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力差分测量的加速度计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比力差分测量的加速度计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温度误差补偿 标定参数 比力差分
【摘要】:针对温度变化引起的惯导系统中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比力差分测量的加速度计温度误差补偿方法。首先,建立包含温变速率影响的温度误差模型,利用标定惯导系统加速度计参数时的温度作为标定参数温度基准。其次,借助不带转台的温箱对惯导系统进行全温测试,通过同一方位前后时间段加速度计输出的差分消除未知的比力真值,只保留由于温度改变引起的标度因数与零偏变化,通过多位置观测对这两项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估计,获得对应温度系数。该方法不需要温箱具备高精度定位基准,能够实现全温范围与快速变温工作条件下温度误差的精确建模。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补偿方法可使加速度计测量精度在全温范围内保持在10μg量级。
【作者单位】: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H824.4
【正文快照】: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温度效应误差是惯导系统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对其进行建模与补偿已成为提高导航精度的重要途径[1]。温度效应误差的产生是环境温度场与内部元件发热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很难表示成简单的函数关系[2-3]。因此,从系统级应用角度,一般不从原理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治会,王阿春;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1)[J];传感器世界;2000年11期
2 于治会,王阿春;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下)[J];传感器世界;2000年12期
3 于治会;加速度计的静态校准[J];宇航计测技术;2000年02期
4 顾英;惯导加速度计技术综述[J];飞航导弹;2001年06期
5 徐刚,于治会;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1年01期
6 徐刚,于治会;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1年01期
7 高宗;正确地连接和使用加速度计[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1年04期
8 顾英,赵连元;微硅加速度计技术综述[J];飞航导弹;2002年09期
9 于治会;关于加速度计参数的选定[J];航空兵器;2002年06期
10 马欣龙,王永梁;梳齿式微机械力平衡加速度计[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慧丹;沈昱明;赖际舟;;微硅加速度计标定及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2 索智群;乔东海;;力平衡模拟反馈电容加速度计的研究[A];2010’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惠兰;林恒;李莉;张春熹;;光学加速度计的技术及发展[A];惯性技术发展动能发展方向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惠兰;林恒;李莉;张春熹;;光学加速度计的技术研究与发展[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钱朋安;;一体化多维加速度计研究的若干问题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宋长福;严小军;韩丰田;郭晓芳;马高印;;硅微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A];微机电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1年
7 李建飞;薛兵;张俊峰;朱小毅;王晓蕾;;应用于MEMS加速度计的小型恒温系统的实现[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8 周泽兵;祝竺;;静电悬浮加速度计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六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薛旭;李丹东;刘国文;万蔡辛;张承亮;;MEMS加速度计工程样机的研制[A];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新世纪惯性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C];2012年
10 张亮;陆秋海;;静电悬浮式电容差分加速度计测量原理与动特性设计[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包秋红;加速度计测试的加速者[N];中国航空报;2004年
2 唐新培;“黑黢侠”再显神威[N];中国航天报;2012年
3 黄忠魁 付秀娟 本报记者 徐建华;“敏感精灵”助力嫦娥探月[N];中国质量报;2014年
4 唐新培;搬走“三座山” 促成“太空吻”[N];中国航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蒋玉齐;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封装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2 杨杰;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加速度计构型研究与误差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张习文;微小型加速度计的精密装配及影响性能的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黄添添;气隙磁力表征型磁悬浮加速度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刘志平;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博;基于共振隧穿结构介观压阻效应的纳机电加速度计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7 刘力;惯性传感器扭摆测试中地面振动和放电金丝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世明;基于离心机的惯性仪表测试方法研究与误差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武庆雅;旋转弹药的惯性导航与解耦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昌;基于角速率的加速度计阵列误差系数标定方法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2 徐小丽;高过载条件下微型加速度计的动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黎渊;三轴高g加速度计的测试理论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鲍路路;高g值加速度计及其检测电路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高宇;捷联系统中加速度计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胡红革;硅挠性伺服加速度计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7 纪君宠;钹式结构加速度计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大学;2008年
8 李永光;高精度加速度计标定与补偿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园晴;悬丝支承加速度计温度误差建模及补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巍;高精度加速度计测量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38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23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