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延时法测量条纹相机μs档扫描非线性

发布时间:2019-04-20 18:42
【摘要】:为实现μs档条纹相机扫描非线性标定,建立了基于延时可调信号源和外触发激光器的条纹相机μs档扫描非线性标定系统,弥补了标准具法的不足。系统通过延时值的递增,得到条纹相机扫描速度在全扫程的变化。系统中时间关系抖动来源主要是测试设备延时抖动和条纹相机触发延时抖动。时间抖动测试与分析显示,条纹相机延时抖动±0.6ns,测试设备延时抖动±0.3ns,系统总时间抖动±0.7ns。系统时间抖动会造成最终时间轴信息的起伏。大量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时间轴起伏对系统时间抖动的影响±2ns,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该系统能够胜任条纹相机μs扫程时间信息的测量标定。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nonlinear calibration of 渭 s fringe camera scanning, a nonlinear calibration system of 渭 s profile scanning based on delay adjustable signal source and external trigger laser is established, which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standard tool method. By increasing the delay value, the system can get the change of scanning speed of striped camera at full sweep range. The time-dependent jitter in the system mainly comes from the delay jitter of the testing equipment and the trigger delay jitter of the fringe camera. The time jitter test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striped camera delay jitter 卤0.6 ns, the test equipment delay jitter 卤0.3 ns, the system total time jitter 卤0.7 ns. System time jitter can cause fluctuations in the final timeline information. A large number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he time axis fluctuation on the system time jitter is 卤2 ns in an acceptable range. Therefore, this system can measure and calibrate 渭 s sweep time information of fringe camera.
【作者单位】: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05109)
【分类号】:TH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永刚,彭晓世,汤小青;光学条纹相机扫描速度和非线性的测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2期

2 畅里华;刘宁文;彭其先;刘寿先;李军;;变像管扫描相机扫描速度及非线性的标定技术[J];激光技术;2012年03期

3 王季刚;何志刚;孙葆根;卢平;顾黎明;唐雷雷;;条纹相机系统在激光脉冲整形测量中的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6期

4 王哲斌;杨冬;张惠鸽;章欢;蒋小华;王传珂;况龙钰;刘永刚;朱托;彭晓世;张琛;刘浩;李志超;李三伟;;光学条纹相机时间扫描性能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8期

5 胡明晓;;正交回归和一般最小二乘回归的几何误差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02期

6 王峰;彭晓世;康洞国;谷建法;刘慎业;刘永刚;徐涛;陈铭;梅雨;;聚变反应时间历程的双峰结构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3期

7 彭晓世;王峰;徐涛;刘慎业;魏惠月;黄天fE;刘永刚;陈铭;梅雨;;高时间分辨的聚变反应峰值时刻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5期

8 谢旭东;王逍;朱启华;曾小明;王凤蕊;黄小军;周凯南;王方;蒋东镔;黄征;孙立;刘华;王晓东;邓武;郭仪;张小民;;光谱分辨条纹相机测量高能啁啾脉冲特性[J];物理学报;2007年11期

9 盛亮;王亮平;李阳;彭博栋;张美;吴坚;王培伟;魏福利;袁媛;;平面丝阵负载Z箍缩内爆动力学一维图像诊断[J];物理学报;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生;郑国鑫;;500fs紫外激光系统及其在闪烁体荧光特性测试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2期

2 刘立新;屈军乐;林子扬;陈丹妮;胡涛;郭宝平;牛憨笨;;用于双光子激发荧光寿命显微成像的高重复频率皮秒扫描相机[J];光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张颖;魏晓峰;朱启华;谢旭东;王凤蕊;曾小明;应纯同;;高功率钕玻璃啁啾脉冲放大系统光谱整形[J];光学学报;2008年09期

4 熊发田;白永林;刘百玉;欧阳娴;杨文正;白晓红;赵军平;;基于图像处理的条纹相机扫描非线性修正[J];光子学报;2009年04期

5 白穆;刘慧平;朱寿东;冯徽徽;;多元变化检测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2年04期

6 彭晓世;刘永刚;张惠鸽;蒋小华;安竹;;光学条纹相机扫描速度实验标定[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4期

7 邵永红;李恒;王岩;屈军乐;牛憨笨;;基于同步扫描相机的荧光寿命测量系统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4期

8 王强强;田进寿;丁永坤;温文龙;刘蓉;卢裕;徐向晏;曹希斌;王兴;王俊锋;;行波前置短磁聚焦飞秒条纹管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03期

9 盛亮;李阳;黑东炜;袁媛;彭博栋;王亮平;李沫;张美;魏福利;赵吉祯;;表面绝缘对平面钨丝阵Z箍缩早期过程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07期

