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凸非球面背向零位补偿检验的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10 17:24

  本文选题:几何光学 切入点:辅助面补偿 出处:《光子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实现大口径凸非球面的高准确度检测,提出了凸非球面背向零位补偿检验方法.该方法在非球面背面引入辅助球面并在光路中加入球面补偿透镜来达到零位补偿检验.辅助球面既可以使凸非球面等效为凹非球面,还可以补偿部分非球面法线像差.依据三级像差理论,对辅助球面曲率半径及补偿透镜结构参量进行初始结构求解,并编写了求解初始结构软件,再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对初始结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使凸非球面背向零位补偿检验理论化.在实际应用中,以Φ120mm凸非球面为例设计了凸非球面背向零位补偿检测系统,检测系统设计的剩余波像差PV为0.024λ、RMS为0.007λ.利用此检测方法加工完成后的凸非球面的面形准确度优于λ/40.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 accuracy detection of large aperture convex aspherical surface, In this paper, a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the back zero of convex aspherical surface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auxiliary spher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back of the aspheric surface and the spherical compensation lens is added to the optical path to achieve the zero compensation test. The auxiliary sphere can make the convex aspheric surface equivalent to the concave aspherical surface. Based on the third-order aberration theory, the initial structure of the auxiliary spherical curvature radius 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ompensated lens are solved, and a software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initial structure. Then the initial structure is optimized by using optical design software, an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which makes the test of the convex aspheric surface with zero position compensation in the back of the convex aspherical surface theorized. Taking 桅 120mm convex aspherical surface as an example, a measuring system for convex aspheric surface is designed. The residual wave aberration PV is 0.024 位 and RMS is 0.007 位. The surface accuracy of convex aspheric surface fabricated by this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位 / 40.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1CB013206)资助
【分类号】:TH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刘伟奇;康玉思;冯睿;魏仲伦;柳华;苗二龙;;Offner补偿器的结构设计与装调[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1期

2 陶春;潘君骅;胡明勇;;一种凸非球面镜补偿检验的新方法[J];光学技术;2009年01期

3 潘俊鹤;胡明勇;沈世东;陈小莲;刘希财;;有限距离的凸非球面的透镜补偿检验方法[J];光学技术;2010年03期

4 郝沛明;付联效;袁立银;李韦韦;;反射镜补偿检验[J];光学学报;2006年06期

5 付联效;吴永刚;郝沛明;王鹏;;透镜补偿检验的研究与分析[J];光子学报;2007年11期

6 陈钦芳;李英才;马臻;李旭阳;郭永祥;;离轴非球面反射镜补偿检验的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10年12期

7 王孝坤;郑立功;张学军;张忠玉;;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离轴非球面研究[J];光子学报;2011年01期

8 李均盛;范琦;莫卫东;杨百愚;冯明德;陈红雅;;用于非球面点衍射检测的最佳匹配球参量获取方法研究[J];光子学报;2011年12期

9 王孝坤;;激光跟踪仪检验非球面面形的方法[J];光子学报;2012年04期

10 陈伟;薛闯;;用于成像光谱仪的宽视场离轴三反望远镜设计[J];光子学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名;杨飞;陈宝刚;李剑锋;林旭东;;补偿器法检测非球面过程中易出现的误区[J];光电工程;2010年10期

2 宋晓东;杨晓燕;耿安兵;;大视场空间对地遥感卡塞格林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2年03期

3 薛栋林;张忠玉;郑立功;张学军;;大口径碳化硅材料凸非球面反射镜的检验[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2期

4 颜昌翔;许杰;彭岩;;离轴三反空间光学望远系统的杂散光抑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2期

5 张峰;;高精度离轴凸非球面反射镜的加工及检测[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12期

6 沈世东;余俊;潘俊鹤;胡明勇;;一种离轴凸双曲面单修加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J];光学技术;2011年06期

7 艾莉莉;袁峰;丁振良;;照相物镜径向畸变模型的再商讨[J];光学学报;2008年10期

8 梁士通;杨建峰;薛彬;阮萍;王洪伟;;四反射镜光学系统像差分析与设计[J];光学学报;2010年11期

9 孟晓辰;郝群;朱秋东;胡摇;;基于Zemax的部分补偿透镜的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李可新;袁立银;郝沛明;周森林;;大口径大相对孔径非球面凹镜的零位补偿器设计[J];光学仪器;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明名;王建立;马佩立;;一种检测大口径光学系统中透射镜组的新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雷平顺;薛力芳;何军;曾华林;付跃刚;周燕;;ZEMAX在多模光纤准直器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星;师建龙;樊友谊;金朋飞;郝晓军;;非球面透镜在射频仿真系统中的应用分析[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4 张峰;;空间离轴凸非球面反射镜的加工与检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2013年空间光学与机电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通用数字化高精度非球面干涉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史广维;基于矢量波像差理论的反射望远系统装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黄大刚;非球面测量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胡建军;非球面研制实录[D];苏州大学;2009年

