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双波混合干涉仪的金属板厚度测量(英文)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适应双波混合干涉仪的金属板厚度测量(英文)
【摘要】:在钢板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钢板厚度的测量极其重要。传统的激光三角法不适合测量粗糙表面物体和多散射介质的厚度。基于硅酸铋光折变晶体搭建了一套自适应的双波混合干涉仪系统,使用该系统精确测量了铝块的厚度。由于光折变效应形成的全息光栅使信号光和参考光发生衍射,解调出超声振动信号。动态全息光栅的形成,能自动滤除环境引起的低频扰动。该系统在厚度测量、粗糙面超声振动测量中具有灵敏度高、调节方便、非接触、价格相对便宜等特点,将来与激光超声技术相结合在内部缺陷检测上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传感重点实验室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
【关键词】: 测量 双波混合 全息光栅 金属板 超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0139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1729)
【分类号】:TH744.3;O438.1
【正文快照】: 1 IntroductionAccurately measuring the dimensions of metal sheets by automated,non-contact methods become an increasinglyimportant issue.The thickness must be monitored during metal production to improve quality and yield;measurements are also required d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鲁文高;孙琪真;沃江海;王贺;刘德明;;基于分布布拉格反射光纤激光器的高灵敏度微振动传感器[J];光学学报;2014年07期
2 唐伟杰;付雷;陈淑芬;邹正峰;孟彦彬;;相位生成载波调制解调法测量微振动的实现及干扰分析[J];中国激光;2013年02期
3 郭永兴;张东生;周祖德;熊丽;朱方东;;光纤布拉格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修建;胡文华;孔迪;杨建坤;刘菊;;写光波长对光折变空间光调制器分辨率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07年11期
2 李修建;杨建坤;胡文华;杨俊才;;一种软铋矿空间光调制器调制传递函数的分析[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8年02期
3 李永倩;王宇;姚国珍;;光纤光栅振动解调方法对比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4年04期
4 王燕;王恺晗;郝彬;张爱玲;;一种消除伴生调幅影响的PGC解调方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01期
5 赵锋;郭戈;李东;王立新;刘喜文;杨嵩;;基于频率调制连续波的干涉型光纤声传感器信号检测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08期
6 罗韵;冯国英;刘建;周晟阳;周寿桓;;激光外差振动谱提取分析的车辆标识技术[J];中国激光;2014年11期
7 马小平;孙建锋;侯培培;许倩;职亚楠;刘立人;;星地激光通信中克服大气湍流效应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12期
8 艾纯明;孙振明;吴姗;张静远;杨云鹏;;三维光纤光栅微震加速度传感器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年06期
9 贾红;;三掺杂化学计量比钽酸锂晶体的非挥发光存储性能[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修建;BSO基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姜义华;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均三嗪及联二噻唑双光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可昊;光折变材料中的矢量空间孤子与局域表面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4 田甜;掺钼铌酸锂系列晶体的生长及其光折变性能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谭信辉;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激发和相干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丽静;Cr:KNSBN晶体非线性特性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06年
2 柳青;光折变介质表面孤子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陈青男;光折变光子晶格对空间光孤子传输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4 陈京惠;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分布式扰动传感器的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燕;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PGC解调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生;郭丹;罗裴;姜德生;;基于匹配滤波解调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2期
2 张东生;李微;郭丹;胡军;罗裴;姜德生;;基于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桥梁索力实时监测[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2期
3 王广龙;冯丽爽;刘惠兰;张春熹;滕莉;;基于FBG的新型加速度计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4 沈洪;罗辉;;光纤水听器传感技术及应用[J];传感器世界;2007年04期
5 蓝天;张春熹;李立京;罗光明;李琛;;全数字PGC解调的载波相位超前技术[J];光电工程;2008年07期
6 姜德生,何伟;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用概况[J];光电子·激光;2002年04期
7 曾楠,施纯峥,张敏,王利威,廖延彪,赖淑蓉;一种可用于油藏监测的3分量光纤加速度传感器[J];光电子·激光;2005年08期
