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高温炉管无损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6-11-29 18:40

  本文关键词:高温炉管无损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 2013年

高温炉管无损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曲明盛  

【摘要】: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等领域的高速发展,高温炉管在制氢和乙烯裂解装置中被广泛的应用。高温炉管长时间承受高温、高压、氧化剥落以及内壁渗碳和热疲劳等工况的作用。蠕变断裂是高温炉管的主要损伤形式,为防止炉管的意外爆裂,对在役炉管需定期进行相关检测。目前对在役炉管蠕变损伤的无损检测手段主要为超声检测。大连理工大学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炉管蠕变损伤超声无损检测系统,为国内高温炉管的安全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迅猛发展,原有的检测系统设备老化陈旧,技术落后,急需对其进行更新换代。 本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超声检测实验,来确定高温炉管超声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检测精度。实验首先确认了测试系统的可靠性,然后利用铸态HK40高温炉管,并预制不同形式的人工缺陷,测试了材料的组织状态、超声声程和裂纹数量对透射波声衰减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连续改变检测超声束穿越裂纹面的位置来探讨现有检测条件下超声波对裂纹尺度的分辨能力。 蠕胀检测是本高温炉管无损检测系统新增设的检测功能,针对现有的HP型耐热钢炉管因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延展性、管壁厚减薄(相对于传统的HK型炉管),使其在高温蠕变开裂之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蠕胀现象。论文根据炉膛的燃烧形式、膛内炉管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管壁的受力状态和温度分布,和大量在役炉管蠕变开裂案例分析,设计了针对炉管蠕胀的检测装置,即通过连续测量炉管两背火面之间的管径变化来检测整根炉管的蠕胀变形。新型蠕胀检测装置与现有的机械爬行装置结合,既利于检测时的快速装卡,又方便连续高效检测。 传统的高温炉管超声无损检测系统采用模拟信号,其自动检测位置或缺陷定位精度较低(厘米级)。本系统中采用数字信号技术,利用编码器和计长轮组合以及脉冲无线传输方式,能准确定位检测或裂纹位置,精度达到毫米级。 新系统采用全数字超声卡和便携式计算机组合,替换传统的探伤仪和记录仪组合形式,显著减少检测设备的数量和重量,也方便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存储。依靠现有机械爬行驱动装置,新系统将蠕变裂纹超声无损检测、蠕胀连续检测和检测位置定位有机融合。 新的高温炉管无损检测系统于年初在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在线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检测系统工作正常、可靠,各项指标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87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复中,丁毅,董泰斌,阿不都;高温炉管断裂的两种机制[J];材料工程;2003年10期

2 李喜孟,林莉,陈军,孙井方,郭杏林;自相关在超声波检测HK-40炉管裂纹中的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陈小芹;李育宏;李亮;;金相复型法对锅炉安全的现场检测[J];锅炉技术;2006年01期

4 马言,何颜红,薛雷,王化坤;当前电站锅炉高温管道的蠕变检测[J];锅炉制造;2001年02期

5 车俊铁,李玉珠;HK40和HP40高温炉管材料性能对比分析[J];工业炉;2004年04期

6 陈百锁,蔺大元,王祖煜,吴全兴;日本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83年04期

7 周顺深;国外蠕变损伤与断裂寿命关系研究及其应用[J];华东电力;1995年05期

8 张叔自;对《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几个问题的探讨[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5年01期

9 李沛远;涂国敏;肖立祯;;乙烯裂解炉炉管失效原因分析[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年05期

10 李健;;加热炉炉管长期高温损伤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岩;论制氢转化炉炉管使用维护与延寿措施[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杨那;高温炉管数字化超声检测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向远;张穗萌;施明华;;实际气体的单泡超声空化动力学方程及其数值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屠康,马龙,潘秀娟;敲击振动无损检测3种梨果实品质参数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陈娥;谢晓慧;;ROT250超声波探伤机检测钢管缺陷图形分析[J];包钢科技;2009年S2期

4 师俊杰;孙大军;吕云飞;张俊;;甚低频矢量水听器水池校准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1年09期

