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多功能电磁法仪器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8-20 10:36
【摘要】:针对多功能电磁法仪器对同步信号的要求,以仪器上位机为主控单元,通过LabVIEW编程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依据获取的GPS模块信息,利用循环队列思想,自动计算分频参数并对FPGA进行设置。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FPGA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对GPS模块1PPS和10kHz的最小二乘估计预处理,并以处理后的1PPS作为对钟信号,控制FPGA分频模块,使其根据分频参数对处理后的10kHz分频产生同步信号。经实验验证,系统可通过人工或自动调整产生1Hz~5kHz同步信号,同步精度优于0.03μs,满足各电磁法同步精度要求。
[Abstract]: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ynchronous signal of the multifunctional electromagnetic instru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upper computer of the instrument as the main control unit, designs the man-machine interactive interface through LabVIEW programming, and makes use of the idea of circular queue according to the acquired information of the GPS module. Automatically calculate the frequency division parameters and set the FPGA. The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VHDL is used to modularize the design of FPGA. The least square estimation of GPS modules 1PPS and 10kHz is preprocessed. The 1PPS is used as clock signal to control the FPGA frequency division module. The synchronous signal is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division parameters of the processed 10kHz.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generate 1Hz~5kHz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and the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0.03 渭 s,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09A20103)
【分类号】:TH7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国泽;陈小斌;汤吉;;中国地球电磁法新进展和发展趋势[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2 于生宝;王忠;嵇艳鞠;;GPS同步瞬变电磁探测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5年04期

3 任强;李尚柏;;基于FPGA的GPS同步时钟装置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茗茗;周雒维;马静;付志红;;基于GPS与温补晶振双同步控制的瞬变电磁测量控制器[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2期

2 贺良华;张杰;游钊;;基于FPGA的NMEA解码和校正的算法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2期

3 岳安平;底青云;石昆法;;从CSAMT信号中提取IP信息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6期

4 易兵;曾昭发;薛建;李恩泽;;地球物理方法对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与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2期

5 成江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隐伏煤矿区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4期

6 余传涛;刘鸿福;高建平;;双频激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尝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5期

7 朱凯光;林君;刘长胜;周逢道;;频率域航空电磁法一维正演与探测深度[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6期

8 曹丙霞;薛敬宏;乔晓林;;地震-电离层扰动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1期

9 肖毅;柯式镇;邓宏文;李玉泉;李艳华;;低频含水岩石介电高值成因及改进测量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2期

10 李百寿;秦其明;侯贵廷;张泽勋;叶霞;;被动式超低频电磁法在深部地热资源勘察中的应用——以JR-119井及JR-168井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岳安平;底青云;石昆法;;从CSAMT信号中提取IP信息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2 符超;梁光河;徐兴旺;蔡新平;武炜;李志远;杜世俊;;准噶尔北缘卡拉先格尔断裂带深部结构的MT探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韩丙寅;程乃平;王福维;;基于SOPC的采集信号时间同步系统[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4 陈卫营;薛国强;;瞬变电磁法多装置探测技术在煤矿采空区调查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4年

5 韩冰;赵国泽;汤吉;;小波变换及其在地震电磁信号异常提取中的应用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论文集[C];2014年

6 丁继才;沈劲松;翁斌;张金淼;;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薛国强;闫述;陈卫营;;接地源短偏移瞬变电磁法研究展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晶津;地球电磁三维数值模拟的多重网格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邓居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三维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徐汶东;CSAMT中的IP效应影响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云鹤;三维可控源电磁法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谢维;在线圈中心测量磁场垂直分量的频率域电磁测深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吴小平;TEM中宽频激励源及单脉冲测深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蒋奇云;广域电磁测深仪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陈锐;CSAMT三维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并行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崔艳云;地震预报中的电磁扰动网络化测量系统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雷旭友;多源多孔对联合反演方法及其在电磁波层析成像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振巍;LTEM-1型瞬变电磁仪控制软件的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凯;中功率电性源电磁发射机的硬件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徐培渊;正交水平磁偶源的电磁场分布规律[D];中南大学;2011年

4 鲁霞;龙门山构造带及川西坳陷中段地壳电性结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魏崴;大地电磁法在航磁异常地面查证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一维正反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忠;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在攀西地区深部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卢洋;ULF/ELF地震电磁波辐射源的多站定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董泽义;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辽宁丹东剖面深部电性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10 关晓磊;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与监测[D];中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绪本,毛立峰,高永才;电磁导数场概率成像方法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何兰芳,王绪本,王成祥;应用小波分析提高MT资料信噪比[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魏文博;金胜;叶高峰;邓明;景建恩;;华北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及岩石圈厚度讨论[J];中国地质;2006年04期

4 谭捍东;姜枚;吴良士;魏文博;;青藏高原电性结构及其对岩石圈研究的意义[J];中国地质;2006年04期

5 钱家栋,曹爱民;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地电阻率和地下水前兆综合物理机制研究[J];地震;1998年S1期

6 杨长福,林长佑;用TEM反演法进行MT静位移的识别和校正[J];地球科学;2001年06期

7 黄临平,戴世坤;复杂条件下3D电磁场有限元计算方法[J];地球科学;2002年06期

8 魏文博;金胜;叶高峰;邓明;谭捍东;Martyn Unsworth;John Booker;Alan G.Jones;;西藏高原中、北部断裂构造特征:INDEPTH(Ⅲ)-MT观测提供的依据[J];地球科学;2006年02期

9 师学明,王家映;一维层状介质大地电磁模拟退火反演法[J];地球科学;1998年05期

10 王书明,王家映;关于大地电磁信号非最小相位性的讨论[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哲明;刘铁;朱正国;;高频大地电磁测深在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凯光,林君,王忠,占细雄;DDS技术在高频电磁法仪器信号源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01期

2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赫;宽频带低频连续波电磁法仪器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吴多;混场源电磁法仪器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93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193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