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离子风实现后吸式进样与电离集成的离子源
本文关键词:利用离子风实现后吸式进样与电离集成的离子源
【摘要】:针对现用离子源工作时需外接庞大复杂的供气装置,不利于便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子风的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集成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阵列式针-柱放电电极结构,其可以在大气压下实现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双重功能。选用0~-20 000V的负直流高压供电电源,10mm的针-柱间距,分别对单排针-单柱,单排针-双柱,双排针-双柱3种放电电极结构进行电晕放电,并采用testo 405-V1风速计进行风速测量。结果表明,双排针-双柱产生的风速最大。采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3种电极结构进行离子风仿真,并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吻合良好。以双排针-双柱电极结构进行了离子源和微型气泵集成系统实验。结果显示:该结构放电产生的离子风最大为2.11m/s,可以将装置后端处的乙酸样品吸入;电离产生的最大电流信号为-10nA左右,表明该装置实现了电离功能。本文所设计的离子源和微型气泵集成系统,实现了后吸式进样并电离,省去了庞大复杂的供气装置,有望应用于便携式分析仪器中。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61204120)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2013GXNSFBA01927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No.2015GXNSFAA13930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No.XY290406)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No.2014GJB144) 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No.YQ15114) 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资助项目(No.YB142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YJCXS201559)
【分类号】:TH832
【正文快照】: (1.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Guilin University of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541004,China;2.Information Science Experiment Center of Guangxi,GuiLin54100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396270505@qq.com1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华;韦昌严;曾德查;陈真诚;;针-柱结构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集成系统的放电特性[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6期
2 刘钧誉;李华;曾德查;;阵列式多针—柱电极装置实现离子风的实验与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士勇;李芳;李海洋;;光电离/离子迁移谱技术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裕清 ,刘润启 ,肖宗礼;高频离子源[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1年10期
2 车锡钢 ,吕松生;高频放电离子源的一些特性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3年06期
3 王惠三,简广德;负离子源引出系统束光学的数值模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7年01期
4 朱蔓萝;;紧凑的微波离子源[J];国外科学仪器;1988年03期
5 翟其刚;俞光仪;徐林木;陈伟民;;智能离子源弧流稳定系统[J];电子技术;1990年11期
6 ;原研开发出离子源装置[J];国外核新闻;1999年03期
7 孙良亭;;2011年离子源室工作报告(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11年00期
8 冯玉成;;近物所在线离子源运行报告(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11年00期
9 史维东,钟傅,刘振民,马永辉;多组元气体、金属脉冲离子源[J];核技术;2001年01期
10 崔保群,包轶文,李立强,蒋渭生,王荣文;用于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的微波离子源(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士祥;蒋国英;李日新;吴玉珍;林美娟;厉学文;过骐千;朱惜安;;永磁微波离子源的研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电子束焊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刘胜;盛鹏;宋士花;李军;谢亚红;谢远来;刘智民;胡纯栋;王绍虎;NBI组;;离子源长脉冲放电实验[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孔庆升;;离子源在真空镀膜中的应用[A];薄膜技术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ng;;阳极层型气体离子源的特点及应用[A];薄膜技术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缪竞威;师勉恭;杨百万;唐阿友;许祖润;杨朝文;;~4HeD~+纯净束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红涛;沈冠仁;刘乃义;高福;;高频离子源的改进和研制[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唐平瀛;戴晶怡;谈效华;金大志;刘铁;;火花离子源脉冲工作瞬间的放电行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8 任荆学;李晓谦;杨松涛;;无栅离子源控制方式的讨论[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崔保群;唐兵;马鹰俊;马瑞刚;姜冲;陈立华;蒋渭生;;磁场可调永磁微波离子源研制[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立华;;离子源引出系统的计算研究[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平瀛;高频离子源等离子体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2 清江;小型质谱与软电离离子源新技术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3 刘坤;用于FAIMS系统的微型离子化单元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华;解吸附电晕束离子源(DCBI)的研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马向国;纳米聚焦离子束系统液态金属离子源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利民;射频离子源研制及引出系统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06年
2 王军伟;线性离子源的综合设计与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刘璐;基于射频离子源的中性束系统基础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4 吴亚召;关于氢氦同轴离子注入机离子源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5 万翔;触发型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6 叶学敏;药物活性分子在不同离子源下的质谱行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7 陈朝平;增强型脉冲离子源的研制[D];西安工业大学;2006年
8 郑乐;脉冲真空弧离子源等离子体参数诊断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9 曾小辉;双等离子体离子源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刘佳明;考夫曼离子源等离子体模拟与结构改进[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8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26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