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电动老人椅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4:03

  本文关键词:电动老人椅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动老人椅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优化改进 试验测试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社会对老年人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电动老人椅产品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电动老人椅产品和国外相比在产品工艺、质量、创新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市现有产品的不足,设计出一款既能实现搁脚抬伸、靠背倾仰、辅助站立、防倾倒等功能,又能满足座椅贴墙摆放要求的电动老人椅。本文首先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确定了老人椅的功能参数要求,并进行功能分解。针对各个功能模块,提出多种机构方案并依次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确定老人椅的总体方案并进行结构设计。其次对老人椅装置进行仿真分析。参照QB/T 4191-2011标准,运用ADAMS软件对老人椅装置姿态转换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其运动规律和性能指标的合理性,同时对老人椅进行静止、运动状态的稳定性分析。再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老人椅相应姿态进行静力学、疲劳寿命以及瞬态动力学分析,对不满足要求的部件进行结构改进。最后制作了物理样机并进行试验测试。参照测试标准,对老人椅样机相应姿态进行耐久性测试、座框抗冲击测试和搁脚板抗冲击测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验证,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电动老人椅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优化改进 试验测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89;TB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课题的来源11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4
  • 1.2.1 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及趋势预测11-12
  • 1.2.2 老龄化产业12-13
  • 1.2.3 研究的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4-19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3.2 发展趋势18-19
  • 1.4 老年人特征与老年产品设计的特殊要求19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9-21
  • 第2章 电动老人椅的设计21-47
  • 2.1 电动老人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21-26
  • 2.1.1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1-22
  • 2.1.2 影响座椅设计的坐姿生理学及坐姿生物力学因素22-23
  • 2.1.3 老年人人体模型尺寸23-25
  • 2.1.4 老人椅基本尺寸的确定25-26
  • 2.2 电动老人椅的功能分析及设计要求26-30
  • 2.2.1 老人椅功能分析26-28
  • 2.2.2 老人椅功能设计要求28-30
  • 2.3 电动老人椅的结构设计30-46
  • 2.3.1 搁脚机构的比较、选择及结构确定30-34
  • 2.3.2 座面平移-靠背倾仰联动机构的比较、选择及结构确定34-38
  • 2.3.3 辅助站立机构的比较、选择及结构确定38-42
  • 2.3.4 防倾倒机构设计42-43
  • 2.3.5 传动机构设计43-45
  • 2.3.6 电动老人椅装置结构模型及整体效果图45-46
  • 2.4 本章小结46-47
  • 第3章 电动老人椅的运动学仿真及稳定性分析47-61
  • 3.1 虚拟样机技术47
  • 3.2 电动老人椅虚拟样机模型建立47-49
  • 3.2.1 模型的简化和导入47-48
  • 3.2.2 约束及运动副的添加48
  • 3.2.3 载荷及驱动的确定48-49
  • 3.3 电动老人椅姿态转换过程运动学仿真49-56
  • 3.3.1 坐姿至休闲姿仿真50-52
  • 3.3.2 休闲姿至躺姿仿真52-53
  • 3.3.3 坐姿至站姿仿真53-54
  • 3.3.4 老人椅重要位移参数总结及电动推杆的选型54-56
  • 3.4 电动老人椅的稳定性分析56-60
  • 3.4.1 老人椅静止、运动状态稳定性分析56-58
  • 3.4.2 改进后老人椅静止、运动状态稳定性分析58-60
  • 3.5 本章小结60-61
  • 第4章 电动老人椅的力学分析61-73
  • 4.1 有限元法介绍61
  • 4.2 电动老人椅装置静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评估61-66
  • 4.2.1 老人椅坐姿静力学分析61-63
  • 4.2.2 老人椅休闲姿、躺姿、站姿静力学分析63-65
  • 4.2.3 老人椅疲劳寿命评估65-66
  • 4.3 电动老人椅瞬态动力学分析66-72
  • 4.3.1 冲击载荷的分析与确定66-68
  • 4.3.2 座框瞬态动力学分析68-69
  • 4.3.3 搁脚板瞬态动力学分析及结构改进69-72
  • 4.4 本章小结72-73
  • 第5章 电动老人椅的样机制作及力学性能试验测试73-83
  • 5.1 电动老人椅的制作流程73-76
  • 5.2 老人椅力学性能试验测试76-81
  • 5.2.1 老人椅耐久性测试77-78
  • 5.2.2 座框抗冲击性测试78-79
  • 5.2.3 搁脚板抗冲击性测试79-80
  • 5.2.4 试验测试报告80-81
  • 5.3 本章小结81-83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3-85
  • 6.1 结论83-84
  • 6.2 展望84-85
  • 参考文献85-89
  • 致谢89-91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袁振波,于爱华;网络化协同结构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年12期

