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谐振式高频疲劳试验机动态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频疲劳试验机动态特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厦门大学》 2014年
电磁谐振式高频疲劳试验机动态特性研究
王萌
【摘要】:电磁谐振式高频疲劳试验机是一种基于共振原理的用于测定金属材料疲劳特性的试验设备,因其工作频率高、试验时间短、能量消耗低、试验费用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教学及工业生产等各部门。近年来,随着制造及测试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及实际应用需求,疲劳试验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对于疲劳试验机的静态力校准,测试手段和方法已趋于成熟;而动态循环力的校准仍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因此,为了完善疲劳试验机的高精度校准,我们对试验机进行了系统建模以及动态特性理论及仿真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以电磁谐振式高频疲劳试验机GBQ-100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疲劳试验机的整机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得到了试验机各阶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并分析了试验机参振质量、试样刚度、整机刚度等对试验机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 (2)基于疲劳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振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电磁谐振式疲劳试验机的三自由度线性振动力学模型,由系统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系统中各参振质量的运动规律表达式、各弹性体变形规律表达式以及固有频率求解方程;通过数值求解得到了振动系统固有频率,并分析了砝码质量、试样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由传感器与试样之间的作用力方程,推导得出了试验机动态力示值误差表达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为疲劳试验机的动态力校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3)分析了疲劳试验机同轴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将同轴度误差分为设备上下夹具的几何同轴度误差与试样的力值同轴度误差两部分;在线弹性范围内,通过固体力学中的组合变形理论,将几何同轴度误差与力值同轴度误差关联起来,得到了力值同轴度误差表达式及由同轴度误差引起的动态力示值误差的表达式,为实际检定过程中试样棒直径的选择及动态力校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从理论上,使得生产与计量部门,由于所使用的同轴度概念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同测试数据间有了可比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87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传富;轴向疲劳试验机同轴度的校正[J];材料工程;1992年06期
2 胡刚;杨宗英;;基于振动分析的单轴疲劳试验机动态力误差的研究与试验[J];船舶工程;2012年S2期
3 瞿林楠,焦献瑞;轴向疲劳试验机动负荷检定装置和方法[J];航空材料;1980年01期
4 林晶,王磊,王中华;疲劳机动负荷检定“静标动用”方法的误差分析[J];航空计测技术;2002年05期
5 曾利民;杨莹;;轴向拉伸试验机同轴度检测技术研究[J];计测技术;2011年05期
6 任中全,郭世伟,何万库;振动系统的时频域仿真分析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2年01期
7 赵又群,柴山,曲庆文,姚福生;非线性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模态──摄动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8 刘杰;李允公;刘劲涛;徐会希;;基于振幅稳定的原点反共振振动机动力学分析及其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9 黄绍良,范定来;上、下夹头偏心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4年02期
10 周迅;俞小莉;;谐振式曲轴弯曲疲劳试验恒载荷控制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新见,江克斌,张光明;结构优化的APDL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2 刘兴远,林文修,张琦彬,邓安福;挑梁下纵横墙墙体荷载分布规律的ANSYS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3 任国亮,赵远翔,何英明;厂房框架模型空间作用试验研究与ANSYS建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4 杨曌;黄刚;;CFRP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5 王立涛;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应用技巧[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王铁龙,方玉树;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固岩石边坡应力与变形特性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7 王兴华;多目标模糊优选在地铁施工方案选择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8 齐志刚,叶晓明,张军辉;高速公路桥墩对天然气井受力与变形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9 王湧,岳建勇;主体与支护结构结合的水平支撑系统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10 叶晓明;许年春;;地下商场对下部隧洞安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竺福庆;胡志刚;赵鹏程;彭鸿;门永新;赵福全;;基于有限元的稳定杆连杆疲劳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福庚;吕召全;;先进分析方法在重卡前轴结构设计中的应用[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3 刘衍平;张刘斗;;电子设备机柜结构的模态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王峻乔;刘健;吴汉川;庞龙;肖文生;;2500型压裂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与预测[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军威;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的研究现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邓爱民;徐道远;;基于数值模拟的混凝土系列有效断裂判据[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7 吴海利;朱月梅;贾国庆;;X12CrMoWVNbN10-1-1转子钢室温低周疲劳试验特性分析[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宋佳;朴林华;刘玉洁;李言杰;张福学;;微机械气流式全方位水平姿态传感器气体摆特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宋佳;朴林华;刘玉洁;李言杰;张福学;;微机械气流式全方位水平姿态传感器敏感机理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宋佳;朴林华;刘玉洁;李言杰;张福学;;热敏电阻的位置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阳;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秀芝;低合金高强钢双丝焊热过程数值模拟及接头组织转变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广雪;高速列车车轴旋转弯曲作用下微动疲劳损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凌丹;威布尔分布模型及其在机械可靠性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付玉;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孟庆鸿;松科1井复杂地层取心钻具及泥浆优化设计和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刘向东;24kV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衣振华;疲劳裂纹扩展研究及在装载机横梁寿命估算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保良;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疲劳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任永利;陶瓷废料用于沥青路面隔热层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威;Φ800mm通光口径纹影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2 