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在微光夜视物镜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在微光夜视物镜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光学设计 衍射光学元件 微光夜视 物镜 衍射效率
【摘要】:将衍射光学元件(DOE)应用于微光镜头的设计中,可以达到减少体积和重量的目的。衍射光学元件不同于传统透镜的负色散性质,可以很好地校正色差。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只能在某一波长处达到100%,其他波长处衍射效率下降明显,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则在整个工作波段内不同波长处都有较高的衍射效率。基于此,设计了一个使用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微光夜视物镜系统。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在0.65~0.9μm工作波段内衍射效率达98%以上,系统总长为60mm,系统焦距为25mm,F数为1.2,全视场为40°。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像质良好,40l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5。
【作者单位】: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航工业技术创新基金(2010D61313)
【分类号】:TH74
【正文快照】: 微光夜视技术的应用可以拓展人眼在夜间或低照度环境下的视觉性能,在军事上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单兵作战系统。不同的使用平台对微光夜视仪的要求不同,在头盔式微光夜视仪中,系统不仅要求成像质量高,而且要尽可能地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1]。单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锋;王多书;罗崇泰;陈焘;叶自煜;刘宏开;王济州;;对衍射光学元件温度特性的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8年04期
2 时招军;高益庆;;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设计纯相位衍射光学元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任延同,付永启;衍射光学元件制作技术及未来展望[J];光学精密工程;1997年02期
4 高春林,,辛企明;衍射光学元件的应用[J];光学技术;1995年06期
5 陶少华,田永红,陈培锋,丘军林;利用衍射光学元件增加出射光束的焦深[J];光学精密工程;1998年03期
6 董辉;崔庆丰;裴雪丹;冷家开;;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成像特性的研究[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7 俞建杰;韩琦琦;马晶;谭立英;;衍射光学元件在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中的潜在应用(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1期
8 陶少华,陈培锋,丘军林;一种衍射光学元件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2期
9 邱克强;周小为;刘颖;徐向东;刘正坤;盛斌;洪义麟;付绍军;;大尺寸衍射光学元件的扫描离子束刻蚀[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8期
10 邹凯,邓晓鹏,李慎;衍射光学元件的效率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国桢;顾本源;董碧珍;;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A];第二届光学前沿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2 白剑;马韬;沈亦兵;侯西云;;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特性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3 董碧珍;刘嵘;;产生单色或多色点/环衍射图形的光学元件设计[A];第三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4 张静娟;司徒国海;;衍射光学元件用于光学图像加密[A];第六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王天及;杨世宁;李耀棠;;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可编程费涅耳透镜[A];第二届光学前沿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6 邱传凯;杜春雷;邓启凌;潘丽;;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像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A];2004全国图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杨春林;柴立群;杨李茗;许乔;;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8 刘娟;王尚奇;;激光腔内旋转对称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韬;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理论及其在混合光学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2 刘涛;衍射光学元件的冷反射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巍;“神光”装置大尺寸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邬融;衍射光学元件的高效计算与设计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李珂;用于光束整形与超分辨成像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实验[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杨亮亮;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7 姜瞳;基于飞秒激光直写微光学元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吉林大学;2014年
8 王泰升;修正折/衍混合系统像质分析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9 李红军;衍射光学元件制作及其在CCD相机光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10 曹国威;用于ICF束匀滑与远场荧光显微镜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实验[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燕龙;衍射光学元件模压制造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2 虎将;折衍二元光学元件模压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吕伟;矢量光束聚焦光场的产生及调控[D];青岛大学;2015年
4 董辉;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应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殿文;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增透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6 樊本杰;衍射光学元件作为激光器谐振腔反射镜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成;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激光透射微焊接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高峰;衍射光学波面整形元件及衍射型轴锥镜设计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张康伟;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特性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栋;折衍射混合望远系统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4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30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