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电磁超声复合原理的流量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8:07

  本文关键词:基于电磁超声复合原理的流量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磁流量计 超声流量计 对比核查 通讯技术


【摘要】:电磁流量计和超声流量计通常应用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化工、医药、采矿和石油等行业,由于安装后拆卸不便、管线无法停役等因素,溯源较为困难。本文设计了一种电磁传感器与超声传感器相结合的复合式流量计,可实时监测流体流量,并且能够实现相互比对核查以及在线校准等功能。由于两类传感器原理的不同,根据应用场合选择适当的流量计作为监测仪表。管道内安装超声波换能器组件,将对电磁传感器正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干扰,需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确定方案可行之后,方可实际研制。整体工作如下:(1)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测量管道内流场进行仿真研究,确定换能器组件安装在管道内部的合适位置。(2)设计软、硬件系统,软件内核采用u 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性强,稳定性高。电磁传感器励磁方式采用低频三值矩形波励磁,可有效提高零点稳定性;超声传感器利用切换电路实现换能器工作方式的转换,采用“环鸣法”提高计量精度。(3)利用RS485通讯技术,读、写两台流量计参数,采用4.3寸TFT液晶屏幕展示相关数据。(4)设计薄膜按键以及表头的机械图纸,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实验测试以及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为超声流量计重复性优于0.09%,测量误差小于0.4%,电磁流量计重复性优于0.08%,测量误差小于0.4%。证明超声换能器组件的安装没有影响电磁流量计的计量精度,达到预期性能指标(精度等级0.5级)。该电磁超声一体式流量计在设计思想上创新,实验结果以及理论研究都证明原理可行。
【关键词】:电磁流量计 超声流量计 对比核查 通讯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81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5
  • 1 绪论15-24
  • 1.1 引言15-16
  • 1.2 电磁流量计综述16-19
  • 1.2.1 电磁流量计原理16-17
  • 1.2.2 电磁流量计特点17-18
  • 1.2.3 现状与发展方向18-19
  • 1.3 超声流量计概述19-22
  • 1.3.1 超声波流量计原理和优点19-21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2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22-24
  • 2 流量计管体CFD数值模拟24-35
  • 2.1 管道建模25-26
  • 2.2 划分网格26-28
  • 2.3 模拟计算28-33
  • 2.3.1 边界条件28-29
  • 2.3.2 选择模型29-31
  • 2.3.3 控制参数设置31-33
  • 2.4 Flunt模拟计算与处理33-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3 流量计硬件系统设计35-51
  • 3.1 电磁流量计硬件系统35-44
  • 3.1.1 电源模块36-37
  • 3.1.2 信号处理电路37-40
  • 3.1.3 处理器系统40-43
  • 3.1.4 励磁输出模块43
  • 3.1.5 人机交互模块43-44
  • 3.2 超声流量计硬件原理44-48
  • 3.2.1 发射电路45-46
  • 3.2.2 接收电路46
  • 3.2.3 切换电路46-48
  • 3.3 二次仪表开发48-50
  • 3.3.1 通讯接口48-49
  • 3.3.2 存储模块49
  • 3.3.3 液晶屏驱动电路49-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4 流量计软件系统设计51-66
  • 4.1 开发平台简介51-52
  • 4.2 操作系统移植52-53
  • 4.3 电磁流量计软件设计53-58
  • 4.3.1 数据采集54-55
  • 4.3.2 定时器中断55-56
  • 4.3.3 液晶显示任务56-58
  • 4.4 超声流量计软件系统58-60
  • 4.4.1 发射、接收模块任务58-59
  • 4.4.2 流量计算任务59-60
  • 4.5 二次仪表系统60-65
  • 4.5.1 系统整体设计60-61
  • 4.5.2 通讯任务61-63
  • 4.5.3 显示任务63-64
  • 4.5.4 秒更新以及按键任务64-65
  • 4.6 本章小结65-66
  • 5 标定及测试实验66-73
  • 5.1 标定实验66-69
  • 5.1.1 标定要求66-67
  • 5.1.2 标定步骤67
  • 5.1.3 实验67-69
  • 5.2 验证实验69-72
  • 5.3 本章小结72-73
  • 6 总结与展望73-75
  • 6.1 总结73
  • 6.2 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录78-81
  • 作者简介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槐;耿正;丛桂英;;提高弧焊跟踪用电磁传感器可靠性的研究[J];电焊机;1984年02期

2 刘再斌;吴锡令;;阵列电磁传感器测量响应特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30期

3 张丹;;基于电磁传感器的特殊环境高速运动目标速度测量[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06期

4 左宪章;钱苏敏;张云;常东;;M型电磁传感器检测裂纹的仿真分析及参数优化[J];中国测试;2013年03期

5 蔡家铁;吴锡令;;电磁传感器测量数据处理与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2期

6 ;电磁传感器用磁-弹材料的研制[J];仪表材料;1973年Z1期

7 钟守仁;;激光,传感器“窗”口材料提出的挑战[J];材料工艺;1977年01期

8 唐阳纯;轴对称电磁传感器的计算方法[J];爆炸与冲击;1982年04期

9 张立斌,孟兆锋,何继伟,姚玉环;电磁传感器的分析与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赵倩;徐凯;尹武良;;用于相含率测量的螺旋电磁传感器优化设计[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美国开发出超高灵敏度电磁传感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艳艳;电导/电磁传感器两相流测量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红娟;基于平面电磁传感器阵列的缺陷定量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胡恒江;平面阵列式电磁传感器转移阻抗测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朱晓乾;高准确率硬币鉴别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洋;方形钢管轴心受压应力电磁测试研究及传感器小型化[D];东北大学;2011年

5 张夕特;基于电磁超声复合原理的流量计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112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112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8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