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倍比液体透镜变焦系统设计
本文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变焦系统 初始结构 光焦度分配 液体透镜 出处:《光子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了电润湿液体变焦透镜的光学特性和变焦系统设计理论,将各组元焦距作为变量,列出了该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变焦方程,得到符合条件的初始结构;再利用优化设计软件进行像差平衡,设计了一个具有4片液体透镜,焦距为20~120mm的大变倍比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系统各焦距处光学传递函数在66lp/mm处均大于0.3,畸变小于2%,满足设计要求.
[Abstract]: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wetting liquid zoom lens and the design theory of the zoom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focal length of each component is taken as the variable. The zoom equation of the liquid lens zoom system is list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s used to solve the zoom equation and the initial structure is obtained. Then, a four-piece liquid lens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optimal design software to balance the aberration. The 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 at each focal length of the system is greater than 0.3 at 66lp / mm, and the distortion is less than 2mm, which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光学仪器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10418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1cb707504)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类基金(No.2011312012011) 上海市教育部委员会创新项目(No.12YZ108)资助~~
【分类号】:TH74
【正文快照】: 0引言变焦距系统其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像面位置保持不变或基本不变.变焦距系统既能对被观察物体作大范围小倍率的概览,也能对它作小区域大倍率的仔细观察[1].近年来,随着光学设计理论的完善以及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变焦距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逐渐提高,甚至可与定焦距系统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水兰;彭润玲;李一凡;魏茂炜;陈家璧;;双层介电薄膜结构双液体变焦透镜的研究[J];光子学报;2014年02期
2 徐元韬;陈家璧;;双液体变焦透镜像差的测量研究[J];光学仪器;2013年04期
3 张鹰;张新;史广维;王超;王钰;;液体透镜在变焦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光学;2013年01期
4 彭润玲;王大振;陈家璧;庄松林;;基于液体的电控光学成像系统(英文)[J];光子学报;2010年10期
5 熊渊琳;彭润玲;陈家璧;庄松林;;液体密度对双液体透镜性能的影响[J];光学仪器;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鸿鹤;李湘宁;潘文强;黄浩;;大变倍比液体透镜变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16年06期
2 刘志敏;彭润玲;;特氟龙薄膜的制备和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11期
3 张祥翔;;基于液体透镜的显微镜自动调焦技术[J];光电工程;2015年10期
4 丛彩馨;张蕾;王玉新;刘成森;孙景昌;宋勇;阎X;;水平与竖直光路上空气凹透镜的研究[J];物理实验;2015年07期
5 马晨;程德文;王其为;许晨;王涌天;;基于高斯括号法的液体透镜调焦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4年11期
6 石广丰;杨彬;史国权;徐远哲;;高速变焦液体透镜的发展动态综述[J];红外技术;2014年10期
7 赵瑞;华晓刚;田志强;刘启超;王评;梁忠诚;;电润湿双液体变焦透镜[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10期
8 徐元韬;陈家璧;;双液体变焦透镜像差的测量研究[J];光学仪器;2013年04期
9 胡晓东;曲超;张世国;卢六斤;马祥元;何昱德;张晓萍;邓友全;;电润湿离子液体变焦透镜[J];光电工程;201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大振;彭润玲;陈家璧;庄松林;;双液体变焦透镜变焦迟滞现象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2 贾庆莲;王春霞;;连续变焦镜头焦距输出结构的设计[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6期
3 辛企明;;液体透镜的发展趋势[J];光学仪器;2010年06期
4 杨为锦;孙强;;中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设计[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2期
5 熊渊琳;彭润玲;陈家璧;庄松林;;液体密度对双液体透镜性能的影响[J];光学仪器;2008年04期
6 绳金侠;彭润玲;陈家璧;;电湿效应双液体变焦透镜性能的分析[J];光学仪器;2007年04期
7 祝澄;彭润玲;陈家璧;;基于电湿效应的双液体透镜[J];大学物理;2007年06期
8 卢威;傅丹鹰;孙燕萍;陶家生;;液体镜头技术应用于空间探测的初步探讨[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7年01期
9 康明;岳瑞峰;吴建刚;欧阳帆;刘理天;;基于EWOD的锥形管状结构液体变焦透镜[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慧源;;液体透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光机电信息;2008年05期
2 胡兴军;;液体透镜将引导一场光学镜头革命[J];照相机;2009年02期
3 郑浩斌;何焰蓝;丁道一;;液体透镜的诞生和发展[J];物理与工程;2008年04期
4 吴俊;夏军;王保平;;基于金属侧壁结构的电润湿液体透镜[J];光学技术;2009年03期
5 辛企明;;液体透镜的发展趋势[J];光学仪器;2010年06期
6 李正达;杨波;;基于改进禁忌搜索算法的液体透镜系统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08期
7 熊渊琳;彭润玲;陈家璧;庄松林;;液体密度对双液体透镜性能的影响[J];光学仪器;2008年04期
8 ;专利[J];光机电信息;1995年03期
9 陈陶;梁忠诚;徐荣青;;50Hz交流电控制的可变焦液体透镜[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年04期
10 张运波;侯文玫;郑继红;;采用变焦液体透镜的共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应用光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宏建;张薇;田维坚;李立英;王乐;孙剑;;液体透镜自重变形引起波像差的有限元分析[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彭润玲;绳金侠;陈家璧;庄松林;;基于电湿效应的一种新型变焦透镜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陈陶;;50Hz交流电控制的可变焦液体透镜[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邹晓文 本报记者 李立平;法国VARIOPTIC公司将加快液体透镜技术推广速度[N];大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鹰;基于液体透镜的变焦距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张薇;液体透镜技术及其在微型变焦距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3 胡晓东;离子液体的电致驱动及变焦离子液体透镜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刘永明;光学精密透镜的光力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彬;高速变焦液体仿生透镜的成形机理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评;基于介电润湿技术液体透镜的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刘娇;基于压电驱动的变焦距液体透镜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4 牛礼军;基于液体透镜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宇;基于电润湿效应的动态聚焦超声液体透镜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郝丽丽;基于电润湿效应的液体透镜性能的测试与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马晨;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一全;液态透镜固相旋转曲面界面接触角的分析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56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45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