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高灵敏度光纤传声器
本文关键词: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高灵敏度光纤传声器
更多相关文章: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光强解调 DWDM 光纤传声器 高灵敏度
【摘要】:论文系统完整地描述了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高灵敏度光纤传声器的研究,内容包括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光强度解调和电压输出.根据基本原理分析和计算,通过对结构紧凑传感头、放大的自发辐射(ASE)宽带光源与密波分复用器(DWDM)选配组合的相干光源以及跨阻和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制作完成了光纤传声器.该光纤传声器具有高灵敏度值为247mV/Pa,在频率范围30Hz~4kHz内的平坦度小于2dB,以及高信噪比和低总谐波失真.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传感技术研究中心;
【分类号】:TH744.3;TP212
【正文快照】: 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体积小和重量轻以及耐高温、耐高压和耐强腐蚀等众多独特应用优势,是继光纤通信技术获得巨大发展后新崛起的一种新型传感器[1].作为光纤传感器件应用方向的一个分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光纤传声器被世界上众多研究机构作为一个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致勇;光纤的接续技术[J];安装;2001年01期
2 牛文学,梁艺军,姜宇,覃喜庆;光纤端面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J];应用科技;2002年03期
3 魏仁选,姜德生;光纤端面多层膜反射率的干涉测量方法研究[J];中国仪器仪表;2003年03期
4 赵新彦;陈陶;丁志雄;;光纤端面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的研究[J];光学仪器;2009年04期
5 李殿军;李世明;孟范江;;光纤端面的断裂机理及制备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11期
6 尹岗;;如何检查和清洁光纤端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年12期
7 邵尧臣;;光纤端面微型透镜的制作及其测试[J];仪器制造;1986年06期
8 常国龙;周彦平;李福巍;周健强;冯立坤;;星用光纤辐射性能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9 张林泉;楼内光纤配线系统建设的考虑[J];电信技术;1996年07期
10 梁艺军,王宏涛,苑立波;光纤位移法进行微小长度测量的相关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荣民;寿文德;张美敦;;光纤端面法测声场[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2 林泽卫;;24芯光纤带的开发和检测[A];中国通信学会2003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裴雅鹏;杨军;刘志海;苑立波;;光纤端的研磨加工技术[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贾大功;赵振;马彩缤;张红霞;张以谟;;基于ARM的嵌入式光纤端面检测仪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肖韶荣;冒晓莉;张仙玲;;基于位图的光纤不圆度测量[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韩庆荣;陈冬兰;;大保实~汶/G655光纤熔接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胡勇康;黄景元;农学勤;;手持式光纤故障可视检测器研制应用[A];广西光学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娜;张红霞;张以谟;井文才;李朝辉;周革;;8X微结构观测镜机械设计以及试验结果[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德文;肖文;李瑞;;光纤微机械集成麦克风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恺;顾大勇;邵永红;屈军乐;牛憨笨;;基于光纤线阵的多通道SPR传感器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晋中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祁县分公司 岳磊;浅谈光纤熔接[N];山西科技报;2009年
2 福建 陈志奇;有线电视光纤传输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系统调试[N];电子报;2009年
3 3M中国有限公司 吴灿辉 关江;直面FTTH最后100米难题[N];通信产业报;2011年
4 ;中天光纤快速连接器加速FTTH部署[N];人民邮电;2009年
5 吴建新、高巍;光纤布线走向规范[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6 3M中国有限公司 陈佶;ODN光纤跳线管理新方法[N];通信产业报;2011年
7 史广生 江苏;从光纤的损耗谈光纤接续工作[N];电子报;2010年
8 EXFO公司 孙学瑞;PON网络测试方法[N];通信产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姗姗;微纳光纤的反射特性及其光子学器件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2 周爱;蘸粘式光纤液体分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张超;光纤干涉条纹投射相位测量轮廓术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学亮;用于拖曳阵阵形测量的光纤磁场传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周涛;光纤相位共轭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李坤宇;无源光纤传像系统传像质量的评价与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1年
7 刘娜;光学微结构观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肖倩;稳定的长距离光纤分布式干涉测量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王莉田;光纤传输光推动油罐多参数测量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0年
10 顾永刚;近景摄影测量在LAMOST光纤位置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s,
本文编号:1296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29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