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CS环境下数字超声流量计网络接口设计与应用
本文选题:分布式数控系统 + 网络接口 ; 参考:《核技术》2015年08期
【摘要】:针对钍基熔盐堆分布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中数字超声流量计的实验物理和工业控制系统(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EPICS)网络接入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案,实现上位机操作员接口(Operator Interface,OPI)层面的流量数据实时监测。硬件使用DM9000以太网芯片,扩展连接到TMS320F28335为控制器的数字化超声流量计平台上。DCS软件设计以超声流量计作为客户端,与运行EPICS服务器程序的上位机构成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自检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可进行可靠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通信。在流量标定平台上的实际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超声流量计与上位机实时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实现了EPICS环境下超声流量计的网络化功能。
[Abstract]:In view of the network access requirements of digital ultrasonic Flowmeter in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 (thorium based molten Salt reactor), an 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EPICs (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a design scheme of digital Ethernet interfac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Realize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raffic data at the level of operator interface and OPI.The hardware uses DM9000 Ethernet chip to extend and connect to the digital ultrasonic Flowmeter platform with TMS320F28335 as the controller. The software design takes ultrasonic Flowmeter as the client, and forms the client / server structure with the upper organization running the EPICS server program.The self-test results show that a reliabl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can be used between them.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al-time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ultrasonic Flowmeter and the upper computer is further verified by the actual test on the flow calibration platform, and the network function of the ultrasonic Flowmeter is realized under the EPICS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嘉定园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No.XDA02010300)资助
【分类号】:TL426;TH81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健;张庆荣;;uIP TCP/IP协议栈在AVR高速单片机上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8年01期
2 韩超;王可人;;基于DM9000的嵌入式系统的网络接口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7年04期
3 何泳成;王春红;赵卓;康明涛;王金灿;;基于F3RP61的嵌入式EPIC SIOC应用研究与实现[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2年01期
4 丁建国;刘松强;;EPICS系统中的网络技术[J];核技术;2006年05期
5 岳世为;尹为民;;uIP协议栈在基于DSP以太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年01期
6 江绵恒;徐洪杰;戴志敏;;未来先进核裂变能——TMSR核能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3期
7 韩利峰;陈永忠;周大勇;尹聪聪;郭冰;黄国庆;张福春;;HTS熔盐实验回路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J];核技术;2013年09期
8 尹聪聪;张宁;李勇平;韩利峰;陈永忠;郭冰;;The design of RMT-based IOC redundancy at RCPI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 TMSR[J];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2014年06期
9 胡正;米清茹;郑丽芳;黎忠;;EPICS data archiver at SSRF beamlines[J];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2014年02期
10 邓治国,张维新;uIP TCP/IP协议栈在51系列单片机上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月魁;吴力普;;基于以太网通信的云台及镜头控制解码器的实现[J];安防科技;2010年09期
2 张健;张庆荣;;uIP TCP/IP协议栈在AVR高速单片机上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8年01期
3 陈骥;刘茜;胡庆新;;基于嵌入式Linux和ARM的可见分光光度计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6期
4 吴礼裕;何鹏举;刘寺意;李佳;;Web网络传感器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07期
5 杨功银;付玉;黎珍;;基于S3C2440A的网络流媒体播放终端设计[J];电视技术;2012年01期
6 赵仕俊;郑明军;;基于IEEE1451.2标准的接口模块的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07期
7 金建平;王厚军;戴志坚;;LXI总线仪器时钟同步网络接口设计与实现[J];电子质量;2010年07期
8 张树勇;;基于MSSTATE_LRWPAN协议栈的无线检测网络[J];福建电脑;2010年03期
9 刘桂英;;基于CORTEX-M0与uIP的串口以太网转换器的设计[J];硅谷;2011年11期
10 李本泰;李康;孔凡敏;玄大悦;;可远控高精度光保护系统设计与实现[J];光通信技术;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晨;李茂奎;贾帅;翟月;;一种LabVIEW与AVRDAQ间的远程通信模式及应用[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赵欢;丁建国;郑丽芳;;SDUV-FEL实验装置电源控制系统[A];第十六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刚;大面积高分辨率数字X射线探测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逢泉;强流氘氚中子发生器直流束线与氚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王焕光;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堆芯冷却系统换热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4 冯尚蕾;核石墨热解炭涂层的辐照损伤及熔盐浸渗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5 周雪梅;钍基熔盐堆中子能谱测量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3年
