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联动精密工作台设计与分析
[Abstract]:The three-axis linkage precision working platform is the key part of the mechanical system of laser microscope. The working platform is multi-layer structure, driven by a piezoelectric ceramic linear motor, and driven by a double symmetric ball linear guide to drive the micro-displacement precision motion in x, y two directions. Servo motor and ball screw to drive the load plate in the z direction. The main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precision of worktable are studied. The error compens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error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Finally, it is proved that the error compensation table can achieve higher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platform design.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分类号】:TH742;TH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腊梅,黄其圣,余晓芬;闭环控制的微动工作台设计[J];工具技术;2004年04期
2 李书和,张奕群,张国雄;多轴机床几何误差的一般模型[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6年03期
3 周虎;杨建国;陈少梅;;基于压电陶瓷的超精密进给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机械设计;2010年08期
4 沈金华;杨建国;王正平;;数控机床空间误差分析及补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5 杨永生;;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检测补偿技术[J];自动化应用;2011年07期
6 张虎,周云飞,唐小琦,陈吉红,师汉民;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数控机床运动误差识别与补偿[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21期
7 崔玉国,孙宝元,董维杰,杨志欣;基于纳米定位的压电陶瓷执行器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黄玉美;杨心刚;江国炎;;回转轴运动精度的干涉测量与误差补偿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3期
2 韩同鹏;李国平;沈杰;;基于压电陶瓷微位移执行器的精密定位技术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2期
3 赵佩凤;林子贺;;刀具磨损补偿用压电陶瓷微位移器的特性分析与实现方案[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范伟;余晓芬;奚琳;;纳米电机驱动大行程超精密工作台的设计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8年02期
5 孙立书;;基于量子力学的STM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8年02期
6 胡君;梁凤超;熊木地;邹振书;杜温锡;陈世辉;;影响球面激光直写线宽均匀度的关键技术[J];光电工程;2006年03期
7 刘焕牢,李斌,师汉民;数控机床螺距误差自动补偿技术[J];工具技术;2004年07期
8 杨永;向丹;姚屏;;数控机床螺距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工具技术;2007年06期
9 刘海阳;曾韬;刘建湘;;基于分步对角线的数控机床误差辨识新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王自鑫;谢向生;郭晶;李鸣;周建英;;激光光场的大行程相位锁定及控制系统[J];光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宝玉;付立成;;基于压电陶瓷的微位移机构动态特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孙宝玉;;压电式微定位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希花;基于压电陶瓷迟滞非线性建模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大奇;叶片双面磨抛系统及路径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嘉;基于视觉与触觉集成传感的多坐标组合测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田云辉;基于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测量的位移传感器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张臣;数控铣削加工物理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史丽萍;多次压电效应探析及在传感执行器上的应用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赵国勇;数控系统运动平滑处理、伺服控制及轮廓控制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蒋勇敏;基于物理规律的加工轨迹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沈金华;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姜文锐;大行程高精度微进给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子贺;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刀具磨损补偿系统的设计[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2 黄勇;空间三平移超精密定位平台及控制方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雪芳;卧式数控铣床几何误差检测及补偿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郑学刚;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韩同鹏;非圆车削系统中刀具的精密定位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6 凡志磊;五轴数控机床误差综合建模与测量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锋;大型双柱立车误差建模、测量及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蒋志涛;基于LVDT 和SGS 的微定位控制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来达;塞曼效应稳频微晶玻璃He-Ne激光器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啸;重型卧式铣镗床结构性能分析及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道炯;朱日宏;陈进榜;;高精度微驱动装置的研究[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2 李圣怡,梁建成;超精加工中压电陶瓷刀具位置的自学习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3 粟时平,李圣怡,王贵林;多轴数控机床的通用运动学综合空间误差模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刘焕牢,李斌,师汉民;基于球杆仪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J];工具技术;2003年08期
5 蔡鹤皋,孙立宁,安辉;压电/电致伸缩微位移器件与应用(下)[J];高技术通讯;1994年06期
6 曲东升,荣伟彬,孙立宁,徐晶,蔡鹤皋;压电陶瓷微位移器件控制模型的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6期
7 张涛,孙立宁,蔡鹤皋;压电陶瓷基本特性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1998年05期
8 江溯,孙立宁,安辉,李国君;机构、驱动、检测一体化的压电陶瓷直线驱动模块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9 李书和,张奕群,,张国雄;多轴机床几何误差的一般模型[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6年03期
10 王一丁,张国雄,臧艳芬,楚晓华,杜君文;数控加工中心的位置误差补偿模型[J];计量学报;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建国;数控机床误差综合补偿技术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晓龙;三轴数控机床通用几何误差软件补偿技术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陶惠峰;超精密微位移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熊本炎;高精度微定位器结构与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王浩林;微进给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东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宁平,凌宁;六维宏微位移可控精密工作台的研制[J];光电工程;2005年03期
2 邵达友,娄菁林,马涛;精密工作台重复精度的测量[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5年04期
3 ;其它[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3期
4 戴振东,左洪福,甘敏良,王珉;微米级自动扫描磨粒形态分析仪运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7年05期
5 许贤泽,王刚;三维精密移动工作台的设计研究[J];机械;2002年02期
6 张建荣;方型码盘自动检测仪精密工作台的设计[J];光电工程;1991年02期
7 魏强;张玉林;于欣蕾;郝慧娟;卢文娟;;扫描隧道显微镜微位移工作台的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3期
8 魏强;张玉林;宋会英;郝慧娟;;扫描隧道显微镜精密工作台及其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02期
9 魏强;胡承忠;张栋;张玉林;;压电驱动微定位工作台的建模[J];压电与声光;2010年02期
10 李黎川,丁玉成,卢秉恒;超精密磁悬浮工作台及其解耦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谭永红;雷兴华;;超精密定位系统宏动平台非平滑非线性动态模型辨识[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选择;正交衍射光栅计量原理及在超精密工作台上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刚;计量型微位移精密工作台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杜旭超;精密工作台导轨的动态特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尹东星;基于材料选择的精密工作台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石倩;漂移量靶标反馈激光自准直系统关键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邹华东;数字伺服聚焦表面轮廓仪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张晓峰;大行程超精密工作台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曾彬;摩擦驱动微位移试验平台的设计和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8 张玲玲;精密微位移调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振波;微位移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10 卢志山;虚拟样机技术在磁悬浮精密定位平台中的机电一体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本文编号:2459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45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