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状态下的油水混相流流量计量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乳化状态下的油水混相流流量计量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江大学》 2014年
乳化状态下的油水混相流流量计量实验研究
李志敏
【摘要】:乳化状态的多相流广泛存在于化工、石油等生产领域,对其流动参数进行检测对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工业过程控制及安全性生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课题目前处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沿。多相流动是非常复杂的流动过程,它的相关参数较多,而且检测难度大。其中,流量则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多相流的流型和物理状态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对它的测量较为困难。本文则是使用文丘里管来对乳化状态的油水混相流进行流量测量的研究。并且建立了基于差压法的混相流流量测量模型。建立了试验台架,设计并完成了乳化状态下的油水混相流流量测量实验。 井下流量测量技术的研究成果通常用于智能完井系统,如果能够对水平井、多分支井的不同储层进行实时测量和监测,就能够延长生产井的寿命,实现多储层的优化组合开采;评价储层特性并确定分层产量;检查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的实施效果,更能够监控二次采油等情况,为油井开采方案的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本论文目的在于建立一套试验台架,使用项目组研发的文丘里管进行乳化状态下的油水混相流进行流量计量实验,得到文丘里管对于油水乳化液的流量计量数据,以检测其实用性及为未来现场实验提供参考的数据基础。 本论文主要是围绕以上内容来开展以下几部分研究工作: 1)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油水乳化液的制备,乳化状态下油水混相流计量试验的方法和手段,设计了相关试验的台架的原理、构造等,并分析了影响混相流流量测量的主要因素,从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本论文的研究要点,对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借鉴前人研究的较为成熟的气液两相流的测量思路,分析并设计了油水混相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最终采取基于压差法的均相流测量模型,并由此为依据来进行实验台架的设计和实验设备的选取。 2)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利用流体计算软件Ansys-CFX对本实验选取的混相流量测量核心装置——文丘里管进行了分析、模拟和计算,用以对文丘里管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3)通过理论模型和软件分析模拟,选择了试验流程中测量文丘里管两端压差的微压差传感器,测量管内流体流量的质量流量计。由于考虑到其它相关参数对于测量的影响以及最终的数据分析,所以选择的质量流量计既能够测量流量,又能够测量温度、密度等等参数。设计了相应的数据采集及信号传输系统,对压差、密度信号进行在线的采集、传输和分析,并将数据处理方法集成到该系统中,为试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对实验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设计和优选并建立了实验台架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乳化状态的油水混相流量计量实验。 本论文所做之工作属于国家重大专项——《井下流量测量及地面油砂分离装置研究》之子课题《井下流量测量装置研究》的部分内容,主要是建立试验台架,对文丘里管进行室内应用型试验,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8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霞,姜长来;实验数据的表征与不确定度方法的应用[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胡金海,刘兴斌,黄春辉,张玉辉,乔卓尔;一种同时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电导式传感器[J];测井技术;2002年02期
3 郑四仙;静态混合器简介及选用[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年02期
4 曹学文,林宗虎,耿艳峰,寇杰;在线多相流量计测量技术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2年02期
5 冯定;尹松;王鹏;;井下流量实时计量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4期
6 孙春柳;康万利;刘卫东;萧汉敏;;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2期
7 李纯煦;静态混合器的原理及应用[J];节能;1995年02期
8 张宝芬,焦清,黄松明;电容式两相流相浓度传感器的仿真及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9 黄思;关玉慧;冯定;马卫国;;基于CFD的井下油水两相文丘里流量计优选[J];石油机械;2012年03期
10 郭亮,金刚,邸立军;国外油气水多相流测试标定装置及技术现状[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斌;卢其伦;;正确使用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空调水流量[J];安装;2009年09期
2 任杰,朱衡君;时间序列分析和参数识别方法确定两相流流态[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李建军,盛洁波;软测量技术在锌液流量测量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5年03期
4 曹瑜;张佐光;赵卫娟;;变截面毛细通道中气泡的运动特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5 刘万龙;梁国柱;徐铭;张化照;;小孔径多级孔板组件节流效应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张栋良;;蒸汽流量计的选用与节能[J];节能与环保;2008年03期
7 张玉平,金锋,张岩,张宝芬;两相流相浓度检测技术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孙佳;蒋仲安;倪文;;爆破烟尘行为的实时模拟[J];爆破;2006年01期
9 杨友松,李淑俊,崔大福,董大明,晋伟,牛焕忠,刘先龙,阙耀华;高炉冷却水流型对USF的影响[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任玉珍;;电磁流量计的选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克江;;双转子流量计在原油外输计量中的应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11)[C];2011年
