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对纯碳、浸金属碳滑板载流磨损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振动对纯碳、浸金属碳滑板载流磨损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高速环-块式载流摩擦试验机,研究了纯碳和浸金属碳2种滑板材料在高速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利用相关系数理论,对滑板振动加速度和电弧能量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滑板振动加速度和电弧能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加逐渐减小,2种滑板材料的磨损率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加均逐渐增大,且浸金属碳滑板的耐磨性比纯碳滑板好。随着振动的增大,电弧对2种滑板材料的侵蚀程度均明显加剧,浸金属碳滑板电弧侵蚀形式以层片状剥离为主,纯碳滑板以烧蚀坑和热应力裂纹为主。载流条件下,纯碳滑板导电性优于浸金属碳滑板。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研究所;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U1234202)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FZ0052) 2013年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创新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TH87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营速度越来越高。列车的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弓网系统稳定性就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列车高速运行中,弓网系统会呈现出特殊的振动及波动传播现象,容易导致接触线与受电弓滑板之间接触的不连续性[1]。接触不连续不但会引起受流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振莺;翟洪祥;张宏兵;张华;;载流条件下Ti_3SiC_2陶瓷材料的摩擦学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1期
2 汪逸安;李金许;乔利杰;;电流及其极性对浸铜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2年04期
3 胡道春;孙乐民;上官宝;张永振;;电弧能量对浸金属碳滑板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2009年01期
4 戴利民,林吉忠,丁新华;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接触点瞬态温升对磨损性能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2期
5 吴积钦;钱清泉;;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J];中国铁道科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茵;龙春光;;苎麻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5期
2 崔勇;胡光远;;轧辊表面镀铬对冷轧变形区润滑的影响[J];鞍钢技术;2011年01期
3 秦丽柏;孙廷富;张树勇;任政;胡莲卡;黄文淑;李岩;张华;刘环恩;;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6期
4 苏红,毛军,薛琳;一种复合式滑动轴承的实验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殷军辉;郑坚;倪新华;贾长治;崔凯波;;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中弹带塑性变形的宏观与微观机理研究[J];兵工学报;2012年06期
6 李孝志;李耀文;周廷萱;谢永松;方为荣;陈济华;;氧-乙炔焰自熔合金粉末喷熔层的摩擦磨损性能[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7 张朝晖,王富耻,周新平,张恒;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点接触弹流润滑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8 王立勇;马彪;李和言;郑长松;;湿式换挡离合器摩擦片磨损规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姜广鹏,徐永东,张军战,楼建军,张立同,成来飞;反应熔体浸渗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摩擦性能[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5年01期
10 胡滨;胡芳友;黄旭仁;崔爱永;卢长亮;黄军磊;;GH710表面激光熔覆NiCrMoNb组织及耐磨性[J];中国表面工程;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亮;彭辉;甘敏;;医用微型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和螺旋槽参数优化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孙浩洋;;超大椭圆比工况点接触Dowson膜厚公式的适用性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熊秀娟;杨广彬;张平余;;烷基羟肟酸修饰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王渊渊;熊春华;乔小溪;徐金龙;赵巍;张向军;;基于SRV的润滑油高温润滑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国秀花;宋克兴;赵培峰;张永振;张彦敏;;速度对黄铜/Al_2O_3/Cu复合材料载流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王金燕;康瑛珂;张平余;;环氧树脂-SiO_2纳米复合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佘直昌;姚萍屏;樊坤阳;丁莉;肖叶龙;贡太敏;;低温玻璃粉对风电机组用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观宇;陈朝晖;;滑坡作用下简支埋地管道的力学分析[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郑毅;田树枫;赵亮;;主离合器分离弹子槽磨损失效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谢小鹏;王泽贵;;钢摩擦副快速抛光改性磨合模型及实验研究[A];2009年广东先进制造技术(佛山)活动周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国强;弓网滑动电接触摩擦磨损行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德广;金属粉末高致密化成形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戈晓岚;SiC_p/Al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及其分形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林宝华;具有醇酯结构组成的低酸值抗磨剂提高加氢柴油润滑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丽娜;碳纳米管—双马来酰亚胺体系的摩擦磨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志刚;关于湿式离合器几个工作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潘杰;非均匀微结构对Zr基块体非晶合金室温塑性及变形行为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辉;硬脆刀具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章易程;齿轮乏油传动的摩擦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杨琳;炭纤维整体织物/炭—铜复合材料及其摩擦学特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液体粘性传动装置摩擦片元件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全;驱动滚筒仿生表面增摩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果林;WC-Co-Ni硬质合金模具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特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凯;微/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学君;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的摩擦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威;机床滚动直线传动部件的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孟耀武;软脆晶体碲锌镉超精密磨抛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汝彬;受电弓滑板滑动电接触磨损特性的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段正君;陶瓷刀具干切削Inconel718实验研究及刀具磨损的离散元模拟[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徐贞;基于不同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减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自成;大秦线铜导线断线原因浅析[J];电气化铁道;2000年03期