赵永梅;方钢管混凝土火灾条件下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夏云清;装载机差速器齿轮的非线性接触与疲劳寿命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文举;既有宽幅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加固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冯媛媛;热处理零件组织性能分布的计算机预测及其结构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郭玮;橡胶坝锚固系统充排水系统及坝端处理模式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鹏;橡胶坝静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郝云雷;基于外磁场驱动的微型管道机器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贾男;微小孔电火花加工排屑方法及振动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何伟全;大型离心压缩机叶轮的全寿命力学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飞;浅析试验机同轴度对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2 俞小莉,周迅,刘震涛,沈瑜铭,齐放;智能型曲轴弯曲疲劳试验系统[J];兵工学报;2004年03期
3 刘国忠,王凤梅;自动调零应变测量电路的设计[J];传感器世界;2003年09期
4 刘杰,侯祥林;反共振理论在减振技术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5 刘杰,,孙光复;反共振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6 钟万勰;;结构动力方程的精细时程积分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7 吴燕,过大江;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圆度同轴度误差初探[J];工程设计;2000年04期
8 叶宗茂;浅谈三坐标机对孔、轴、平面尺寸的正确测量[J];工具技术;2005年07期
9 杜鹏;12位并行模/数转换芯片AD1674及其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年08期
10 梁廷伟,王树庆,李云珠,顾玉琪;用新方法检定高温蠕变及持久强度试验机[J];航空计测技术;199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晶;柔性机构动力平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2 张妮;高频疲劳试验机动态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月华;一种全尺寸构件的程序疲劳试验[J];工程机械;1988年07期
2 ;我自主研制成功疲劳试验机动态力校准装置 可更精准检测汽车、航空材料等疲劳程度[J];科技传播;2011年04期
3 ;疲劳试验机动态力校准装置研制成功[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4期
4 张静华;段明显;;ISO4965——1979(E)轴向加荷疲劳试验机——动态力校准——应变计技术1979—04—01第一版[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81年06期
5 王治康;;MLP-50型交流液压路面疲劳试验机[J];液压与气动;1993年04期
6 殷苏民;新型汽车扭转减振器疲劳试验机研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7 瞿林楠;;轴向疲劳试验机的校正[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83年05期
8 于大力;;疲劳试验机上采用的新技术[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87年02期
9 陈达光,陈祖仁;压缩机用泵弹簧最大工作应力的校核与疲劳试验机的设计[J];压缩机技术;1998年05期
10 李初建,高雪官,晏勇,李柱国;基于虚拟仪器的轴瓦疲劳试验机自动测控系统[J];机电一体化;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威;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的研究现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周井玲;陈建春;左伟明;李玉静;;三点接触轴承球疲劳试验机故障诊断[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涛;李颖;栾培峰;;钢筋疲劳试验方法的尝试[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李长春;刘晓东;张金英;;接触网零部件疲劳试验机的数字控制算法研究[A];2005年中国固体科学与新材料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5年
5 裴忠才;郭飞宇;王占林;;基于神经网络的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仿真及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梁健;;ZCuAl8Mn13Fe3Ni2铜合金材料腐蚀疲劳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沈健;张金英;李长春;;基于VxD技术的液压疲劳试验机数字控制系统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胡金华;张芳芳;朱志华;李宝华;郎玉玲;阿拉腾;李昌海;;铝合金车轮双轴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劲;;拖拉机钢板弹簧疲劳试验检测及参数确定[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宁雄显;;MTS TestStar疲劳试验机上预制钢轨轨腰水平疲劳裂纹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红 林莉君;[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2 刘旭红 记者 林莉君;[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朱娅琼;[N];中国工业报;2006年
4 顾明凯;[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5 许珊;[N];中国航空报;2009年
6 苏检;[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7 刘旭红 记者 杨蕾;[N];中国质量报;2011年
8 记者 陈青 通讯员 杨静;[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林中;[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10 任晓华;[N];中国航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宁;无铅钎料的统一型本构模型[D];天津大学;2008年
2 周井玲;氮化硅陶瓷球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3 贾文昂;2D阀控制电液激振器及在疲劳试验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段红燕;不同载荷下缺口参数对轴类零件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超;液压制动软管挠曲疲劳试验机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萌;电磁谐振式高频疲劳试验机动态特性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3 谢晖;混合驱动钢板弹簧疲劳试验机机械系统总体设计[D];南昌大学;2012年
4 翁国冲;拉伸疲劳试验机及测量热耗散的疲劳试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11年
5 曹伟;车轮径向疲劳试验机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杨相正;路基加载疲劳试验机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本术;扭转振动/疲劳试验机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苏海青;智能化疲劳极限测试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9 夏旻;基于组态的车轮径向疲劳试验机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崔晓伟;风力发电机叶片疲劳试验机的仿真研究与设计[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高频疲劳试验机动态特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0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