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润湿液体光学棱镜
本文关键词:介电润湿液体光学棱镜
【摘要】:为实现光束控制系统的无机械化、快速化和微小化,研制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液体光学棱镜。分析界面形状随电压的变化,推导接触角与两侧工作电压的关系,测量系统对光束的偏转角,讨论接触角饱和及液体折射率对系统控光能力的影响。采用COMSOL软件仿真研究液体粘性对棱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电压组合下,双液体界面从初始弯曲界面变为与水平方向呈不同倾斜角的平界面,从而实现对入射光束方向的控制和偏转。受电润湿饱和现象的影响,该液体棱镜的偏转范围为-10°~+10°。若选用的液体组合可降低甚至消除接触角饱和,且具有大的折射率比,则系统的控光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当动力粘度取0.03Pa·s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能最佳。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微流控光学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752)
【分类号】:TH74
【正文快照】: 1引言光束偏转技术是对激光光束方向精确控制的技术,在目标探测、激光通信、光信息处理与存储、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2]。传统的光束偏转依靠机械装置改变光轴方向实现对光束方向的偏转,但其结构复杂、精确度低、质量大、能耗高,在运动过程中还需要克服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大振;彭润玲;陈家璧;庄松林;;双液体变焦透镜变焦迟滞现象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2 瞿荣辉;叶青;董作人;方祖捷;;基于电光材料的光学相控阵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08年12期
3 师宇斌;马浩统;马阎星;吕洋;司磊;;基于液晶相控阵高精度高效率光束偏转数值仿真[J];中国激光;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达;杨波;;基于改进禁忌搜索算法的液体透镜系统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08期
2 肖文奔;黄永梅;吴琼雁;张彩;;基于Wollaston棱镜的大角度液晶光束偏转系统[J];光学技术;2012年05期
3 闫舟;徐景;;光束扫描技术研究进展[J];光电技术应用;2013年04期
4 孙鸿伟;何景宜;熊仕富;尉佩;;光学相控阵消栅瓣的方法[J];光电技术应用;2013年05期
5 胡水兰;彭润玲;李一凡;魏茂炜;陈家璧;;双层介电薄膜结构双液体变焦透镜的研究[J];光子学报;2014年02期
6 赵彬;赵长明;杨苏辉;王世涛;;利用相位闪耀光栅的光学相控阵扫描性能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2期
7 闫爱民;职亚楠;孙建锋;刘立人;;光学相控阵扫描技术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10期
8 张健;方运;吴丽莹;徐林;;液晶光束偏转技术[J];中国激光;2010年02期
9 黄智蒙;骆永全;张大勇;刘海涛;;基于液晶光调制器的激光相干合成主动相位控制[J];中国激光;2010年07期
10 冉茂武;曹庄琪;陈险峰;陈凡;;用古斯-亨兴位移研究PMN-PT电光陶瓷的电光效应[J];中国激光;201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彬;空间近距离非合作目标光学主被动复合探测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兆楼;广义非球面透镜的设计、制作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永亮;用于光束偏转的液晶光学相阵列驱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珊珊;基于相位加权方法消除光学相控阵中的栅瓣[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邹永超;基于液晶相控阵的大角度光束偏转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顾斌;周视激光动态探测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瑾;光波导光学相控阵光束分析与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肖文奔;基于液晶光学相控阵的光束偏转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7 郝雅静;光通信中非机械式光束偏转控制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澄;彭润玲;陈家璧;;基于电湿效应的双液体透镜[J];大学物理;2007年06期
2 王晓东,彭晓峰,闵敬春;接触角滞后现象的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3 刘峰;叶青;瞿荣辉;方祖捷;;基于光纤环形镜的偏振无关的掺镧锆钛酸铅电光开关[J];光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徐亮;张国玉;高玉军;杨菲;樊帆;;8倍非制冷型红外折/衍射连续变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09年02期
5 詹珍贤;王克逸;姚海涛;丁志中;;非球面液滴微透镜固化控制和焦斑测量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11期
6 刘峰;徐熙平;孙向阳;段洁;;折/衍射混合红外目标搜索/跟踪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0年07期
7 厉以宇;陈浩;王媛媛;朱德喜;金成鹏;吕帆;;用于电子助视器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J];光学学报;2010年08期
8 绳金侠;彭润玲;陈家璧;;电湿效应双液体变焦透镜性能的分析[J];光学仪器;2007年04期
9 孔令讲;朱颖;宋艳;杨建宇;;Beam steering approach for high-precision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0年11期
10 周朴;许晓军;刘泽金;陈子伦;陈金宝;赵伊君;;高能激光系统的新技术与新结构[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林;激光相控阵中的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刘飞,曾励;光学棱镜加工的创成式 CAPP[J];光学精密工程;1998年04期
2 汪通悦,徐才千,曾励,黄民双,陈进;递推创成式光学棱镜CAPP(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1999年02期
3 魏光辉,吴克瑛,杨苏辉,高春清,赵长明;四面体光学棱镜[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周桂琴;;光学棱镜角度误差检验法[J];应用光学;1984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140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14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