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场红外光电经纬仪精度标定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ngl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infrared photoelectric theodolite in large field of view, a static precision calibr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proposed. The reason that affects its precision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is put forward.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system composition and measuring principle of infrared photoelectric theodolite, analyzes the coordinate correspondence relation of object space in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the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infrared photoelectric theodolite with large field of view is affected by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process of machining and adjusting, and the error is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optical design value. Finall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method of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data processing is proposed. The model of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established by region in the whole field of view, and when the precision is calculated, The miss distance is modified by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 accuracy of angle measurement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miss dista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zimuth angle and high and low angle measurement error is raised from 21.44 "and 26.81" to 7.62 "and 6.38" respectively. The angl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infrared photoelectric theodolite with large field of view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8080603)
【分类号】:TH7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一凡;;应用干涉仪对经纬仪光学系统主镜的装调和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5期
2 田留德;刘朝晖;赵建科;潘亮;段亚轩;张周锋;;三轴误差对光电经纬仪测角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S1期
3 韩光宇;曹立华;韩光照;;经纬仪定向误差变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一陆;朱志敏;范继;;基于固定目标式检测火箭炮方向调炮精度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2年03期
2 李腾龙;何俊华;谢正茂;刘西站;;尾流气泡参数测量系统的光学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9期
3 陈新禹;马孜;陈天飞;李鹏;;线结构光视觉测量系统运动轴线的简易标定方法[J];中国激光;2012年11期
4 赵思宏;陆亚兵;朱明军;万朝江;陈晓旭;谷雨;;航空武器对地攻击弹丸终点测量的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5期
5 方安国;徐锐;张金萍;;火箭炮调炮精度的几种测量方法比较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3年03期
6 孙艳崇;;测角误差来源及减弱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4期
7 李云鹏;田庆国;张翔宇;魏耀林;葛宝臻;;线激光人体三维扫描仪多传感器同步标定方法[J];中国激光;2013年10期
8 王伟;于之靖;郭寅;杨学友;;基于异面交会模型的立体视觉像机站位优化研究[J];中国激光;2014年04期
9 杨初平;刘建斌;谭穗妍;翁嘉文;;应用频率积分相位解调测量径向畸变[J];激光技术;2014年03期
10 姚娜;林招荣;任超锋;阳柯;;一种适合摄像机非线性畸变校正的畸变模型[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毕超;张洋;徐昌语;刘京亮;李迪;;基于图像技术的高温锻件尺寸测量方法[A];探索 创新 交流——第六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下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军杰;SWDC-4A数字航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盛磊;船载光测设备精度分析及数据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武;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速公路车辆测速研究[D];三峡大学;2011年
2 高伟杰;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轨轮廓检测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赵聪;多镜头文档图像拼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蒙水金;视频液位检测系统中的标定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赵鹏;炮管同步精度误差测量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腾龙;水下气泡成像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7 方雄;基于多源信息的高炉料面温度场检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黄湛;高精度图像尺寸检测镜头畸变校正方法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9 郑全新;基于单目视觉的目标识别与定位[D];山东大学;2013年
10 李丹丹;森林火行为测量系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赫赤,赵克定,许宏光,韩有和,范保证,卢健;炮控系统性能试验中角位移量的几种测量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年06期
2 秦嘉;卢志刚;李勇;马宇鹏;;坦克火控系统稳定精度图像测试分析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10期
3 王静;王世凯;;GPS在自行火炮中的应用[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5年04期
4 裴益轩;霍文妮;王光华;曹大劳;;炮塔方位角测量装置应用[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6年03期
5 罗鸿飞;张英堂;任国全;刘昆仑;;基于空间坐标解算的火炮调炮精度检测方法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7年03期
6 李慧;沈湘衡;;光电经纬仪轴系误差仿真计算的新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2期
7 贾峰;武征;修大朋;;动态精度靶标与光电经纬仪的角度转换及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2期
8 王晨;马彩文;梁雁冰;陈二瑞;;基于机动平台的光电经纬仪自稳定跟踪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04期
9 杨振;李广云;贺磊;;光学准直测量方法与精度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2期
10 周晓尧;范大鹏;张智永;张文博;;光电伺服控制系统多回路内模控制器分析与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沈湘衡;;光电经纬仪数字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J];光电子技术;2007年02期
2 陆德基;江天水;;778光电经纬仪(样机)室内总体检测[J];光学工程;1986年01期
3 车双良;双反射镜式光电经纬仪的定标研究[J];光子学报;2001年09期
4 谭振江,郭立红,邢忠宝,黄永平;信息融合技术在光电经纬仪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2期
5 余晓川,李晓冰;光电经纬仪测量信息的无损压缩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6期
6 陈涛,陈娟,王旭超,陈长青;光电经纬仪跟踪架结构模式浅析[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张耀明,邹丽新,沈江;水平式光电经纬仪主要性能的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年02期
8 黄永梅,马佳光,傅承毓;预测滤波技术在光电经纬仪中的应用仿真[J];光电工程;2002年04期
9 梁雁冰,康磊;光电经纬仪外引导的实现方法[J];光子学报;2002年01期
10 赵士民,翁杰,冀光祖,佟兰;利用综合评估加权法提高160光电经纬仪跟踪性能[J];光子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刘刚;孙春莹;;光电经纬仪引导测试中几个问题探讨[A];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晓东;叶声华;;光电经纬仪实时引导数据的坐标变换[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3 朱玮;张尧禹;余毅;赵立荣;;靶场T型架光电经纬仪三差检测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4 赵强;;光电经纬仪可视光、红外电视动态测角误差检测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张宁;宋莹;;神经网络在光电经纬仪跟踪模型辨识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贺庚贤;吴国栋;沈湘衡;;光电经纬仪伺服控制系统检测方法[A];第十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王金锋;房庆海;刘丹;;光电经纬仪随动控制系统的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尧禹;李岷;;弹体交汇组网技术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李博;唐杰;;新型光学动态靶标基本结构探讨[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李慧;沈湘衡;;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的光电经纬仪指向精度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宁;利用动态靶标装置的光电经纬仪跟踪性能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2 王建立;光电经纬仪电视跟踪、捕获快速运动目标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3 李淼;基于跟踪伺服系统仿真模型的光电经纬仪电视跟踪性能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张尧禹;车载平台变形测量和误差校正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5 任永平;基于板极模型方法的光电经纬仪伺服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梁伟;光电经纬仪数字化加速度传感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伞晓刚;1m口径光电经纬仪关键部件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8 谭振江;多传感器光测系统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蔡立华;基于陀螺的舰载光电经纬仪视轴稳定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王晓东;地基光测设备误差修正[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中科;光电经纬仪的小型化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冯婕;基于动态靶标光电经纬仪测角精度室内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3 李文成;车载光电经纬仪的测角精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张政;车载光电经纬仪在准动基座下的测量误差修正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郭长艳;现场总线在光电经纬仪上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6 王法栋;光电经纬仪实时引导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7 郑万江;光电经纬仪模拟仿真训练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8 曹学东;电视光电经纬仪跟踪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杨成禹;光电经纬仪小系统测试性与故障检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石磊;车载单台光电经纬仪系统的主轴设计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49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24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