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并联式解耦踝关节康复机构及其优化
[Abstract]:The rehabilitation of ankle joint is a very difficult problem for patients with ankle dysfunction, especially stroke. In view of this, a new type of parallel decoupling ankle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of traction function in the ankle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The proposed mechanism can simultaneously realize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single rotation (dorsiflexion, metatarsal flexion, abduction, adduction) and rotation under traction, and analyze the nature of freedom of the mechanism in any position by means of screw theory.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solution of the position of the mechanism is deduced, and the Jacobian matrix of velocity is solved, and the singularity of the mechanism is analyzed. The dimension of decoupled mechanism is optimized by output parameters. A numerical example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is given to verify that the workspace of the mechanis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ankle rehabilitation motion.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5195,51205339)
【分类号】:TH7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铁石;于海波;戴建生;;一种基于3-RSS/S并联机构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J];燕山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刘更谦,高金莲,杨四新,何春燕,张小俊;踝关节康复训练并联机构构型及其运动学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年05期
3 边辉;刘艳辉;梁志成;赵铁石;;并联2-RRR/UPRR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构及其运动学[J];机器人;2010年01期
4 边辉;赵铁石;田行斌;李丹;潘旺;;生物融合式康复机构及其应用[J];机器人;2010年04期
5 俞志伟;王立权;;双足机器人并联踝关节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6 汪满新;黄田;;面对称3-S■R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与尺度综合[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燃;;孙氏手法对缓解急性踝关节扭伤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8年06期
2 周建中;马勇;;踝关节骨折CT三维重建空间分型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赵铁石;于海波;戴建生;;一种基于3-RSS/S并联机构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J];燕山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谢小春;;45例踝部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临床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刘明伟,杨光;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78例[J];广西中医药;2002年05期
6 谢富荣;;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19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6年08期
7 高静;;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康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33期
8 曾达幸;胡志涛;侯雨雷;黄真;;基于螺旋理论的两转一移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J];燕山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陈彦钊;周以齐;程祥利;王政;;面向脊髓损伤早期康复的虚拟现实训练环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韩亚丽;于建铭;宋爱国;朱松青;张海龙;吴在罗;;并联式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敏;王霏;;踝关节骨折的分型及临床指导意义[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企远;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助行腿的步态规划与运动控制[D];上海大学;2011年
2 边辉;生物融合式康复机构理论与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3 成永忠;手法与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脱位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4 姜海波;人体下肢关节系统的生物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段学超;柔性支撑Stewart平台的分析、优化与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高振;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混联机构构型、性能与若干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陶宗杰;新型球面3-RRR并联机器人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姜莹;全方位移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9 刘晓;并联6-PUS舰载稳定平台机构学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10 史小华;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连波;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志忠;助行训练机器人机构设计及驱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林军;两种方法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60例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金伟红;两自由度并联结构踝关节的分析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1年
5 孔祥战;仿生外骨骼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雅楠;弹性铰链康复机构刚度特性与动力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甄红卫;脚踏车式下肢康复训练器设计及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王银;并联式燃气流冲击效应试验台运动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夏昊昕;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10 何春燕;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及仿真[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金庆,源援基;按摩加针罐、神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5年06期
2 王世宝;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和处理[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3 赵铁石;于海波;戴建生;;一种基于3-RSS/S并联机构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J];燕山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石岩;路懿;;运动副布置对3-SPR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影响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丰健民,李成永,贾志勤,马有兵,苟三怀;踝关节扭伤的治疗[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6 乔晓红,王殿青,蔡若莲,郭建玲,白光瑞;45例踝关节内翻位韧带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4年01期
7 张继东,莱浙军,王彤,韦敢,黄国忠,尤瑞金,梅芳瑞;踝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年01期
8 许路,胡光华;踝关节扭伤病人中西医护理[J];光明中医;2005年05期
9 吕广明,孙立宁,彭龙刚;康复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10 刘更谦,高金莲,杨四新,何春燕,张小俊;踝关节康复训练并联机构构型及其运动学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渊;许思传;陆玉佩;;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J];上海汽车;2007年04期
2 高爱云;付主木;;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建模和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07期
3 张辉;尹安东;赵韩;;基于超级电容的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研究[J];汽车科技;2010年03期
4 张凤格;杨峗;;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0年06期
5 衣鹏;舒涛;宋国辉;;并联式液驱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建模与节油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6 童毅,欧阳明高,张俊智;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算法的实时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7 胡红斐;黄向东;罗玉涛;赵克刚;;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全局优化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孙文凯;严运兵;;并联式混和动力汽车转矩管理策略的设计与仿真[J];北京汽车;2007年01期
9 古艳春;殷承良;张建武;;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档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王海滨;于水;李理光;;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及其发动机的优化[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云清;梁;陈伟;陈立平;;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多目标优化[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王帅宇;黄开胜;蒋荻南;卢青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比较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涵;高俊涛;;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及遗传算法优化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4 张东;江建中;唐任远;;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仿真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吕永宾;张群政;何亮;谭志红;朱田;;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AMT控制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崔智全;崔胜民;张京明;;混合动力电动车在特拉卡上的应用[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航:混出新世界 多种混合动力各显神通[A];西南汽车信息:2011年下半年合刊[C];2011年
8 孙立清;李闽;李玉芳;于蕾艳;;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PHEB6110的系统匹配和控制分析[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电动车技术篇[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马春阳;“并联式”服务推进项目落地[N];扬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乔妼东;并联式审批为海外并购市场注入“兴奋剂”[N];证券日报;2014年
3 李宗广 李永会;行政审批由串联式改为并联式[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杨学惠 高玉新 记者 王晓东 徐华;四十八个职能部门实行并联式办公[N];河北日报;2006年
5 黄明星;东阳——“政务超市”每天办结千余事项[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朱宝琛;证监会:正研究并购重组并联式审核[N];证券日报;2013年
7 通讯员戴良、杨燕;阜康一季度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N];昌吉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尧文亮;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冯莉;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统的动力匹配与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欣;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梓梁;并联式混合动力环卫车动力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徐金云;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平平;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李安寿;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与显示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胡小冬;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重型车的分析与仿真[D];吉林大学;2009年
9 邱海漩;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模糊逻辑控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刘斌斌;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3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43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