2 肖继军 ,时彦龙 ,史桂忠;设施农业的结构设计浅析[J];山东农机;2003年06期

3 季征宇,姚建明,蔡超斌;现代设计大厦的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4年02期

4 徐智;结构分析的目的、结构模型以及分析与结构设计的关系[J];煤矿现代化;2004年02期

5 王干,赵建忠;苏州现代物流园大厦结构设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2期

6 邵卓民;;发扬成绩 争取创新——在第四届结构设计基础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录)[J];水利技术监督;2006年02期

7 张萍;李亚明;;外滩中信城结构设计[J];结构工程师;2006年02期

8 单红宁;;某法院综合审判庭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06年22期

9 黄和国;;对某住宅楼结构设计的探究[J];四川建材;2006年06期

10 李胜勇;李爽;;结构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J];科技资讯;2006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杰;尚志诚;;某酒店结构设计的几点体会[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霍文营;李谦;石雷;崔青;徐杉;赵剑利;赵丽华;;中石化科研及办公用房结构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隋庆海;窦南华;;现代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创新趋势[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詹永勤;方渭秦;邱仓虎;;青岛国际金融中心结构设计[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孔江洪;朱光耀;白晶晶;崔青;赵剑利;;万正·尚都酒店商务办公综合体结构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6 朱宝麟;顾绍义;;无锡医疗中心结构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7 金来建;聂威东;张连奎;;北京地坛体育大厦结构设计及改造加固[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樊力;杨丽;;正确认识结构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9 周朝阳;刘建平;;某楼盖正交梁系设计失误解析——结构设计教学案例之一[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牟在根;于亚伦;;结构设计的决策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俊;结构设计:避开误区方能创造理想空间[N];建筑时报;2007年

2 柯梅丽 张美薇 刘联伟 陈之泉 王离;以执著精神描绘建筑人生[N];广东建设报;2008年

3 龚进;中美结构设计的差异[N];建筑时报;2011年

4 陈辉;在结构方案中探索学科进步[N];建筑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关;SK大厦的省钱经[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梦妤;成功预警+结构设计:把地震伤害关进笼子[N];中华建筑报;2013年

7 沈祖炎 王烨华 李元齐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沈祖炎);结构创新与优秀设计(四)[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韩庆文 王继川;科技先锋为创新而求索[N];广东建设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蜜 尤成勇 报道组 陈晖;空间结构设计堪比“水立方”[N];温州日报;2011年

10 甘立平;家具的艺术美[N];中国物资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岳建如;空间可动结构设计与控制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2 周玉石;结构设计的虚拟原型技术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崔中;高速磨床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美卉;服装内结构设计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2 陈璐燕;某商住一体楼结构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D];广州大学;2015年

3 杨璇;女装结构设计与其审美特征初探[D];北京服装学院;2013年

4 吴艳华;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平衡关系的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5 冯健;烂尾楼工程续改建的结构设计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孙雪梅;合体女裤裤裆结构设计与轮廓造型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春旺;特种粉碎机的结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韩笑;冬季防寒服装的开口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郭卫光;数字化装配结构设计向导的开发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8年

10 荆海伟;模块化高方平筛结构设计及其结构动力学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3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83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f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