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干涉仪测向算法(英文)
本文关键词:一种毫米波干涉仪测向算法(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阵列信号处理 毫米波 干涉仪 测向 解模糊 均匀圆阵
【摘要】:提出了一种毫米波干涉仪二维测向解模糊算法.通过对圆形阵列阵元与参考阵元之间的测量相位差进行一次或多次虚拟变换运算,获得虚拟阵元与参考阵元之间的无模糊相位差.无模糊相位差被用来得到粗略无模糊的波达方向估计,此粗略无模糊的波达方向估计被用来解原阵列阵元和参考阵元的周期性相位模糊.进而获得高精度波达方向估计.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毫米波频率范围内能获得高精度的二维测向结果.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基金】: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61201295,61271300,61100156,61402365)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K5051307017)
【分类号】:TH744.3
【正文快照】: tributed in different spatial position[4-5].Millimeter waveIntroductioninterferometer direction fin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both millimeter wave and interferometer direction find-With recent advances in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ing,which has a wide appl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波;潘舟浩;李道京;乔明;;基于毫米波InISAR成像的运动目标探测与定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年03期
2 王永良 ,陈辉 ,万山虎;An effective DOA method via virtual array transformation[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1年01期
3 潘舟浩;刘波;张清娟;李道京;;三基线毫米波InSAR的相位解缠及高程反演[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晟;许小剑;;三种虚拟阵元内插超分辨测向算法的性能对比[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韩月涛;吴嗣亮;王X;;一种改进的逐次递推解模糊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3 曲志昱;司锡才;;基于虚拟基线的宽带被动导引头测向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4期
4 司伟建;孙圣和;唐建红;;基于阵列扩展解模糊方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4期
5 司伟建;程伟;;旋转干涉仪解模糊方法研究及实现[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年03期
6 蒋学金;高遐;沈扬;;一种多基线相位干涉仪设计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04期
7 江晗;邵杰;;稀疏阵列的FIM波束形成[J];电子工程师;2008年10期
8 韩月涛;吴嗣亮;马琳;杨帆;;相位差矢量平均的干涉仪解模糊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10期
9 魏合文;王军;叶尚福;;一种基于余弦函数的相位干涉仪阵列DOA估计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11期
10 董国英;陶海红;廖桂生;;虚拟阵元解模糊的可行性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雷达侦察与无源定位中LPI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张刚兵;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初萍;基于宽频带系统的被动雷达测向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刘春静;超分辨DOA估计及鲁棒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安;非均匀采样下超分辨DOA估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冯杰;稳健波束形成与高分辨方位估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唐建红;被动雷达导引头高精度超分辨测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曲志昱;宽带被动雷达导引头测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柴娟芳;复杂环境下雷达信号的分选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李博;分布式多载舰地波超视距雷达阵列与信号重构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振兴,万征;距离-速度噪扰模糊数据同时分辨的孙子定理算法[J];电子学报;1992年09期
2 邢孟道,保铮;基于运动参数估计的SAR成像[J];电子学报;2001年S1期
3 潘舟浩;刘波;李道京;乔明;;毫米波三基线InSAR系统误差校正和信号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10期
4 刘波;潘舟浩;李道京;乔明;;基于毫米波InISAR成像的运动目标探测与定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福成;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兰;柯氏干涉仪的技术改造[J];工具技术;2002年07期
2 曹晓君,张学军,李艳红;光纤点衍射干涉仪调整方法与条纹分析[J];光机电信息;2003年03期
3 孟克,包建新,刘鹏;光纤微分干涉仪检测地下水管泄漏的方法[J];应用科技;2005年05期
4 洪广伟,贾波;用于多点测试的全光纤速度干涉仪研究[J];中国激光;2005年08期
5 周亚强,皇甫堪;噪扰条件下数字式多基线相位干涉仪解模糊问题[J];通信学报;2005年08期
6 严高师,张志勇;探测微弱信号的双楔形干涉仪的结构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姜巍,陈林,何安,吴守东,徐敏,戴文峰,姚斌,李晔;一种用于脉冲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的高灵敏度干涉仪[J];中国激光;2005年09期
8 周亚强,陈翥,皇甫堪,孙仲康;噪扰条件下多基线相位干涉仪解模糊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02期
9 路建新;单玉生;周创志;汤秀章;;用于状态方程测量的光学记录速度干涉仪系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10 何祖斌;许乔;柴立群;邓燕;;移相干涉仪的抗振技术研究进展[J];光学技术;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麒;邹晖;胡毅;;延迟干涉仪原理及控制方法[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别业广;熊俊松;;德布罗意波及原子波干涉仪[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鸣;郭冬梅;;基于修正相移技术的激光自混合干涉仪[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耿生群;吴嗣亮;;载波相位误差对干涉仪的影响及纠正方法[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景峰;李艳秋;刘克;;移相式点衍射干涉仪的几个关键技术[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唐远河;郜海阳;段晓东;贾奇杰;屈欧阳;曹显刚;;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的研制[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袁群;高志山;周宇轩;褚光;;基于数值模拟的点衍射干涉仪移相算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袁群;高志山;;点衍射干涉仪中高精度移相算法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王辉;;点衍射干涉仪高重复性检测支撑设备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于杰;张海涛;金春水;;移相点衍射干涉仪误差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小龙;可在室温下工作的量子干涉仪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2 胡胜友;华裔科学家发现新行星[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通讯员 胡胜友 记者 李凝;华裔科学家发现一颗绕幼年恒星转的行星[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封皓;基于双Mach-Zehnder干涉仪结构的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建模及定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施宇锋;星载红外光谱仪干涉分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汪丽;干涉法大气风场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4 李振华;实现涡旋光束及光强图样调制的多孔干涉仪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伟;固体系统中电子纠缠的产生及探测[D];南京大学;2014年
6 陈华;高精度面形检测中环境扰动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金泉;毫米波干涉仪信号处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许静静;多普勒光纤速度干涉仪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吴仁安;移相式红外泰曼干涉仪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4 刘玉圣;高精度线性衍射光栅干涉仪系统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城;点衍射干涉仪关键器件设计与基准波前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盖宇龙;基于耦合谐振腔干涉仪的相位调制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庄严;ф600mm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晓亮;利用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实现的光学双稳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杨亚良;光纤插针三维形貌与几何参数检测干涉仪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杨珂;基于共光路干涉技术的光纤传感系统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79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27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