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脉诊客观化的可穿戴式驻极体电容脉象仪设计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05 13:22

  本文关键词:基于脉诊客观化的可穿戴式驻极体电容脉象仪设计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年

基于脉诊客观化的可穿戴式驻极体电容脉象仪设计与应用

瞿昊宇  

【摘要】:目的: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设计一种可穿戴式脉象仪,能够方便、迅速地采集人体脉搏信息,并探讨常见病脉的检测方法。 方法:采用驻极体电容为核心元器件,制成腕带式的可穿戴脉象仪传感器。脉搏的振动引起驻极体电容两极板间距离的改变,从而改变电容大小,经过场效应管的放大,即可输出电信号,从而完成原始脉搏信息的采集。然后借助计算机的音频卡装置,完成滤波、放大、A/D转换等步骤,得到经过处理的脉搏数据。通过对正常脉采集的测试,将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可得到呈规律变化的脉象波形图。将波形图进行分解得到各部分的参数值,通过对一定数量常见病脉进行参数采集,用统计学方法找出与平脉的差异,从而找出病脉的参数特征。本文对平脉以及常见病脉如迟脉、数脉、弦脉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通过可穿戴式脉象仪,采集到了以人体脉率呈周期变化的脉搏波形。迟脉脉率60次/分钟;数脉率100次/分钟,且波形的△T0.12s;弦脉年龄与脉图参数U2呈正相关,随年龄增大,U2值增大;收缩压与脉图参数U3、D3呈正相关,收缩压越高,则U3、D3值越大,在图像表现为第三个波幅增大。 结论:本脉象仪可以采集到人体脉象信息,且可以通过参数研究来寻找平脉及病脉参数特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76;R24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其博;刘杰;黎羴;范春晓;孙娟娟;;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郑小伟,潘礼庆,包素珍,刘俊,李荣群,宋红;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中医指套传感器脉象仪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2期

3 张创成,黄忠明,万军,杨庆程,陈琴,阮盛莺;TDS检测解读亚健康的新方法[J];福建医药杂志;2004年01期

4 郑晓梅;谢佳东;胡晨骏;;基于物联网的中药饮片质量追溯系统的架构[J];福建电脑;2013年06期

5 何国平;章笠中;何前锋;;智慧医疗及医疗物联网应用概述[J];电信网技术;2013年08期

6 刘文琛;张轩绮;袁临天;;基于云计算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之思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黄献平,李冰星;BYS-14型心电脉象仪与MX-811型脉象仪的比较[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边晓东;;温针灸、磁疗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120例[J];江西中医药;2008年03期

9 李林;刘晓;殷放宙;周金海;蔡宝昌;;物联网技术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前景[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刘继洪;何秀珍;刘照宏;陈锦峰;杨延斌;赖新生;;急性腹痛病症定位与耳穴诊断相关性的研究[J];新中医;2008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冬雨;面向脉诊的脉搏信号与血流信号分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丽雅;恶性肿瘤“虚”与“瘀”实质的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2 徐智勇;吴自友;蔡聪;胡鹏;夏幼明;袁凌云;全鹏;邓冉;;物联网在现代烟草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3 孙博韬;张万荣;金冬月;谢红云;丁春宝;尤云霞;王任卿;;宽带噪声抵消结构的噪声分析及优化[J];半导体技术;2011年01期

4 唐红祥;计建新;孙向东;孙永生;曹亮;;高压Trench IGBT的研制[J];半导体技术;2012年04期

5 贺大康;秦涛;;物联网为嵌入式系统带来的新契机[J];办公自动化;2011年22期

6 张文凯;王宏伟;齐臣杰;;NPN型超高频小功率晶体管阵列的设计[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沈彦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图书馆中的应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年02期

