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场望远镜误差校正方法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种大视场望远镜误差校正方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成像系统 两镜反射式望远镜 次镜 平均半径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摘要】:基于两镜反射式望远镜系统,以主镜为基准,分析了当非球面次镜由于偏心、倾斜、主次镜间距产生变化时对望远镜系统波前像差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望远镜系统误差校正的方法。该方法先后以轴上视场光斑的半径和全视场光斑的平均半径作为成像质量的评价指标,利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对次镜的位置进行调整,最终使全视场光斑半径的平均值收敛到极值,即认为成像质量达到最佳。针对里奇-克列基昂(R-C)结构望远镜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次镜位置调整后能够使视场内所探测的光斑半径的平均值收敛到极值。该方法使望远镜系统误差的校正具有外在标准,能够使望远镜在观测过程中进行校正。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4060902)
【分类号】:TH743
【正文快照】: 1引言理想情况下,里奇-克列基昂(R-C)结构反射式望远镜的系统误差控制在公差范围内才能保证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温度、重力、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光学系统结构会产生变化,从而使成像质量大大降低[1]。自适应光学(AO)技术能够减小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敬伟;陈涛;王建立;杨飞;;主次镜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装调[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10期
2 毛珩;王潇;赵达尊;;复杂光瞳波前相位恢复算法与实验验证[J];光学学报;2009年03期
3 车驰骋;李英才;樊学武;马臻;胡永明;;基于矢量波像差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08年08期
4 张晓明;陈洪斌;王继红;亓波;;基于像散分解的望远镜主次镜对准方法[J];光学学报;2014年05期
5 李斐;饶长辉;;基于离焦光栅的最小二乘波前复原算法[J];中国激光;2010年11期
6 程强;闫锋;薛栋林;郑立功;张学军;;利用相位差异技术检测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波前误差[J];中国激光;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霞;王建立;孟浩然;;自适应光学中的控制算法设计与仿真[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2年02期
2 李斐;饶长辉;;高精度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3 樊新龙;官春林;饶长辉;;1.8m望远镜变形次镜波前拟合能力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4 张维安;王龙;任建国;;针对散射激光的全向激光告警系统激光威胁源定位技术研究[J];光学学报;2012年01期
5 王富国;王志;明名;李宏壮;吕天宇;;主焦点式光学系统的光机结构设计与装调检测[J];光子学报;2012年01期
6 杨飞;明名;王富国;张丽敏;;温度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J];光子学报;2012年01期
7 赵阳;巩岩;;投影物镜小比率模型系统补偿量的选择[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2期
8 马雪梅;韩开;张彬;;基于滤波函数的分立变形镜波前校正效果预估[J];光学学报;2014年01期
9 孙敬伟;吕天宇;姚丽双;刘杰;;发射望远镜的设计与装调[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2期
10 张晓明;陈洪斌;王继红;亓波;;基于像散分解的望远镜主次镜对准方法[J];光学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邦明;基于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像差校正技术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丁凌艳;非球面相位恢复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李斐;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及其在图像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忠生;复杂光瞳成像计算机仿真与实验验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5 张虎;矢量像差理论及其在离轴头盔显示系统设计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6 任百川;偏轴光学系统矢量像差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7 陈新东;应用于空间相机的主动变形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马剑强;压电厚膜驱动的变形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胡春晖;航天高光谱仪光学元件位置误差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邵晶;点衍射干涉仪基准波前质量测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燕;基于光学应用的压电换能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德恩;精密位相主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3 张治国;单驱动变曲率反射镜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孔小辉;两镜系统计算机辅助装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0年
5 杜洋;长焦距镜头的装校与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雨沁;保证成像质量的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7 詹明媚;超高分辨率星载光学系统装调检测[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高越;相位差法扩展目标波前探测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陈建军;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在离轴三反相机装调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10 徐丽萍;一种多通道可变距离激光聚焦收发系统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妩媚;光学系统计算机辅助装调(CAA)机理的研究[J];光电工程;1999年S1期
2 杨晓飞,张晓辉,韩昌元;Zemax软件在离轴三反射镜系统计算机辅助装调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03期
3 徐刚;杨世模;龚雨兵;;大型光学望远镜副镜位姿精调机构的优化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7期
4 明名;王建立;张景旭;杨飞;;大口径望远镜光学系统的误差分配与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5 赵勇志;张景旭;吴小霞;施龙;;1m望远镜俯仰轴系精度检测误差的修正[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10期