5 金中坤;王同庆;;水声管中传感器灵敏度标定的新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张宏波,葛蕴珊,杨登峰,韩秀坤,张付军;基于传递矩阵方法的排气消声器计算机辅助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马朝臣,李明华,魏名山,于立国,吴千里;用背散射法对ECAF壁面沉积层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8 曹雁平;矫庆泽;;粒度、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姜黄素超声间歇浸取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9 武广涛;俞国胜;;超声技术在造林地表面障碍检测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石新军,朱旭宁;弹簧振子非线性振动的幅频特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钟;刁海波;苏万钧;邢树宏;李全育;;温度对超声波声速影响的研究[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远波;谢荣基;鄂治群;;西南民族大学录音棚声学设计[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薛旭瑞;曾向阳;王海涛;;不同激励条件下的舱内声场分布规律研究[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许昊;吴胜举;孙军涛;;簧片振动模态的有限元分析[A];第二届西安-上海两地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彩凤;郭建中;;基于机械扫描的声波干涉测量研究[A];第二届西安-上海两地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陆华;王远眺;;机器视觉在板坯边角裂检测中的应用探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俊;塔娜;饶柱石;;杆系结构振动计算的解析节点法[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8 张振福;赵云;;基于Westervelt方程的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理想介质中非线性声场的传播[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立;邵闯;;隔热材料声载荷修正测试方法[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波;陈天宁;;多孔烧结金属纤维材料声学参数优化识别[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浩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听噪声预测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杨党国;内埋武器舱气动声学特性与噪声抑制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3 车勇;轮胎噪声的预测方法与试验研究及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文强;透射时差法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善德;大规模声学问题的快速多极边界元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汤永清;空间听觉特征提取与3D音频再现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倪辰荫;扫描激光源法激发声表面波用于金属表面裂纹检测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郁高坤;局域共振所致的若干声与振动现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黄华华;自然通风有源隔声窗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训亚;兴安落叶松木材性质的声—超声技术预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异形航空构件的专用超声换能器研制及检测应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岳莎莎;基于TMS320VC5509A的管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红涛;声表面波气体探测中的激光技术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郭瑞;弹性导轨式管道环焊缝扫查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刘丽媛;增压器噪声控制与进气消声器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蔡乐;海洋环境噪声声学成像的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孙明;船体振动噪声在声学覆盖层中传递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尹和俭;紧凑式SCR净化消声装置设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秋阳;离心式海水泵流噪声仿真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张磊;数字效果器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涛;崔士起;张秀芹;王凤平;李仰贤;;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结果影响因素的介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2 唐秀家,颜大椿;基于神经网络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及仪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3 沈复中,丁毅,董泰斌,阿不都;高温炉管断裂的两种机制[J];材料工程;2003年10期

4 胡赓祥,徐乾豹,唐建毅,徐南华,方莲华,白庆林,姚宁,戴同钧;高温碳化环境对镍-铬-铁基耐蚀耐热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作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1996年05期

5 刘志国;合金元素对耐热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1997年01期

6 米琪,章雷;埋地钢质管道检测技术综述(管外检测部分)[J];城市煤气;1998年01期

7 李卫东,李德元;焊接缺陷自动检测中区分典型条状缺陷判据的建立[J];电力建设;1999年02期

8 王来,王焕庭,陆善炘,王富岗;HK40转化炉管螺旋状裂纹分析[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9 靳世久,王立宁,李健;瞬态负压波结构模式识别法原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8年01期

10 孙宏亮;;油管漏磁检测中的磁化技术[J];地质装备;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勇;孔令新;;转化炉炉管检查方法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C];2006年

2 陈秉忠;朱立春;;关于数字化探伤仪的讨论[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国豪;乙烯裂解炉管性能及失效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芮华;全数字超声波自动探伤设备的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张旭辉;管道对接焊缝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的研制[D];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

4 吴乘波;环形电子束焊缝超声自动检测系统研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正;超声波探伤信号的数字处理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红涛;超声检测数控水浸扫描系统与缺陷分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波;孙金立;袁英民;张海兵;;综合式无损检测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J];无损检测;2007年10期

2 易成贵;大口径榴弹装药疵病无损检测系统通过部级鉴定[J];兵工自动化;1987年02期

3 朱佳震;陈铁群;;基于虚拟仪器的脉冲涡流扫描成像无损检测系统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03期

4 刘平伟;朱万旭;周红梅;胡如成;;一种后张预应力筋腐蚀防护和监测的新方法[J];预应力技术;2011年01期

5 廖晓纬,周拓宇;桥丝式电雷管无损检测系统电热转换灵敏度的研究[J];计量学报;2005年03期

6 孙金立;肖兴明;袁英民;陈新波;张海兵;;基于虚拟仪器的综合式无损检测系统[J];无损检测;2005年11期

7 顾伯华,周立业;辐射成像无损检测系统远程控制和图像实时传输网络的实现[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2期

8 康中尉,罗飞路,潘孟春,陈棣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化无损检测系统(英文)[J];测试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9 柯大观,张立彬,胥芳;基于介电特性的水果无损检测系统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柏逢明,孙福贵,黄永寿;激光扫描自动热激励红外无损检测系统研究[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朝云;沙爱民;张娟;高怀纲;;路面雷达无损检测系统开发技术探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2 吴勇;朱良峰;王裕文;薛锦;;低压电器电触头钎焊质量检测系统的研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翠玲;赵斌;孙克;张结太;;由FWD的应用看路面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4 陈润;;锚杆动测信号软件积分的优化分析[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枫 范文/文;[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记者 仇方迎;[N];科技日报;2005年

3 陈岩 赵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道成;煤矿巷道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及在西山矿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利剑;新型油管螺纹无损检测系统的系统设计及数值仿真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2 蒋慧琳;基于时间反转法的铝合金板材无损检测系统软件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3 武义浩;便携式护栏立柱埋深无损检测系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4 田子龙;高炮炮弹无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8年

5 王冠;持续激励红外热波无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实现与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谭项林;激光超声无损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沈庆磊;X光强力输送带无损检测系统探测器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王豪;EMAT无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哲;基于DSP的表面缺陷无损检测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姜海君;EMAT电磁超声无损检测系统设计[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高温炉管无损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8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98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