8 唐富华,郭银景,杨阳,康景利;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的脉象信号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沈亚培;钱铁群;;男子铁饼运动员脉搏声波图谱的实时运动监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10 周波;薛晓琳;王天芳;;亚健康状态的评定及检测现状[J];北京中医药;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he Research of Security Issues and Key Technologies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葛兆斌;王明三;;基于工程技术的脉诊现代研究概述[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志希;袁肇凯;郑景辉;陈洁;邹怡;陈娟;;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信息特征及与GMP-140含量的相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伟;刘文涛;;基于小波变换的脉象信号特征提取[A];第二十三届中国(天津)2009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肖克辉;肖德琴;周权;;农业物联网实验室建设[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6 丁慧霞;汪洋;徐其春;卢锟;雷煜卿;;浅谈电力物联网通信网络架构[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韩震;曲莎莎;;物联网对物流系统管理的作用及前景展望[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曹东;易珺;;传感技术在脉诊中应用及脉象多属性特征检测探讨[A];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胡志希;袁肇凯;陈娟;郑景辉;邹怡;陈洁;;早发冠心病血瘀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氧合血红蛋白的相关研究[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仲远明;王茵萍;陈巩荪;许瑞征;邢剑秋;俞明;朱兵;;近十年来耳廓诊断的临床应用状况与前景[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道;基于人体和小动物数据库的生理组M3L平台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田丽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刘新华;无线传感器网络功率控制与分簇路由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钦军;有机薄膜晶体管中接触效应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林铭振;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毛天杰;颈动脉分叉形态对血流的影响及其与斑块形成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文彬;移动自组织网络环境下服务组合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于晓红;养心汤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及代谢组学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江海峰;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优化路由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张冬雨;面向脉诊的脉搏信号与血流信号分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楠楠;互动音乐桌[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邹怡;早发冠心病痰浊证光电血流容积信息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洁;面部色诊文献整理及常人偏色光电血流容积特征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杜小堂;MPS二极管“软恢复”的原理探讨、仿真设计与研制实践[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孟泽;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2例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关旭;一种AC/DC开关电源芯片控制电路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蒋辉;单片式智能功率IC功率管及使能电路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佳旺;基于自适应同步相关检测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石宏昌;BOSCH 车用大功率雪崩整流二极管的设计与制造[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晗;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同光;微机在脉象测量分析中的应用[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张文松;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2期

3 张卫建,傅■远,史载祥,杜金行;涩脉的脉搏图特征与心血管功能状态[J];中国医药学报;1988年02期

4 汤伟昌,孙汉钧,李斌芳;双路中医脉象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1期

5 王莉;;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6 魏凤;;我国物联网发展及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10期

7 林伟伟;齐德昱;;基于云计算的HIS研究[J];电信科学;2010年S1期

8 周建良;;物联网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09年12期

9 卫菊红;;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1年15期

10 谢家宇,蔡坤宝,王永东;连续小波变换在中医脉象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冬志;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诗琦;在无线传感网络环境下的移动RFID中间件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单立场;小波变换在吸毒者心率变异性信号分析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3 马晓伟;基于RFID的药品监督流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推出可穿戴防弹PC[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2年07期

2 邹恒;刘俊平;陈亚来;;单兵穿戴式电台和计算机[J];现代军事;2006年12期

3 张政波;俞梦孙;赵显亮;吴太虎;郑捷文;;穿戴式、多参数协同监测系统设计[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8年01期

4 滕晓菲;张元亭;;移动医疗:穿戴式医疗仪器的发展趋势[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年05期

5 陈东义;可穿戴式计算机的发展与趋势(Ⅱ)[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闫庆广;吴宝明;卓豫;朱新建;冯正权;黄华;;穿戴式单兵生命监测系统研究的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年05期

7 周洁;魏丹丹;赵力;邹采荣;;穿戴式儿童情感识别系统中心电信号放大器的设计[J];电子器件;2011年03期

8 王子洪;吴宝明;银健;龚渝顺;;具有人体活动情景辨识的穿戴式心电监测仪的研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年05期

9 陈东义;可穿戴式计算机的发展与趋势(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王子洪;;基于WSN穿戴式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疗设备;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金法;赵力;;穿戴式生理参数测量仪研究及在儿童情感识别中的应用[A];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勇正;吴效明;;ZigBee技术在远程穿戴式移动监护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杜清运;KeithC.Clarke;;穿戴式计算中的地图人机界面设计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徐冰;刘坤;;基于下肢传感器检测的防摔策略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梦瑶 路宗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陈荣佳;[N];中国计算机报;2014年

3 李旭光 韩奕彬;[N];中国国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熊燕;[N];云南日报;2012年

5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实习生 葛晓琴;[N];北京商报;2013年

6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梁萧;[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

7 华凌;[N];科技日报;2014年

8 晓燕;[N];中国商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倩怡;[N];北京日报;2013年

10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编 老鬼阿定;[N];计算机世界;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维;穿戴式人体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云;穿戴式多生理参数采集与无线传输网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红;穿戴式产品的概念开发及提案[D];东华大学;2007年

3 张雷;可穿戴式康复腿控制和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曹沁颖;面向病患的穿戴式健康医疗产品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程坤;穿戴式躯感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5年

6 石明星;穿戴式智能居家养老照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杨沐春;穿戴式呼吸参数监测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子洪;新型穿戴式人体状态监测技术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9 郝文飞;穿戴式心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刘金剑;穿戴式3C产品的人机交互模型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脉诊客观化的可穿戴式驻极体电容脉象仪设计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05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