10 袁永腾;郝轶聃;赵宗清;侯立飞;缪文勇;;空间电荷效应对X射线条纹相机动态范围影响的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光昶;强场物理中超热电子的产生及渡越辐射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立新;荧光多参量显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3 王逍;基于啁啾反转和拼接光栅的激光脉冲高效压缩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婵娟;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的EIV模型及其医学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凡志磊;五轴数控机床误差综合建模与测量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胡勇;多时相遥感影像土地覆盖自动分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4 尤太林;EV模型的正交回归分析[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5 张户昌;基于LabVIEW的条纹相机远程测控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6 程书博;科学级光学CCD及光学条纹相机测试标定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刘杰;模块化程控各向异性聚焦条纹相机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8 陈秋伟;光谱仪动镜精密驱动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9 曹世豪;基于波前相差检测的193nm激光单脉冲能量测量方法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顿华;刘永建;赵广军;陈建玉;董勤;丁雨憧;;掺铈铝酸钇闪烁晶体自吸收问题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12期

2 彭晓世;刘永刚;张惠鸽;蒋小华;安竹;;光学条纹相机扫描速度实验标定[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4期

3 王兰;李国华;孔超;贾朋;;波片位相延迟测量的双λ/4波片法[J];激光技术;2007年06期

4 夏彦文,刘华,陈波,叶金祥,苏春燕,谢旭东;条纹相机扫速非线性的标定和修正[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S2期

5 汪伟,畅里华,刘宁文,李剑,尚长水;高速变像管相机扫描时间和扫描速度的标定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6期

6 王双义,吕志伟,林殿阳,王超,高洪岩,董永康;KrF激光脉冲整形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11期

7 宁家敏;蒋世伦;徐荣昆;郭存;;强脉冲软X光辐照薄塑料闪烁体发光特性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7期

8 杨冬;王哲斌;刘永刚;彭晓世;蒋小华;朱托;李志超;张小丁;王丽伟;李三伟;刘慎业;丁永坤;;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条纹相机标定数据处理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5期

9 李志超;张小丁;杨冬;郑坚;刘慎业;丁永坤;李三伟;蒋小华;王哲斌;章欢;;神光Ⅲ原型受激拉曼与受激布里渊散射份额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8期

10 何志刚;王季刚;贾启卡;;激光脉冲时域整形及其对发射度的改善效果[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炳乾,王永昌,张小秋,龚美霞,山冰;条纹相机扫描电路特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熊发田;白永林;刘百玉;欧阳娴;党君礼;舒雅;;条纹相机非线性修正算法(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10期

3 熊发田;白永林;刘百玉;欧阳娴;杨文正;白晓红;赵军平;;基于图像处理的条纹相机扫描非线性修正[J];光子学报;2009年04期

4 张小秋;赵卫;;软X射线探测器[J];光学精密工程;1991年01期

5 廖华;杨勤劳;张劲松;郭宝平;周军兰;牛丽红;;大动态范围长狭缝条纹相机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9期

6 路建新;王钊;梁晶;单玉生;周创志;向益淮;陆泽;汤秀章;;用光学记录速度干涉仪测量自由面速度[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5期

7 顾礼;胡昕;杨勤劳;廖华;蔡厚智;宗方轲;李翔;温龙燕;;多量程X射线条纹相机研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年03期

8 C.C.Philips;A.E.Hughes;W.Sibbett;刘力滨;高鲁山;;玻璃衬底NEA GaAs透射式光电阴极的XPS定量表面化学分析和瞬态响应时间的直接测量[J];应用光学;1985年06期

9 徐涛;王峰;彭晓世;刘慎业;;基于神光Ⅲ原型装置的成像型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7期

10 王峰;彭晓世;刘慎业;蒋小华;丁永坤;闫亚东;;成像型速度干涉仪[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白永林;张稳稳;刘百玉;欧阳娴;秦君军;田进寿;杨文正;白晓红;黄蕾;;数字化智能控制条纹相机系统研制[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林波;杨建伦;徐荣昆;钟耀华;王真;甯家敏;;丝阵内爆可见光辐射区径向变化过程实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3 刘忠礼;缪文勇;陈正林;丁永坤;胡昕;于燕宁;;R-T流体力学不稳定性诊断[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4 朱岗;钟先信;熊先才;杨国洪;;用于诊断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的双通道椭圆弯晶谱仪[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黄天暄;丁永坤;杨国洪;程金秀;胡昕;张文海;;“神光”Ⅱ黑腔物理分解实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6 缪文勇;张继彦;陈家斌;成金秀;杨国洪;曹磊峰;刘忠礼;唐昶环;孙可煦;江少恩;黄翼翔;易荣清;胡昕;王耀梅;陈铭;崔延莉;张文海;于燕宁;丁耀南;刘慎业;丁永坤;;“神光”Ⅱ内爆动力学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工力;高时间分辨近场扫描光学显微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陈;考虑空间电荷效应的条纹相机的数值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2 路建新;冲击波实验中测量自由面速度的光学记录速度干涉仪的设计和建立[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3 李金珂;成像型双灵敏度VISAR系统设计及精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4 陈阳杰;可用于主动式诊断材料高压状态方程的多普勒测速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高洁;双通道椭圆弯晶谱议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杨志文;X光分幅相机结构优化及其增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61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461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