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石墨烯-六方氮化硼面内异质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0 19:27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六方氮化硼面内异质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 出处:《物理学报》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石墨烯 六方氮化硼 面内异质结构 扫描隧道显微镜


【摘要】:石墨烯-六方氮化硼面内异质结构因可调控石墨烯的能带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在超高真空体系内,利用两步生长法在两类对石墨烯分别有强和弱电子掺杂的基底,即Rh(111)和Ir(111)上制备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单原子层异质结构.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及扫描隧道谱对这两种材料的形貌和电子结构进行研究发现: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倾向于拼接生长形成单层的异质结构,而非形成各自分立的畴区;在拼接边界处,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原子结构连续无缺陷;拼接边界多为锯齿形型,该实验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拼接界面处的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分别具有各自本征的电子结构,六方氮化硼对石墨烯未产生电子掺杂效应.
[Abstract]:The in-plane heterostructure of graphene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adjustable energy band structure. The two-step growth method was used in two kinds of substrates with strong and weak electron doping for graphene. Rh (111) and Irn (111). The morphologie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graphene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monatomic layer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tunneling spectroscopy. Graphene an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tend to form monolayer heterostructures. Instead of forming separate domain regions;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graphene an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is continuous without defects at the splicing boundary. Most of the splicing boundaries are serrat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The graphene an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at the splicing interface have their own intrinsic electronic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The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as no electron doping effect on graphen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222201,51290272,11304053,5112109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2011CB921903,2012CB921404,2012CB933404,2011CB93300,2013CB932603)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O611.2;TH742
【正文快照】: 子重构等[4-10].2010年,Ajayan组首次报道利用1引言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方法,将甲烷和硼烷胺在铜箔上共沉积制备少层石墨烯是一种由sp2杂化碳原子组成的具有蜂h-BN-G异质结构[11].通过调控甲烷和硼烷胺的比窝状晶格的二维单原子层材料.由于石墨烯在室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娜;氧化石墨对蜂蜜基质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宗红;;石墨烯——二维碳的奇妙世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李永玺;陈_g;庄小东;张斌;朱金辉;李佩佩;牛丽娟;;石墨烯化学及潜在应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任文才;高力波;马来鹏;成会明;;石墨烯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J];新型炭材料;2011年01期

4 王延相;刘玉兰;王丽民;季敏霞;王成国;;由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探索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3期

5 ;科学家观察到石墨烯内电子间相互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6 袁文辉;李保庆;李莉;;改进液相氧化还原法制备高性能氢气吸附用石墨烯[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7 ;美开发出人工合成高质量石墨烯新方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1年05期

8 段彩英;叶能胜;谷学新;;石墨烯在分析科学中的应用新进展[J];化学通报;2011年12期

9 童小翠;王静;张瑾;;石墨烯的合成与表征[J];广州化工;2012年02期

10 黄宛真;杨倩;叶晓丹;孔凡志;;石墨烯层数的表征[J];材料导报;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帅志刚;龙孟秋;唐令;王冬;;纳米带状石墨烯与石墨炔的电子结构与电荷输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王琳;赵立峰;孙淮;;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搀硅石墨烯的热传导系数[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刘吉洋;郭少军;翟月明;李丹;汪尔康;;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保护石墨烯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刘云圻;魏大程;狄重安;武斌;郭云龙;于贵;;少数层石墨烯的可控制备和电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张佳利;沈广霞;郭守武;;化学还原的单层氧化石墨烯的电学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付磊;刘楠;戴博雅;刘迅;张朝华;刘忠范;;石墨烯的表面控制生长[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中日青年化学家论坛摘要集[C];2010年

8 刘洪涛;郑健;刘云圻;于贵;朱道本;;氨水和氨水蒸汽还原法制备石墨烯[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9 谢卫刚;赵东林;白利忠;高云雷;沈曾民;;天然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及其微观结构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10 凌曦;张锦;;石墨烯作为拉曼增强基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3 刘霞;新方法可人工合成高质量石墨烯[N];科技日报;2011年

4 刘霞;计算机模拟显示石墨炔的性能胜过石墨烯[N];科技日报;2012年

5 记者 毛黎;美利用电子成像技术分析石墨烯[N];科技日报;2012年

6 王小龙;石墨烯鼓有望成为量子计算机内存[N];科技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孙维锋;神秘的石墨烯[N];东莞日报;2014年

8 冯卫东;美证明石墨烯是强度最高材料[N];科技日报;2008年

9 冯卫东;超材料石墨烯开发取得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 陶加;石墨烯材料研究取得重要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华;类石墨烯纳米片和模型体系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谢月娥;石墨烯纳米结构电子输运的调制[D];湘潭大学;2011年

3 袁建辉;石墨烯中的电子及其输运性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徐华;石墨烯界面电荷转移的拉曼光谱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康朝阳;碳化硅、蓝宝石与铜箔表面石墨烯的生长和表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李占成;高质量石墨烯的可控制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江林海;石墨烯负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陈建丽;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衍生物、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金玉红;石墨烯及石墨烯基二元和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10 吴佳佳;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对溶解氧还原反应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同鑫;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复合电极材料储锂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谢声意;还原石墨烯氧化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邹燕;功能化石墨烯气敏特性的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晓晓;单层石墨烯超晶格中的输运特性和散粒噪声[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静;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制备、表征与应用[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利琴;石墨烯形变与电子学特性[D];江南大学;2010年

7 李娟娟;石墨烯的成膜、修饰与电容性能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李婷;缺陷对双层石墨烯电子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1年

9 杨勇辉;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及机理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邓晓娇;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与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56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356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