2 李海军,孙秀霞;继电器触头的电蚀机理研究[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5年03期
3 王建伟,,钟顺和;CO_2吸附活化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1998年04期
4 钱中良,盛伟,张枝苗,顾升兴,支建方,王育权,杨永吉;碳滑板发展概况及我国的研究进展[J];机车电传动;2003年S1期
5 杨晓伟;张永振;邱明;杜三明;;氮气气氛条件下钢/铜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7年01期
6 王观民;张永振;杜三明;刘维民;;不同气氛环境中钢/铜摩擦副的高速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7年04期
7 曲春浴;陆宗奎;;浅谈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发展趋势[J];炭素;2008年03期
8 韩通新;弓网受流中出现连续火花的原因分析[J];铁道机车车辆;2003年03期
9 于涤;高速接触网受流的理论分析[J];铁道学报;1998年05期
10 戴利民,林吉忠,丁新华;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接触点瞬态温升对磨损性能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一麟;汪子祥;;三体磨料磨损的分析与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2 李辉;;新型摩擦磨损试验台设想[J];汽车零部件;2010年01期
3 王廷军;;等离子喷涂Al_2O_3(13%TiO_2)涂层/45钢摩擦磨损机理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4 于爱兵;韩廷水;韩鹰;;镍基Si_3N_4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特性[J];润滑与密封;2006年04期
5 朱传云;碾压混凝土振动压实参数的相互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1988年04期
6 曹丽凤;蔡舒;郑少华;;无机纳米抗磨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年08期
7 赵伟;雷军刚;程玉峰;孙健;崔阳;;太阳翼地面展开实验过程的振动监测[J];强度与环境;2007年01期
8 李东文;熊晓燕;李博;;振动加速度信号处理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08年09期
9 黄昶春;沈光烈;韦志林;;载货车车架异常振动的试验分析与改进[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年01期
10 杨洪刚;李曙;刘阳;王鹏;;有限元模拟TiN膜/碳钢基材体系的摩擦磨损试验[J];摩擦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敏奇;袁镇海;张莎莎;;摩擦磨损试验中动态加载的应用研究[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孪闪;张宏壮;施江天;罗士军;;填充PTFE密封环的摩擦磨损试验及其在重载车辆传动系旋转动密封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招柱;薛群基;沈维长;刘维民;;金属氧化物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4 周华;焦素娟;李家鑫;;纯水柱塞泵摩擦副材料摩擦磨损筛选试验[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5 铁喜顺;李建朝;张永振;上官宝;;MMS-1G试验机软件的开发及应用[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6 金永平;项春;崔梁萍;郭斌;;烧结工艺参数对石墨/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英文)[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金永平;胡明;郭斌;;烧结工艺参数对石墨/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梁工英;苏俊义;;激光熔覆层中非晶组织对铝合金摩擦学的影响[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周永欣;刘敏;张敏;吕振林;;颗粒级配对反应烧结碳化硅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工业摩擦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翟国富;陈英华;任万滨;崔黎;;军用密封电磁继电器整机振动特性仿真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四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一平;QC成果连续5年获优评[N];中国航天报;2010年
2 蔡墉;首台电液锤隔振装置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3 朱志勇 记者 包晓艳 王丽梅;齐轨道新产品通过技术审查试验[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成云;齿轮传动系统耦合振动响应及抗冲击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卢庆华;振动对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其工程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陈春俊;高速列车横向主动、半主动悬挂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孙晓静;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研究及减振措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杨果岳;车辆随机荷载与柔性路面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马卫华;轮对纵向振动及其相关动力学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守继;地铁引起环境振动及房屋浮置楼板隔振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封全保;低动力作用机车转向架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滕延锋;高速磁浮轨道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邓习树;步进扫描光刻机模拟隔振试验平台主动减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中;基于模块化的摩擦磨损试验测试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高玲;基于虚拟仪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实时测试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孙帖;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陈锋;高速电主轴的模态与加载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张志峰;振动压实对环境的影响[D];长安大学;2004年
6 袁和平;打桩作用下码头岸坡稳定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黄飞;端面摩擦磨损试验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8 麦雄平;基于COSMOS的振动压路机振动加速度与压实度关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9 陈浩;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性能与排放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赵彬;高速齿轮噪声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6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27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