2 任林;;火电厂的补偿问题[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旭升;臧润清;孙志利;;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性能可视化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海权;王裴;;喷射混合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5 胡云鹏;李敏雪;;BZ26-2油田改造项目中流量计的选型设计[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郑丹丹;张涛;;对涡轮流量传感器的仿真研究[A];天津市自动化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健全;付印亮;;一体化节流式流量计和流量计算机的应用[A];’2003天津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肖军;金太东;;PLC与智能仪表RS-485串口通讯的设计与实现[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猛;;均速管流量计在热风炉计量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熊茂涛;赵普俊;张宗平;;冶金工业常用流量仪表的应用及前景预测[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建军;气流床气化炉及其辐射废锅内的多相流动、传热与熔渣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云峰;硫化镍矿选矿过程模型及优化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蒋夫花;大型轴流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深度换热[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锋;爆炸水雾降除爆破拆除粉尘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胡卫新;浮选柱气含率的影响机制与调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王振亚;垂直上升油水及油气水多相流流动参数测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曾建邦;基于气泡生长及多相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李小兵;基于微泡浮选的多流态强化油水分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齐利晓;整流翼型均速管流量传感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洪彬;空间用高压绝缘组件真空灌封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辉;气流干燥管内气固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发辉;基于FLUENT的干法磁分离机理的数值模拟[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何伟强;固液泵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丽珺;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波流量测试系统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吕国胜;基于ARM的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慧;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慧;基于FPGA的高精度超声波液体流量计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小军;V锥流量计基于Fluent的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9 赵子通;670t/h水煤浆锅炉大容量空气雾化水煤浆喷嘴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杨志全;水泥浆液在小粒径砂石体中注浆理论及模拟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海,刘兴斌,张玉辉,周家强,袁智慧,乔卓尔;阻抗式含水率计及其应用[J];测井技术;1999年S1期
2 胡金海,刘兴斌,张玉辉,周家强,庄海军;用于井下油水两相流测量的新型流量计[J];测井技术;1999年04期
3 康万利,李金环,刘桂范;模拟油乳状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V.Tourillon ,金元宪;组合电动流量控制系统[J];国外油田工程;2002年06期
5 林畅,贺高红,陈国华,涂正环;石油醚W/O乳状液及其液膜稳定性[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6 冯定;尹松;王鹏;;井下流量实时计量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4期
7 陈贻建,张志庆,苑世领,徐桂英;电导率法研究煤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4期
8 夏立新,曹国英,陆世维;无机盐对乳状液破乳效果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年04期
9 刘春旺,刘新全,马连俊,戴启栋;用文丘里管射流装置收集储罐中的天然气[J];石油机械;2005年02期
10 孙延祚,Koos Van Helden;国际气体流量测量技术的新进展[J];天然气工业;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水田;文丘里管的模拟优化及其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永慧,吴小薇,沈本善;用声学方法测量气液混相物质中的含气量[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2 魏伟胜,赵志学,鲍晓军;γ射线衰减法测量混相密度[J];过程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3 王明学;刘庆旺;范振忠;赵恒;;稠油CO_2混相体系性质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3期
4 王桂兰;曾玲芳;张海鸥;孔凡荣;;等离子熔积成形混相瞬态场的Level-Set方法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兴隆;秦积舜;张可;;CO_2-原油体系混相状态的渗流特性[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魏伟胜;陈恒志;石冈;鲍晓军;;射线衰减法测量混相密度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李松泰;庄媛;;气液混相螺旋槽非接触式机械密封性能的初步探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E工业流体力学[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敏;乳化状态下的油水混相流流量计量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相关机构
>长江大学
相关作者
>李志敏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乳化状态下的油水混相流流量计量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8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1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