及测试20-32
  • 2.1 引言20
  • 2.2 微毛细管谐振器的理论模型20-24
  • 2.3 基于微纳光纤耦合的微毛细管谐振器24-28
  • 2.4 微毛细管谐振器的光谱特性28-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3 全光可调的光流微环谐振器32-47
  • 3.1 引言32
  • 3.2 全光可调的光流微环谐振器的原理与制备32-39
  • 3.3 器件的动态性能测试39-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4 基于光流微环谐振器的偏振分束器47-56
  • 4.1 引言47
  • 4.2 基于光流微环谐振器的偏振分束器的原理与制备47-52
  • 4.3 器件的特性测试52-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5 总结与展望56-58
  • 5.1 总结56-57
  • 5.2 展望57-58
  • 致谢58-60
  • 参考文献60-68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68-69
  • 附录2 论文中缩略词含义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帆;邢宏龙;毕连花;郑虎祥;王伟;;滤纸微流控设备集成电化学检测[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苑伟政;焦文龙;常洪龙;;微流控的系统级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2期

3 熊开生;许永莉;冯裕钊;刘涛;杜磊磊;;集成电导检测微流控化学芯片测定土壤中铁总含量[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李瑞;徐建栋;邓玉林;;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及其应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3年04期

5 刘勇;钱鸿鹄;朱灵;赵树弥;张龙;;微流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成像非均匀性的校正[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8期

6 杨敬松;左春柽;徐春凤;冀封;;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架构级综合算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5期

7 苏波;崔大付;耿照新;陈兴;;微流控光纤芯片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年05期

8 杨静;杨军;许蓉;曹毅;胡宁;郑小林;;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及其流场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7期

9 杨敬松;左春柽;连静;崔广才;;基于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液滴调度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10 郭建江;张荣标;杨宁;徐佩锋;;面向免疫凝集微流控检测的电控混沌混合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群;;多相微流控分析和微型化仪器研制及应用[A];第七次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第四届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张翼;潘文颖;蒋兴宇;;基于微流控的蛋白质分析检测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徐涛;岳婉晴;李卓荣;姚新生;蔡国平;杨梦苏;;使用微流控单细胞阵列平行分析钙离子释放刺激的钙离子通道的激活和抑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方肇伦;;浅谈微流控分析系统应用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孙海龙;宗怡;徐敏敏;姚建林;顾仁敖;;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微流控磁免疫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6 李泳江;文加斌;覃开蓉;;用于细胞动态生化信号切换刺激的微流控剪切装置[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廖庆丰;王雅姝;杨军;邓林红;;芯片上微流控培养室中培养活细胞方法的探索[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张艳玲;马娇艳;南溪;党福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振玲;李勇;蒋兴宇;;利用微流控技术建立癌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体系[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徐华国;梁好均;;流动聚焦型微流控体系中的液滴的图案化排列模式和转变[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吴苡婷;快速检测细菌毒素 服务公共卫生安全[N];上海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西然;基于微流控的环境微生物基因检测芯片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鲁芳;虹吸流动低成本微流控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万静;MHD微流控驱动技术与微流控光器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王聂君;液滴微流控及吸附功能材料用于水相液体样品处理[D];清华大学;2015年

5 陶冶;基于液滴微流控的病毒颗粒检测与分选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赵德;基于微纳结构分离材料的微流控器件的构建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6年

7 陈峰;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8 程瑶;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生物载体的制备及应用[D];东南大学;2016年

9 赵磊;基于微流控的多重单细胞阵列构建及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杜冠生;细胞水平的微流控疾病诊断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舟;微流控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璐;基于棉纤维微流控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3 姚佳;吸吮过程中Snap-off现象在微流控模型中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王建花;利用三维微流控纸芯片实现基于智能手机的水质定量比色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宇翔;基于凝胶的液滴微流控研究及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6 李仲秋;微尺度下对流与扩散效应在多酶催化反应和粒子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4年

7 李盼盼;微流控液液萃取—液液波导集成化分析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邱琳;基于自吸分液式数字PCR芯片的单细胞内生物分子计数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施杰;农药检测纸质微流控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李越;液滴微流控用于单细胞包裹和数字化PCR[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75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75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