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离子质谱仪中二次中性粒子空间分布研究
本文关键词:二次离子质谱仪中二次中性粒子空间分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次离子质谱(SIMS) 飞秒激光后电离 中性粒子
【摘要】:为提高二次离子质谱仪(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er,SIMS)的灵敏度,引入了飞秒激光电离一次离子轰击溅射产生的二次中性粒子。实验以纯银、纯铜为目标样品,利用自主研制的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二次后电离的离子,研究二次中性粒子的后电离效率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飞秒激光电离技术可将仪器的灵敏度提高70倍以上;飞秒激光电离出的107 Ag+和109 Ag+的同位素丰度比值误差为0.8%;二次中性粒子的空间分布符合Maxwell-Boltzmann模型。该结果可为在设计方法上提高SIMS仪器灵敏度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大连民族大学;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同位素地质学专用TOF-SIMS科学仪器》之任务二(2011YQ05006902)资助
【分类号】:TH843
【正文快照】: 二次离子质谱仪(secondary ion massspectrometer,SIMS)作为一种高效的表面分析仪器,可获取样品表面数微米范围内精确的同位素和化学组成信息,是一种无需对样品进行化学处理和近乎无损伤的分析技术,适用于地质样品的分析[1-2]。SIMS采用高速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其离子能量一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理,王淑慧,魏耀荣;离子探针分析与中性粒子束[J];仪器仪表学报;1982年03期
2 郑梅;中性粒子束准备进入空间试验[J];世界导弹与航天;1987年04期
3 任国光;中性粒子束首次空间试验获得成功[J];世界导弹与航天;1990年01期
4 岩松;;美向空间发射中性粒子束试验成功[J];国外导弹与航天运载器;1990年04期
5 王鑫泉;中性粒子束计划引人注目[J];现代防御技术;1981年06期
6 唐政清,丁力;溅射中性粒子质谱技术初探[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8年01期
7 唐政清,祁建平;溅射中性粒子的质谱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1990年02期
8 薛亮;美研究快速发射的探测装置[J];世界导弹与航天;1991年05期
9 ;一种新型定量深度剖面分析仪器[J];国外科学仪器;1988年01期
10 朱棣文;中性粒子的控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沿林;江栋兴;华辉;;丰中子核反应中的中性粒子探测系统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霞;费米实验室发现一新中性粒子[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仁卓;LHC/ALICE 7 TeV质子—质子碰撞中的中性介子谱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吐尔孙阿依·依比布拉(Tursunay Yibibulla);外磁场和温度对正负电子等离子体中的孤立波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5年
2 刘小良;中性粒子在Ioffe阱中的经典运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海;HT-7托卡马克中性粒子能谱仪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3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30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