6 林建波;Hastelloy N合金的离子辐照损伤及辐照后熔盐腐蚀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程懋松;钍基熔盐快堆多物理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胡正;上海光源光束线运行数据存档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3年
9 蔡军;熔盐堆反应性引入事件初步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贾彦彦;碲在镍中的扩散行为与晶间脆化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宁;基于ARM9的LXI程控电源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月魁;基于防爆云台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曾山清;多模智能终端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李旭杰;便携式振动噪声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晏英俊;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健;基于ICX267AK网络摄像机的研究与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7 黄雁辉;一种短波差分跳频通信平台的构建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高磊;基于双核DSP的仪器开发平台控制模块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温小旭;基于IEC61850的变压器保护IED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10 孙孝文;个人可信设备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锋;;钍基燃料循环的发展与展望[J];国外核新闻;2008年01期
2 龚锦红;;基于uIP协议栈的机房远程监测系统的实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邹毅;庄建;杨学平;于莹;戴建枰;;BFEL基于EPICS的PLC控制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1期
4 张涛;蒲诚;赵宇洋;;传播时间法超声流量计信号处理技术进展述评[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9年04期
5 米清茹;刘松强;;EPICS控制系统的Callback机制[J];核技术;2010年06期
6 顾忠茂;;钍资源的核能利用问题探讨[J];核科学与工程;2007年02期
7 贺国珠;易艳玲;孔祥忠;;铀-钍混合燃料反应堆的可行性分析[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2期
8 吕清华;唐慧强;;基于小波的信号到达时间定位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5期
9 江绵恒;徐洪杰;戴志敏;;未来先进核裂变能——TMSR核能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3期
10 伊文斌;周贤娟;鄢化彪;韩树人;刘生华;;uIP TCP/IP协议分析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禾;基于μC/OSⅡ和TCP/IP协议的网络测控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5年
2 郭秋平;基于ARM系统的Linux平台移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云棠,张艳华;测量非稳定性流体的超声流量计[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孙延祚;从阿林顿工作会议了解超声流量计国际标准的动向[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2年05期
3 梁鸿生,柴继河,郝勇娜,王凯;电磁超声流量计的研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年06期
4 张琳;韩国昌民技术有限公司多声道超声流量计应用服务在中国[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3年04期
5 蔡武昌;流程工业用小流量超声流量计[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3年05期
6 潘金凡,蒲靖荣,李岭;超声流量计在线使用的探讨[J];自动化仪表;2003年07期
7 梁鸿生,柴继河,郝勇娜,王凯;电磁超声流量计的研制[J];计量技术;2004年05期
8 蒋祖华;超声流量计的检定及误差分析[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4年04期
9 张树华;熊兆洪;孟勇;;气体超声流量计使用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J];工业计量;2006年01期
10 王华青;;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原理、标定及维护[J];计量技术;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朝晖;刘连博;姜天仕;;脉动小流量的超声流量计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段心鑫;长输气管道建设成本有望再降[N];中国能源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权太峰;从无到有的开拓之路[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饶兴鹤;超声流量计市场快速增长[N];中国化工报;2009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付文奎 余曦;高新技术为西气东输提升管道技术水平[N];中国石油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强;时差式超声流量计的研究与软件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段允;高精度低功耗超声流量计关键技术的研发[D];宁波大学;2011年
3 覃莉;相位差法超声流量计的研究及软件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张朋勇;超声流量计非理想流场适应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曹鹏;大口径超声流量计时间参数校准[D];河北大学;2014年
6 官龙腾;超声流量计数字化网络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年
7 于文峰;时差式超声流量计的研究与硬件电路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徐天室;阻流件下游超声流量计安装位置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张博;基于随机Petri网和蒙特卡罗模拟的超声流量计的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10 罗永;提升时差法超声流量计计量精度关键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55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75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