6 王建立;汪宗洋;王斌;吴元昊;赵金宇;李宏壮;董磊;张世学;;相位差异散斑法图像复原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5期
7 王斌;汪宗洋;王建立;赵金宇;吴元昊;张世学;董磊;文明;;双相机相位差异散斑成像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8 毛珩;王潇;赵达尊;;Application of phase-diverse phase retrieval to wavefront sensing in non-connected complicated pupil optics[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7年07期
9 饶长辉,姜文汉,凌宁;应用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测量大气湍流参数[J];光学学报;2000年09期
10 罗林;廖胜;樊敏;沈忙作;;天文望远镜像差对斑点成像技术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斐;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及其在图像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超;杨洪波;吴小霞;张景旭;;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的性能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1期
2 陈波,尼启良,曹继红,巩岩,曹健林;空间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正入射望远镜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04期
3 张林波,任戈,陈洪斌;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光学技术;2003年05期
4 陈欣扬;机场远距离目标望远镜监控系统的初步设计[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4年00期
5 郑锋华;王永;李东波;蒋麒麟;;望远镜主转动框架设计分析方法[J];机械设计;2006年08期
6 王鸣浩;董磊;;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原理对比验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6期
7 郑骅铃;;望远镜的色再现性[J];应用光学;1982年03期
8 ;输出系统能以相位共轭补偿形成激光束的望远镜系统[J];国外激光;1994年03期
9 赵有雄,郭忠言,詹文龙,冯恩普,郗鸿飞,,周建群,王金川,罗永锋,雷怀宏,沈文庆,冯军,马余刚;一种高性能飞行时间望远镜系统[J];核技术;1995年07期
10 李蓉芳;直接形成图像的望远镜多孔径合成系统(下)[J];光机电信息;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娥;胡易;成正维;刘思敏;;体全息望远镜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杨飞;;温度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陈渊;;质子反冲闪烁望远镜系统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杨飞;;仰角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柱生;谭继廉;肖国青;李占奎;高萍;张宏斌;鲍志勤;卢子伟;李龙才;张玲;徐树威;郭应祥;谢元祥;;全耗尽Au-Si面垒型带电粒子望远镜的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王金川;詹文龙;郭忠言;郗鸿飞;周建群;赵有雄;罗永锋;雷怀宏;;宽量程重离子望远镜系统[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7 吴小霞;;600mm薄镜主动光学成像望远镜[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永明;袁波;;RPC μ子望远镜的设计[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9 李松林;卢俊;徐瑚珊;诸永泰;;一个气体电离室IC+PSSD望远镜系统[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10 卢俊;李松林;徐瑚珊;诸永泰;范恩杰;柳卫平;白希祥;;一台高分辨的ΔE—E望远镜系统[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彼工;美国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盘支撑南极天体望远镜[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 记者 郑杨;南极望远镜CSTAR成功观测南极星空[N];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超;大口径望远镜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岳巾英;复眼衍射望远镜系统的性能检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孙敬伟;地基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装调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于树海;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5 司庆丹;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4年
6 程泽浩;HXMT中能望远镜数据获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保权;静止轨道卫星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4年
8 张晓明;望远镜光路实时对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9 姚仰光;LAMOST观测控制系统的建立与测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刘光曹;LAMOST望远镜的观测控制流程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建峰;大型光电阵望远镜结构传热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朱巧根;望远镜远程控制和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祝莲;1.2m地平式望远镜跟踪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4 范玉峰;地平式自动望远镜控制系统及光子计数型光度计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5 杨秀荣;卡塞格林激光发射望远镜支架的结构分析和优化[D];苏州大学;2011年
6 王心怡;望远镜影像稳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雅静;无线传感网络在光学综合孔径望远镜中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徐军;Java技术在小型自动望远镜中的应用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9 蔡灿;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王磊;白天探测技术研究与望远镜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1166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16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