8 王善鲤;向光华;忽满利;乔学光;王舰;陈幸;;一种新型光纤Bragg光栅振动传感器的设计[J];光电子.激光;2011年04期
9 黄建辉,曹芒,李达成,程晓辉;用于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相位生成载波解调技术[J];光学技术;2000年03期
10 莫文琴;吴华明;郜定山;周治平;;A novel accelerometer based on microring resonator[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飚;面向物联网和光纤传感技术的桥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曾楠;光纤加速度传感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胡军;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巍,陈林,何安,吴守东,徐敏,戴文峰,姚斌,李晔;一种用于脉冲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的高灵敏度干涉仪[J];中国激光;2005年09期
2 何祖斌;许乔;柴立群;邓燕;;移相干涉仪的抗振技术研究进展[J];光学技术;2007年03期
3 李霞;袁艳;赵建科;;干涉仪的微应力安装力学分析以及试验结果[J];光子学报;2007年05期
4 孙世志;;一种两用干涉仪的调整[J];大学物理实验;2007年02期
5 李霞;赵建科;袁艳;张健;;干涉仪胶合和准确度分析[J];光子学报;2007年11期
6 陆振宇;朱日宏;陈磊;高志山;;光学移相干涉仪抗振系统的鲁棒μ控制器设计[J];光子学报;2008年08期
7 彭晓世;王峰;刘慎业;蒋小华;;成像型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研制[J];光学学报;2009年11期
8 刘克;李艳秋;;相移点衍射干涉仪的高精度对准[J];中国激光;2010年07期
9 刘克;李艳秋;;一种新的相移点衍射干涉仪系统误差标定方法[J];光学学报;2010年10期
10 韩广;王斌;王成;;相关运算在相位干涉仪解模糊中的应用[J];声学技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麒;邹晖;胡毅;;延迟干涉仪原理及控制方法[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别业广;熊俊松;;德布罗意波及原子波干涉仪[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鸣;郭冬梅;;基于修正相移技术的激光自混合干涉仪[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耿生群;吴嗣亮;;载波相位误差对干涉仪的影响及纠正方法[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景峰;李艳秋;刘克;;移相式点衍射干涉仪的几个关键技术[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唐远河;郜海阳;段晓东;贾奇杰;屈欧阳;曹显刚;;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的研制[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袁群;高志山;周宇轩;褚光;;基于数值模拟的点衍射干涉仪移相算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袁群;高志山;;点衍射干涉仪中高精度移相算法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王辉;;点衍射干涉仪高重复性检测支撑设备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于杰;张海涛;金春水;;移相点衍射干涉仪误差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小龙;可在室温下工作的量子干涉仪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2 胡胜友;华裔科学家发现新行星[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通讯员 胡胜友 记者 李凝;华裔科学家发现一颗绕幼年恒星转的行星[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封皓;基于双Mach-Zehnder干涉仪结构的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建模及定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施宇锋;星载红外光谱仪干涉分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汪丽;干涉法大气风场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4 李振华;实现涡旋光束及光强图样调制的多孔干涉仪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伟;固体系统中电子纠缠的产生及探测[D];南京大学;2014年
6 陈华;高精度面形检测中环境扰动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金泉;毫米波干涉仪信号处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许静静;多普勒光纤速度干涉仪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吴仁安;移相式红外泰曼干涉仪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4 刘玉圣;高精度线性衍射光栅干涉仪系统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城;点衍射干涉仪关键器件设计与基准波前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庄严;ф600mm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朱晓亮;利用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实现的光学双稳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盖宇龙;基于耦合谐振腔干涉仪的相位调制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杨亚良;光纤插针三维形貌与几何参数检测干涉仪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杨珂;基于共光路干涉技术的光纤传感系统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6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8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