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f的大视角剪切散斑干涉系统设计
本文关键词: 无损检测 数字剪切散斑干涉 f光学系统 大视角 迈克尔逊干涉仪 出处:《应用光学》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在工业无损检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迈克尔逊型数字剪切散斑干涉仪由于结构的限制,视场角很小,这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介绍一种新型的大视角剪切散斑干涉系统,通过在成像镜头和CCD传感器之间嵌入4f光学系统来扩大其视场角,并实现镜头的外置。理论分析证明,视场角不再受到迈克尔逊结构的限制,仅仅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CCD传感器的靶面尺寸。设计并组建了一个大视场角迈克尔逊剪切散斑干涉系统,对比实验表明,在短的工作距离下实现了大视场的全场检测,在1m的测距下,新系统测量面积可达800mm×600mm,而传统的系统测量面积只有250mm×200mm。
[Abstract]:Digital shearing speckle interferometry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he traditional Michelson digital shearing speckle interferometer has a very small field of view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its structure. This limits its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A new type of large angle shearing speckle interferometry system is introduced, which expands the field of view angle by embedding a 4f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imaging lens and the CCD senso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ngle of view is no longer restricted by Michelso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focal length of lens and the target size of CCD sensor, a Michelson shearing speckle interferometry system with large field of view i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hort working distance, the full-field detection of large field of view is realized. Under the distance of 1m, the measuring area of the new system can reach 800mm 脳 600mm.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area is only 250 mm 脳 200 mm.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5136) 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12030603012) 中航工业产学研专项基金(CXY2013HFGD22)
【分类号】:TH744.3
【正文快照】: 引言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术具有全场、非接触、实时、高精度、高灵敏度、防震要求低等优点[1-3],近年来,数字式错位散斑干涉仪在无损检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应变测量、材料特性表征、残余应力评估、泄漏探测和振动分析等[4-6]。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围绕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术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林家明;面阵CCD摄像机光学镜头参数及其相互关系[J];光学技术;2000年02期
2 朱猛;李翔宇;龙宁波;黄战华;;大视场双缝载频散斑干涉成像检测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1期
3 洪友仁;何浩培;何小元;;剪切散斑:一种光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J];实验力学;2006年06期
4 宋鹏;刘瑞金;吕安延;马志芳;孙平;;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形貌测量方法的分析[J];应用光学;2009年03期
5 刘瑞金;孙平;;一种可实现电子散斑干涉的新型大错位方棱镜[J];应用光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红林;何小元;;基于电子剪切散斑法的塑封材料的无损检测[J];包装工程;2011年05期
2 邹艺方;王艳平;;浅谈电视摄像中的景深控制[J];电视技术;2007年10期
3 张宇;吕晓旭;;CCD辅助测量凸透镜焦距的一种新方法[J];大学物理实验;2006年02期
4 黄波;黄大庆;;无人机光电平台技术指标设计方法[J];信息化研究;2010年11期
5 权威;龚重成;;发动机曲轴非接触式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J];电子技术应用;2007年02期
6 王沛,明海,许兴胜,金西,马辉,谢建平;聚合物光纤几何参数测量系统[J];光电工程;2002年01期
7 曲兴华,何滢,韩峰,赵旭辉,叶声华;强反射复杂表面随机缺陷自动检测系统[J];光电工程;2003年02期
8 杨明,白烨,王秋良,余运佳;面阵CCD摄像机光学镜头参数及选用[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5年03期
9 朱泉水;海霞;叶谌雯;陈波冲;;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研究[J];硅谷;2012年03期
10 ;A BRIEF REVIEW AND PROSPECT OF EXPERIMENTAL SOLID MECHANICS IN CHINA[J];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婷;杨建峰;卢笛;唐海蓉;赵永超;;一种小视场宽谱段光谱辐射度计前置镜设计[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学锋;单反数码相机精密位移测量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芦颉;金属蜂窝夹芯结构的疲劳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陶忠祥;位置敏感探测器在头位跟踪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谢文寒;基于多像灭点进行相机标定的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张鹏;一种基于液面的产品截面轮廓逆向工程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吴恩启;微细管道内表面检测及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崔彦平;运动目标姿态与速度测量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石利霞;机载光电对抗稳定平台目标跟踪干扰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华;