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评估一维标准样板线节距数据
本文关键词:用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评估一维标准样板线节距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法 线节距 一维线间隔标准样板 微纳米计量
【摘要】:由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法定量测量标准样板的平均节距时会因为频谱分辨率Δf有限而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丢失信息,故本文对常用的FFT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在FFT的频谱中得到最大振幅值对应的频率分量fmax,使用二分法缩小fmax附近的频率范围;然后利用连续傅里叶变换法寻找更大的振幅值与更精确的f′max以求得更接近真实值的线节距。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Matlab软件仿真被测标准样板(TGD1)的轮廓图,比较了FFT与改进后的FFT对不同扫描长度下数据的评估结果,并展示了改进FFT法评估时部分数据的运算过程。同时,通过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实测20μm×2μm内的TGD1形貌。两种评估法下的数据比对结果显示:改进FFT评估后的线节距为(277.84±0.39)nm,符合标称值(278±1)nm,验证了改进后FFT方法对线节距求解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11nm0506800)
【分类号】:TH742;TP274.2
【正文快照】: 2.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201203)1引言近几年,随着微纳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密测量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测量微纳标准样板进行校准也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1-3]。例如:一维或二维的横向标准样板可用于校准各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放大或畸变情况;作为纵向标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源;雷李华;高婧;傅云霞;蔡潇雨;吴俊杰;;纳米尺度标准样片光学表征方法的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12年06期
2 姚骏恩;纳米测量仪器和纳米加工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1期
3 黄强先;余夫领;宫二敏;王晨晨;费业泰;;零阿贝误差的纳米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台及误差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3期
4 吴俊杰;李源;李东升;卢歆;何明轩;;MEMS电容式三维微触觉测头设计及校准[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2期
5 张志会;王华英;刘佐强;黄敏;刘飞飞;于梦杰;赵宝群;;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相位解包裹算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年12期
6 张敏;唐锋;王向朝;戴凤钊;;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干涉图相位提取误差分析[J];中国激光;2013年03期
7 李同保;纳米计量与传递标准[J];上海计量测试;2005年01期
8 张萍萍;马艳;李同保;;蒙特卡罗方法数值模拟二维原子光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绪;何为;孙睿;;图形化技术在纳米器件制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9期
2 陈振宇;周剑雄;;扫描电镜用于微米、纳米尺度的测量及其标准化探讨[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S1期
3 于华杰;崔益民;王荣明;;聚焦离子束系统原理、应用及进展[J];电子显微学报;2008年03期
4 魏恩浩;徐平;王荣明;商广义;姚骏恩;;聚焦离子束在光纤探针制备技术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09年06期
5 傅志强;贺翠翠;刘锡贝;郭俊诚;赵江勇;孟凯;;扫描电镜测量纳米尺度的影响因素[J];电子显微学报;2012年03期
6 龚立艳;徐立军;钱建强;姚骏恩;;原子力显微镜图像降噪与平面校正的同步实现[J];高技术通讯;2008年07期
7 张宝武;马艳;李同保;张文涛;;激光功率对铬原子束一维沉积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张萍萍;马艳;李同保;;一维原子光刻经典模型的优化[J];光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张萍萍;马艳;张宝武;李同保;;激光会聚铬原子光栅三维特性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11期
10 张宝武;马艳;张萍萍;李同保;;基片衍射对会聚激光驻波场中原子波包几率密度演化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振宇;周剑雄;;扫描电镜用于微米、纳米尺度的测量及其标准化探讨[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宝武;马艳;李同保;;预准直狭缝对铬原子束一维横向多普勒激光冷却准直效果的影响[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法权;AFM横向测量中串扰效应的分析与消除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徐海萍;射频等离子法制备的TiO_2纳米晶、PAN预氧化纤维纳米尺度微观结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3 贺大兴;实现机床溜板1nm分辨率运动的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阳;赵美蓉;刘明;齐永岳;林玉池;;超微力发生系统及其电容采集模块的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0期
2 郭可信;;晶体电子显微学与诺贝尔奖[J];电子显微学报;1983年02期
3 姚骏恩;;我国超显微镜的研制与发展[J];电子显微学报;1996年Z1期
4 傅惠南;应用SPM技术开展纳米切削加工[J];电子显微学报;2001年05期
5 张亦奕,贺节,商广义,姚骏恩;原子力显微术[J];电子显微学报;1995年02期
6 姚骏恩;电子显微镜的现状与展望[J];电子显微学报;1998年06期
7 张红霞,张以谟,井文才,周革,李朝辉;微表面形貌检测中Mirau干涉物镜的优化设计[J];光电子·激光;2003年12期
8 王华英;张志会;廖微;郭中甲;刘飞飞;;像面数字全息显微中的相位解包裹算法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2年02期
9 节德刚,刘延杰,孙立宁,孙绍云,蔡鹤皋;一种宏微双重驱动精密定位机构的建模与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2期
10 程方;费业泰;;纳米三坐标测量机接触式测头触发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芳;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相位展开[D];四川大学;2005年
2 王晨晨;异端类型三坐标测量机结构原理及误差修正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建群,,甘永立,柴邦衡;链轮节距仪的研制[J];仪器仪表学报;1994年04期
本文编号:1143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14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