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04 15:45

  本文关键词:大数值孔径生物显微物镜杂散光分析及测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5年

大数值孔径生物显微物镜杂散光分析及测量

胡慧杰  

【摘要】:显微镜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显微镜的性能主要由显微物镜决定。一款优秀的生物显微物镜不仅体现在最优的光学像差控制、精良的加工和装配,更体现在优异的杂散光抑制方面。杂散光会使显微镜像面图像对比度下降,从而导致调制传递函数MTF下降,层次减少,清晰度变坏。因此良好的杂散光抑制是光学系统能够获得高性能成像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光学系统设计成型前必须进行杂散光分析,光学加工装调成型后必须进行杂散光测试。随着计算机光学辅助设计的发展,显微物镜杂散光仿真分析成为可能,本论文根据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的设计需求立题,研究不同测试条件及不同光机表面散射对显微物镜杂散光系数的影响,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方案设计:根据黑斑法测量杂散光系数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家标准,设计了测量显微物镜杂散光系数的测试仪,从照明系统到黑斑基板、从被测物镜到像面测试积分球光电倍增管,均进行了详细的光能传播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杂散光测试仪进行元器件选型,最后对各关键部分的连接进行结构设计,完成了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总体设计;(2)基于黑斑法测量显微物镜杂散光物理模型的建立:根据杂散光理论基础分析显微物镜的散射表面和杂散光路径,结合现有物镜的光学、机械设计方案,建立基于黑斑法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的模型,并采用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进行边界条件设置,包括光源发散角和光强、机械零件和光学表面的BRDF参数、带黑斑(不带黑斑)的基板透过率、像面探测器的位置和尺寸大小,对98倍、NA=1.28的显微物镜分别更换带黑斑基板和不带黑斑基板来测量,得出其杂散光系数为13.07%,验证了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仪仿真模型的可行性;(3)不同测试条件下显微物镜杂散光系数分析:通过更改仿真模型中的实验参数,如照明数值孔径、照明视场、离焦量、黑斑在视场中位置等,分别探究了他们对杂散光系数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杂散光系数随照明数值孔径和照明视场范围的增大而增大;对98倍、NA=1.28的显微物镜,四倍离焦量为小值,易于通过手动调焦至视场清晰,所以离焦量对杂散光系数的影响可以不计考虑;显微物镜的杂散光系数随黑斑与中心视场偏移量的增大逐渐减小(除边缘视场外),即最大杂散光系数来源于中心视场,表明中心视场的杂散光特性具有代表性,体现了显微物镜光学系统最大杂散光水平;(4)光机表面散射参数对显微物镜杂散光系数影响分析:通过对不同NA显微物镜光学表面散射BRDF参数的设定,深入探究光学表面不同粗糙度(2nm、5nm、10nm、20nm)、不同镜面颗粒污染水平(100、230、500、750)和机械结构表面是否消光染黑对杂散光系数测量的影响。提出有效减小显微物镜系统像面杂散光系数的途径有--光学精加工中严格控制表面粗糙度的大小、保证镜面洁净程度在基本洁净水平以下以及采用类似Avian Black-S的消光材料对机械结构表面进行染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4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腾飞;曹增辉;郑田甜;张骏;吕海兵;袁晓东;;镜面颗粒影响激光散射特性的模拟仿真[J];光电技术应用;2013年05期

2 王美钦;王忠厚;白加光;;高光谱成像仪的杂散光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6期

3 王安祥;张涵璐;吴振森;冯健;曾震超;;目标表面可见光谱BRDF的实验测量及优化建模[J];光学技术;2008年05期

4 闫亚东;陈良益;仓玉萍;何俊华;;单星模拟器杂散光抑制分析[J];光电工程;2007年09期

5 原育凯;;光学系统杂散光的消除方法[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7年01期

6 戎志国,张玉香,邱康睦,胡秀清,张立军;利用敦煌辐射校正场对FY-2B静止气象卫星进行可见光通道的在轨辐射定标[J];应用气象学报;2004年03期

7 王平阳,夏新林,谈和平,余其铮;CCD相机的杂散光模拟计算与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8 张国玉,李风春,高玉军;光学系统杂光黑斑测量的理论研究[J];光学技术;1997年02期

9 高万荣,薛鸣球,苗兴华,查冠华,沙维敏,潘来俊,张兴珍,梁蕴绵,秦斌;长焦距光学系统杂光系数测量的新方法及其理论分析[J];光学学报;1996年11期

10 魏庆农,刘建国,江荣熙;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绝对测量方法[J];光学学报;199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秋;李钢;张仁斌;;空中复杂结构目标杂散辐射快速计算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年04期

2 惠雯;黄富祥;郭强;;静止卫星闪电探测中的虚假信号滤除[J];气象科技;2015年05期

3 朱南南;张骏;;光学镜面颗粒污染对激光散射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5年05期