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视觉变形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牛建军;特殊环境下的光电图像获取与处理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金萍;蜂窝夹芯板动态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玲;基于面阵CCD的颗粒物料缺陷检测系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肖志勇;基于数字投影的形貌测量系统的实现[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赵瑞冬;电子散斑相移测量物体三维形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紫嫣;基于光栅投影方法的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靳卫卫;海冰智能视频监视系统设计及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黄波;基于机载光电测量系统的图像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陈大勇;主动式车载夜视装置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龚建波;多像机视场拼接测量系统标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林翠翠;散斑干涉法在工业质检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宇臣,葛宝臻,张以谟;物体三维信息测量技术综述[J];光电子·激光;2004年02期
2 孙平,陶春先,张丽,王晓凤,韩青;电子散斑干涉场的空间调制与解调技术[J];光电子·激光;2005年09期
3 刘元坤;苏显渝;姜美花;李泽仁;;基于相移和非相干成像的反射镜面形测量方法[J];光电子·激光;2006年04期
4 孙平;黄珍献;刘菲;;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形貌测量技术[J];光电子.激光;2008年04期
5 周文静;于瀛洁;;基于光纤的三维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0期
6 朱猛;黄战华;王小军;蔡怀宇;;显微动态散斑法测量压电陶瓷位移特征曲线[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4期
7 孙平,王海峰,张熹,杨福俊;三维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光学学报;2003年07期
8 孙平;李爱华;陶春先;张丽;王晓凤;韩青;;大剪切电子散斑干涉的载频调制与位移场测量[J];光学学报;2006年03期
9 孙平,张丽,陶春先;基于LCD数字投影技术的傅里叶变换法测量物体三维形貌[J];光子学报;2005年08期
10 孙平;韩青;王晓风;刘菲;黄珍献;;三维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J];光子学报;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颜,尹志清;采用全息存贮技术实现多通道散斑干涉计量的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2 戴嘉彬,秦玉文;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精度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4期
3 石定河;电子摄象散斑干涉计及其应用[J];红外技术;1990年05期
4 张孝棣,曹芒,李达成;散斑干涉照像术用于微小位移的测量[J];计量学报;1983年04期
5 林绍坤;高秋平;李建设;周金娜;;反射全息和散斑干涉结合的实验技术[J];机械强度;1984年01期
6 吴克成,薛旭明;激光散斑干涉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准断裂现象[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7 汤晓兰;双曝光散斑干涉测温[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8 钟志有,是度芳,陈韶华;用相移电子散斑干涉方法测量温度场[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9 张福根,王金起,秦玉文;电子剪切散斑干涉原理的统计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1990年01期
10 杨吟飞;万云;何宁;李亮;陈玲玲;;基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微变形场测量及残余应力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文华;付亚冰;郭天才;刘飞春;;三维电子散斑干涉测量与应变计测量的对比研究[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孙平;王晓凤;韩青;;对称变形场的单光束电子散斑干涉二维检测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顾国庆;王开福;许星;张成斌;梁智锦;;基于散斑干涉的纤维增强层合板变形测量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韩雷;伍小平;胡时胜;;动态全息和散斑干涉技术研究薄板在横向冲击下的变形[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孙平;王兴海;;新型大错位方棱镜设计及其在三维变形测量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韩道福;王鸣;;DFB激光器的自混合散斑干涉模拟和分析[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蔡长青;散斑干涉计量关键问题研究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顾国庆;数字散斑干涉三维变形测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张芳;散斑干涉信息提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明勇;散斑相关和散斑干涉相结合的三维变形测量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范香菊;电子散斑干涉三维调制变形测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秀梅;电子散斑干涉及位移场分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焕坤;散斑干涉技术的应用及其精度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5 朱泉水;剪切散斑干涉检包覆粘接缺陷可视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6 王巍巍;散斑干涉技术实验研究及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宋鹏;电子散斑微变形、面形测量的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兴海;电子散斑三维载频同时调制与变形测量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涛;相移数字散斑干涉中的相位计算的基本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于妍妍;数字散斑干涉测量微变形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5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48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