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SIGMA-DELTA微加速度计接口ASIC芯片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精度SIGMA-DELTA微加速度计接口ASIC芯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精度 ΣΔ微加速度计 接口电路 噪声模型 谐波失真理论模型
【摘要】:具有数字输出功能的高精度Sigma-Delta(ΣΔ)微加速度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开关电容方式实现的闭环数字微加速度计接口电路能够和CMOS工艺兼容,且信噪比高、带宽大、线性度好,是惯性传感器接口电路的研究热点之一。高精度的数字微加速度计是地震检波器中的关键元件之一,开展高性能闭环数字微加速度计接口电路研究,对于提高其整体性能,提升传感器接口电路领域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数字微加速度计接口电路在相关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有待改进,在噪声理论、谐波失真模型及其验证、亚μg噪声密度接口电路实现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针对高性能数字微加速度计的这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现高精度闭环微加速度计接口电路芯片。在开展数字微加速度计噪声理论分析时,确定主要的电路噪声来源,建立一种准确的噪声模型。现有的噪声模型在计算运放噪声影响时,选择忽略尾管热噪声对整体噪声的贡献。本文通过引入影响因子将尾管热噪声考虑进来,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在分析运放带宽对接口电路的噪声影响时,综合考虑运放建立精度和噪声混叠效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运放带宽。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本文的噪声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关于ΣΔ微加速度计谐波失真的研究一直集中于行为级模型的Simulink仿真。本文引入运放的直流增益模型,基于质量块位移到电容变化的非线性解析出前级电荷转换关系式。结合非线性静电力反馈关系式,建立一种准线性的闭环ΣΔ微加速度计谐波失真理论模型。设计一种开关电容自检测电路,替代传统的测试方法来验证该谐波失真模型。该模型经过仿真和测试验证,能够为ΣΔ微加速度计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高品质因数(Q值)敏感结构和高阶调制器的数字微加速度计在实现高精度输出的同时存在稳定性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1)设计有源前置补偿器电路进行深度相位补偿,改善系统响应;(2)将调制器局部反馈因子设计成片外可调,使接口电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机械结构,消除工艺误差的影响;(3)通过参数优化和增益按比例缩放技术,降低积分器输出信号摆幅,有利于稳定环路增益。在噪声模型和谐波失真模型的指导下,完成闭环高精度ΣΔ微加速度计接口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设计,主要包含低噪声电荷放大器、相关双采样和保持电路、有源前置补偿器、调制器和时钟分频电路等。采用标准的0.5μm两层金属两层多晶N阱CMOS工艺流片,采用5V电压供电时,功耗13m W,传感器噪声密度小于1μg/Hz1/2,灵敏度2.5V/g,量程±0.7g。采用7V电压供电时功耗上升到23m W,等效输入加速度噪声密度小于200ng/Hz1/2,带宽300Hz,灵敏度约1.896V/g,量程±1.2g。1Hz带宽下动态范围高达136d B,非线性0.15%,偏置稳定性约18μg。本文关于闭环高精度ΣΔ微加速度计接口电路的理论研究和电路设计工作能够为高性能微加速度计的技术进步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有着广阔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824.4;TN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玲,薛大同,雷军刚,郝一龙,董海峰;隧道式硅微加速度计的设计和制作[J];传感器技术;2003年12期
2 刘宗林,李圣怡,吴学忠;新型三轴微加速度计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3 李圣怡,刘宗林,吴学忠;微加速度计研究的进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单光宝,阮晓明,姚军,耿增建;悬臂梁式硅微加速度计的研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5年05期
5 俞必强;翁海珊;李疆;;微加速度计粘附问题的研究及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6期
6 潘武;张昱;;力平衡式三轴微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分析[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6年02期
7 高健飞;熊继军;郭涛;范波;;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可靠性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8 王世涛;贾玉斌;张斌珍;黄钦文;郝一龙;;微加速度计冲击可靠性及防护[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9 代刚;李枚;杜连明;何晓平;苏伟;邵贝贝;;微加速度计启动漂移特性研究与实验[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10 周华,沈连官,尤辉,李川奇;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结构的建模及仿真[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郭航;;压电式微加速度计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2 邢朝洋;王巍;徐宇新;邱飞燕;徐杰;;宇航用硅微加速度计工程化研究[A];2010年惯性技术 发展动态 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何晓平;张德;文贵印;;“叉指”结构微加速度计的系统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4 何胜;赵采凡;王巍;朱红生;;“三明治式”硅微加速度计工程化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圣怡;刘宗林;吴学忠;;微加速度计的发展[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6 胡莉;李茜;;微加速度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鲍海飞;陆德仁;;高量程微加速度计的冲击标定[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书琴;郝永平;王世军;;电容微加速度计结构参数优化设计[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晓平;;抗7400g冲击的静电伺服微加速度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10 何胜;赵采凡;朱红生;王岩;;硅微加速度计微敏感结构设计与研制[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晓e,
本文编号:1148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14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