4 胡慧杰;巩岩;武晓东;;镜面散射对显微物镜杂散光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年10期

5 陈林;王珍珠;胡秀清;刘东;伯广宇;张鹏;;敦煌辐射校正场典型气溶胶垂直廓线的激光雷达观测[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5年04期

6 于海山;任宏光;霍力君;梅浩;张京国;;小斜率近似在粗糙面激光散射BRDF计算中的应用[J];光子学报;2015年06期

7 吴建鹏;罗文飞;彭家琪;张彬;;红外光学系统团簇污染对系统杂散辐射特性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5年S1期

8 刘洋;方勇华;吴军;雒静;李扬裕;;中红外平面光栅光谱仪系统杂散光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年04期

9 吴玲玲;张欢;陈靖;;近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设计[J];应用光学;2015年02期

10 张宪亮;刘若凡;苏红雨;曾道全;刘夏茹;;红外系统杂散光测量装置[J];红外技术;2014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祥;张涵璐;吴振森;冯健;曾震超;;目标表面可见光谱BRDF的实验测量及优化建模[J];光学技术;2008年05期

2 钟兴;张雷;金光;;反射光学系统杂散光的消除[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2期

3 谢鸣;李颖;穆猷;阮立明;谈和平;;复合材料表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实验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6期

4 岑兆丰;李晓彤;朱启华;;光学系统杂散光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3期

5 李婷;杨建峰;阮萍;姜晓军;;月基光学天文望远镜(LOT)的杂散光分析[J];光子学报;2007年S1期

6 张百顺;刘文清;魏庆农;吴振森;赵剑锋;;典型目标的BRDF实验室测量与模型验证[J];量子电子学报;2006年04期

7 黄智强;邢廷文;;遮光罩和挡光环程序化设计的原理及实现[J];光电工程;2006年04期

8 张百顺;刘文清;魏庆农;高闽光;连翠华;胡军;汪世美;;基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实验测量的目标散射特性的分析[J];光学技术;2006年02期

9 韩慧健,徐琳;基于图像的三维光照效果的动态重现[J];计算机应用;2005年09期

10 齐超,李文娟,戴景民;红外双向反射率测量应用及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天雄;白剑;黄治;汪凯巍;;全景环带成像系统的杂散光分析及抑制[J];光学学报;2013年05期

2 林中;;激光拉曼分光计中杂散光的测试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1981年01期

3 蔡颂仪,谢荣;激光拉曼分光计中杂散光的检测[J];计量学报;1988年01期

4 孙国新;;高性能紫外分光光度计杂散光的测定[J];分析仪器;1991年03期

5 张文芳,张黎明;浅谈分光光度法中的杂散光[J];工业计量;2002年01期

6 原育凯;李欣耀;贾伟;;风云二号扫描辐射计可见杂散光的像元间差别[J];红外技术;2006年12期

7 杨凌文;;对紫外分光光度计杂散光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08期

8 ;显微物镜杂散光测试技术研究[J];光学仪器;1988年02期

9 周少敏;鹿景荣;吴继宗;;在线测色中的杂散光修正和波长纯度分析[J];光学仪器;1988年06期

10 邢德林;王曙光;孙敏;;分光光度计杂散光的测定[J];计量技术;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石恩涛;;空间光谱仪系统的杂散光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2年

2 王春雨;王昀;廖志波;;透射式系统杂散光分析研究[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叶露;;光纤在杂散光系数测试装置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赵飞;王森;;兴隆站φ1米口径天文光学望远镜杂散光效应的优化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留浩飞;岑兆丰;李晓彤;邓诗涛;朱启华;张清泉;;多程放大激光器杂散光特点及分析[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开宇;金宁;侯阳;;基于杂散光分析原理对288×4红外热像仪的光度无效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7 蔡颂仪;谢荣;;SPEX1403双单色仪杂散光测定[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8 朱涵如;;喇曼光谱仪中杂散光的测试[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9 孟庆华;;基于线阵CCD的平像场光谱仪杂散光测试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殷可为;衍射光学系统杂散光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2 李达;反射式日冕仪的设计与杂散光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正;白光日冕仪杂散光抑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胡慧杰;大数值孔径生物显微物镜杂散光分析及测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金玉希;荧光检测器杂散光分析与抑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胥全春;星地激光通信星上终端杂散光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韦琪;地基太阳望远镜光学系统的红外杂散光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6 高郭鹏;双反射系统的杂散光抑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7 卜和阳;地基日冕仪杂散光抑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鲁天雄;全景环形透镜光学系统的杂散光分析及抑制[D];浙江大学;2014年

9 冯聪;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杂散光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10 於陈慧;焦平面杂散光问题和用图像复原法去除杂散光的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数值孔径生物显微物镜杂散光分析及测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9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39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