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多频相干光时域反射计的光纤温度分布测量

发布时间:2017-12-27 09:14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频相干光时域反射计的光纤温度分布测量 出处:《半导体光电》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布式光纤传感 多频光源 温度 相干光时域反射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瑞利散射的多频相干光时域反射温度测量方法,采用相位调制产生多频探测光,可有效地提高传感光纤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降低系统中的相干瑞利噪声,提高系统信噪比;当按光源频率和相位调制器调制频率的变化量之比等于二频率之比对二者进行同时调节时,可实现光纤温度的高精度分布式测量。理论研究了多频相干光时域反射计的传感机理,利用MATLAB仿真比较了采用单频和多频光源时传感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系统信噪比为5dB和扫频范围为3GHz时,系统可达到空间分辨率为1m、最大测量误差为0.005℃的性能指标。
[Abstract]:A coherent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of multi frequency Rayleigh scattering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multi frequency probe produced by phase modul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nsing optical fiber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threshold, reduce coherent Rayleigh noise in the system, improve the system SNR; whe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source frequency and modulation frequency the ratio is equal to the ratio of the two and two frequency regulation, which can achieve high accuracy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multi frequency coherent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is studied in theor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nsor system with single frequency and multi frequency light sources is compared by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the system is 5dB and the range of sweep frequency is 3GHz, the system can reach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1m and the maximum measurement error of 0.005.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7088)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2502045,F2014502098)
【分类号】:TH811
【正文快照】: 0引言相干光时域反射计(Coherent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COTDR)主要用于光纤的故障定位和损耗测量,在长距离海底光缆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2]。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COTDR研究中发现,当光纤温度和应变发生变化时,热光效应和弹光效应会引起瑞利散射信号功率谱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荣伟;李永倩;杨志;李保罡;;基于相干光时域反射计的光纤温度传感测量[J];光子学报;2010年11期

2 杨莉;杨志;刘玮;李永倩;;COTDR散射信号相关特性的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2年04期

3 陈伟;孟洲;;相位调制对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登彪;;泊松随机变量的模拟及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孙妍;刘向丽;;关于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7期

3 吕月兰;行永伟;;相位光时域反射计瑞利散射波形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4 杨斌;田杰;江健武;沈春光;段绍辉;;分布式光纤载流量/温度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J];光学仪器;2013年01期

5 谢淑平;许国良;;基于相位调制法的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抑制[J];光学学报;2013年02期

6 陈学义;董凤忠;张晓磊;严冰;李俊;Brian Culshaw;;基于相干后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J];光电子.激光;2013年09期

7 杨斌;孙玉国;;新型光纤电缆故障定位系统[J];光电技术应用;2013年06期

8 朱晶;许慧文;彭敏;;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5期

9 赵丽娟;李永倩;徐志钮;;多模光纤布里渊散射阈值理论分析与计算[J];半导体光电;2014年06期

10 刘松波;;GKF算法下对机动目标多步预测的误差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古立;互联网信息检索中的多样化排序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韩红云;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吕立冬;频分复用相干光时域反射系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肖倩;稳定的长距离光纤分布式干涉测量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文博;基于谱线操控的窄线宽光纤放大器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王力;负激励下企业集团内部协商定价的博弈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3 吴莹琰;移动网络客服系统性能模型的研究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润琪;信息不完全的模糊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刘松波;机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成组估计[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8年

6 侯晓玲;脑电图数据中α波功率谱分布特性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7 郭云飞;非独立随机变量的线性组合分布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赵丽琴;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随机多准则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孙辉;全光任意波形产生器的设计及梳状相干光源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玉;光纤中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慢光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其富;乔学光;贾振安;尉婷;高宏;王向宇;;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7期

2 陈伟;王科研;孟洲;;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effect on gain saturation of distributed fiber Raman amplifiers[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0年04期

3 杜建新;;色散管理波分复用系统中的简并四波混频噪声[J];光学学报;2009年09期

4 杨建良,查开德,涂涛;外调制光纤CATV中SBS与MPI的激光器高频微扰抑制理论分析[J];光子学报;2000年01期

5 李建中;饶云江;冉曾令;谢孔利;;基于ф-OTDR和POTDR结合的分布式光纤微扰传感系统[J];光子学报;2009年05期

6 杨建良,查开德;光纤AM-CATV外调制传输系统中双频调相抑制SBS的理论分析[J];中国激光;2000年08期

7 杨建良,郭照南,查开德;调相法抑制光纤CATV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1年05期

8 钟先琼;向安平;;高阶色散和饱和非线性下的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J];中国激光;2009年02期

9 张欢;李蔚;梅君瑶;王腾;迟楠;黄德修;;动态光网络中交叉相位调制和放大自发辐射噪声积累效应的传输代价[J];中国激光;2009年05期

10 王正平;胡大伟;张怀金;程秀凤;于浩海;许心光;王继扬;邵宗书;;BaWO_4晶体的高效受激拉曼散射[J];中国激光;2009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孔利;基于φ-OT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岳剑峰;分布式光纤Φ-OTDR安防系统实用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秀丽;低相干光干涉的物体测量和层析像检验[J];光机电信息;1999年06期

2 薛道均;胡荣;黎Pr;;相干光多频带DFT-SOFDM在长距离光纤传输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2年10期

3 周维桢 ,陈家壁;相干光微分处理的原理和实验[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4 P.J.Chandley;刘济林;;从相干光的散射测量表面粗度[J];国外计量;1978年04期

5 鞠苏明,毕光国;存在相位漂移的相干光 CDMA 系统的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6 S.M.Graham ,刘乃谦;各种莫尔技术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极限[J];光学技术;1992年01期

7 刘勇;陈家璧;;相干光对共聚焦显微镜轴向强度响应的影响[J];光电工程;2006年12期

8 蔡伟建;陈远绳;;莫尔偏转法中衍射效应对条纹对比度的影响—相干光照明[J];光学仪器;1991年02期

9 田景敏;;相干光视差测图[J];武测科技;1986年02期

10 ;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J];外国海军导弹科技动态;197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道均;胡荣;黎Pr;;相干光多频带DFT-S OFDM在长距离光纤传输中的应用研究[A];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优秀论文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立冬;频分复用相干光时域反射系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勇;数字相干光检测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2 闫成至;基于低相干光干涉的微波延时测量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张帅;基于导频的相干光OFDM系统信道估计研究[D];聊城大学;2013年

4 陶勇;基于OFDM的相干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张斯尧;相干光OFDM系统中非线性损伤及其抑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樊洋洋;高速相干光接收机关键算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41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341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f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