5 巩盾;温度对遥感器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6 薛庆生;用于空间大气遥感的临边成像光谱仪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陈逢军;非球面超精密在位测量与误差补偿磨削及抛光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任百川;偏轴光学系统矢量像差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9 权贵秦;光干涉法检测光学非球面面形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姜洋;共形光学系统像差校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新旺;光刻机光源中单元光学系统的ZEMAX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彭扬林;大口径空间光学镜面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牟志超;球形磨头抛光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叶璐;离轴非球面反射镜检测方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彭亚民;连续变倍显微镜的目镜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爽;波差法设计非球面光学系统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顾小超;火控系统可靠性红外光应力模拟[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前平;照相镜头设计中非球面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阳;新型反射式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吴克松;基于TMS320DM6446高清图像采集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惠兰,沙定国,郝群,朱秋东;一种高次光学非球面度的计算方法[J];光电工程;2004年06期

2 崔继承;刘玉娟;潘明忠;唐玉国;;成像光谱仪一体化设计[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3期

3 刘国淦,张学军,王权陡,张忠玉,郭培基,张峰,齐涤菲;光纤点衍射干涉仪的技术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1年02期

4 卢振武,刘华,李凤有;利用曲面计算全息图进行非球面检测[J];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06期

5 薛栋林;郑立功;王淑平;张学军;;离轴二次非球面补偿检验计算机辅助调整技术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3期

6 王孝坤;王丽辉;张学军;;子孔径拼接干涉法检测非球面[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2期

7 陈强;袁家虎;伍凡;高平起;吴高峰;;Φ1.2m F/1.5抛物面主镜补偿器[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8期

8 韩昌元;;高分辨力空间相机的光学系统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1期

9 贺俊;陈磊;;使用红外干涉仪测量非球面面形[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1期

10 陈旭;刘伟奇;康玉思;冯睿;魏仲伦;柳华;苗二龙;;Offner补偿器的结构设计与装调[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凡;;高次非球面度的计算方法[J];应用光学;1992年01期

2 杜玉军,任海霞,刘中本;光学非球面元件非球面度计算方法[J];应用光学;2002年05期

3 张斌,王鸣,马力;非球面的光学测试技术[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02期

4 陆永贵;杨建东;;光学非球面度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贾立德;郑子文;戴一帆;李圣怡;;摆臂式非球面轮廓仪的原理与试验[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4期

6 张学忱;曹国华;聂凤鸣;吴庆堂;;基于轴对称非球面元件的加工模型研究[J];图学学报;2012年01期

7 潘君骅;产生非球面的新机构原理[J];光学学报;1981年01期

8 潘君骅,王建国;用铣磨法加工二次非球面的数学原理[J];光学学报;1984年03期

9 Erich Heynacher ,辛企明;用机械法制造非球面[J];光学技术;1987年01期

10 李池涓;;光学非球面加工发展概况[J];光学技术;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亚;朱日宏;马骏;沈华;荣四海;;光学自由曲面元件的非球面度计算与应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伍文;伍凡;;用计算机辅助干涉仪测试非球面[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孙丹;沙定国;苏大图;;检测非球面面形的菲索干涉仪部分补偿器设计[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军;非球面研制实录[D];苏州大学;2009年

2 高松涛;超高精度非球面面形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3 刘东;通用数字化高精度非球面干涉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权贵秦;光干涉法检测光学非球面面形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郭培基;补偿法检测非球面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6 罗霄;采用平转动应力盘技术加工超大口径非球面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田超;非球面非零位环形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郎治国;基于超精密回转扫描的大口径非球面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丁凌艳;非球面相位恢复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王宇;基于B轴控制的微小非球面超精密固定点车削与磨削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安;小型非球面加工与检验[D];苏州大学;2002年

2 骆永洁;非球面部分补偿干涉检测方法的误差分析及系统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翁俊淼;非球面检测的若干基础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徐海华;非球面硅透镜加工工艺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爽;波差法设计非球面光学系统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6 范俊玲;大口径非球面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康念辉;大中型非球面磨削成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李乐;基于迭代方法的高精度非球面补偿镜设计与检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9 王勤;非球面复制成型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卢明明;非球面光学零件抛光关键技术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4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594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