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出调节器的心脏手术机器人的跟踪控制
本文关键词:基于输出调节器的心脏手术机器人的跟踪控制
【摘要】: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术可以用体外循环或者非体外循环这两种方式进行。为了避免后遗症一般会采用非体外循环的方式。非体外循环就是使用机械装置抑制心脏运动。但是被固定的心脏仍有明显的残余运动,这就使得外科医生的操作很难进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能自动跟踪心脏运动的手术机器人。在机器人辅助手术中,带有摄像头的手术机器人与心脏表面的感兴趣点(POI)相对静止,外科医生通过视频观看手术场景,就会感觉心脏表面的POI是固定不动的。然而,心脏运动具有快速且不规律的特点,所以大多数控制方法并不能使手术机器人精确地跟踪心脏运动。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采用了输出调节器的控制方法。首先,本文对心脏运动信号做了频谱分析和参数辨识。对心脏运动信号的频谱分析表明,心脏运动信号主要由呼吸和心跳分量及其耦合谐波组成。根据频谱分析的结果,我们采用了双谱傅里叶级数作为心脏运动信号的模型,并使用Levenberg Marquardt算法对心脏运动信号进行参数辨识。辨识所得到的基波频率信息将作为心脏运动模型的参数。同时,辨识结果表明,谐波个数相等的情况下,带有耦合项的傅里叶级数模型比不带耦合项的模型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心脏运动信号。然后,本文根据机器人模型和心脏运动的动力模型设计了输出调节器。输出调节器包括状态和输出反馈两种方式,考虑到有一部分状态是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得到,我们所采用的输出调节器介于这两者之间。这种输出调节器的有效性在本文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证明。最后,本文通过Simulink仿真比较了输出调节器和其他控制方法,比如模型预测控制和PD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输出调节器的性能是优于模型预测控制和PD控制的。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7;TP2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勇,朱建新;一种新的机器人工作空间求解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4年04期
2 张培艳,吕恬生,宋立博;排球机器人动作规划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年06期
3 曹毅,王树新,李群智;基于随机概率的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其面积求解[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2期
4 胡磊;刘文勇;王豫;栾胜;;骨科机器人空间设计方法研究[J];机器人;2006年04期
5 许卫斌;平雪良;应再恩;杜永忠;李正洋;;6R型串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快速求解方法[J];机械设计;2013年06期
6 王兴海,周迢;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数值计算[J];机器人;1988年01期
7 郭明,周国斌;多关节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分析与评价方法[J];机器人;1988年04期
8 陈国欣,李诚琚;计算机绘图在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中的应用[J];机器人;1988年05期
9 刘淑春,许纪倩,马香峰;机器人灵活性表示及冶钢-弧焊-Ⅰ型工业机器人工作空间灵活度分析[J];机器人;1989年06期
10 吴建华,曹作良,邢恩宏,吕桂财;6R机器人工作域的计算机绘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守文;徐礼钜;;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的解析法[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殷子强;张广军;袁新;赵慧慧;吴林;;人机交互式机器人弧焊再制造系统设计[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范波涛;闫成新;;喷浆机器人灵巧度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海丹;刘玉鹏;郑志强;;四轮全向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方法[A];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论文集[C];2005年
5 高理富;宋宁;;Puma控制器改造中的控制算法探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徐晓;翟敬梅;谢存禧;;机器人柔性装配单元的设计[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峻;具有力感知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从动机器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管小清;冗余度涂胶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韩金华;护士助手机器人总体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赵扬;机器人磨削叶片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正义;机器人与环境间力/位置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东勇;多机器人协作的学习与进化方法[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淑华;复杂动态环境下多机器人的运动协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郝宗波;家庭移动服务机器人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相鹏;连通性约束的多机器人集合及导航[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李彦涛;助餐机器人样机研制及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为凑;轻工包装机器人专用运动控制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齐龙;基于视觉的6自由度机器人焊接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彭真;典型工况下四自由度高速重载机器人起动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赵登步;基于机器视觉的SCARA机器人快速定位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江南大学;2015年
5 邱焕能;机器人操作臂控制驱动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权;基于大臂并联的四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与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7 翟美新;基于李群李代数的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BUI HUU TOAN;智能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高君涛;工业码垛机器人的轨迹优化及结构拓扑优化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姜柏森;一种变几何桁架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及轨迹规划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5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16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