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北大学》 2013年
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
刘爱莉
【摘要】:在“智能型”弹药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是实现弹体侵彻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精确测取的核心器件。而实际应用中发现,在高g值脉冲的作用下,加速度计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变化,严重影响了测试系统的精度。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一次封装过程中,阻尼参数的选取对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典型的绝对式二阶系统模型为基础,导出了加速度传感器对单位冲激信号和半正弦脉冲信号的响应模型。综合了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计的特殊应用环境和上升时间短、固有频率高的特性,通过建模仿真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析了阻尼对加速度计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设计过程中合理调整传感器阻尼比在0.1~0.25之间时,可以明显改善加速度计的动态特性,提高测试系统的精准度。通过对三只不同阻尼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为设计过程中阻尼参数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二次封装过程中,灌封材料的正确选取对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将灌封后的传感器系统等效为,由芯片级传感器和灌封材料组成的二自由度系统,以建模仿真的方式分析了灌封材料的各特性参数对传感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正确选择灌封材料的基本方法。即应选取弹性模量相对较高且阻尼系数与刚度系数比值较大一些的灌封材料。通过多次对不同材料灌封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为传感器的二次灌封提供了指导。同时,实验表明弹性模量大于2GPa的环氧树脂适于作为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计的二次灌封材料。 本文以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一次封装中的阻尼和二次封装中灌封材料对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影响,为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824.4;TP212.1;TJ410.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玉民;郑锋;何洪涛;;MEMS压阻加速度传感器阻尼特性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8年08期
2 蒋玉齐,程迎军,张鲲,李昕欣,罗乐;灌封胶封装对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动态性能的影响[J];半导体学报;2005年06期
3 徐鹏;祖静;范锦彪;;高g值侵彻加速度测试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进展[J];兵工学报;2011年06期
4 李玉龙;郭伟国;贾德新;徐绯;;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校准系统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7年01期
5 毛海央;熊继军;张文栋;郭涛;徐栋;;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中阻尼的分析与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6 赵晓东;裴东兴;范锦彪;;高g值加速度计激光干涉校准及信号解算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7 范茂军,王劲松,陈丽杰,李慧敏,吴亚林,王平;阻尼对加速度传感器幅频特性的影响[J];传感器技术;1999年01期
8 陈丽洁,范茂军,侯占民,李恒一;压阻式加速度计的阻尼分析[J];传感器技术;1999年02期
9 梁志国,李新良,孙璟宇,连大鸿;激光干涉法一次冲击加速度计动态特性校准[J];测试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10 黄卫东,彩霞,徐步陆;封装对MEMS高G值传感器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玉齐;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封装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晓红;三轴高g值加速传感器灵敏度校准及横向效应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2 祁晓瑾;MEMS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北大学;2007年
3 李庆丰;高g值加速度计激光干涉冲击校准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4 康凤霞;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5 赵晓东;高g值加速度计冲击校准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廉;;关于动力减振器评价指标的探讨[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2 王金霆;;四线性弹簧正交约束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的研究[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3 王金霆;;摆角的计算[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4 黄文廉;袁人炜;徐传寰;李旗号;;考虑主系统阻尼的减振镗杆设计与实践[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5 孙强;旻昊;那礼春;;高温(火灾)下横向荷载对钢构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盛宏玉;关于非线性振子周期解的广义振型迭代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7 尹力峰;谭明;;单晶炉的振动分析与计算[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S1期
8 王书林;郑宗平;;关于电振机板簧质量推算问题[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9 唐海燕,李崇岩,佟振勇;关于锥形转鼓离心脱水机改善动态特性的理论基础[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10 许金余;范飞林;白二雷;刘军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志刚;张萌;张伟;张君华;;压电复合材料层合梁的分叉、混沌动力学与全局动力学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许建军;孔学东;李斌;师谦;;MEMS封装技术及其可靠性[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6年
3 周剑;张路青;王学良;;水平层状岩体边坡动力响应中的结构面效应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张明;何煌;曾首义;;连结状况对陶瓷复合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5 马汝建;王均刚;赵东;;大位移单摆的非线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陶俊林;陈裕泽;胡文军;陈刚;黄西成;;SHPB实验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姜锡权;胡时胜;;霍普金森杆实验技术发展综述[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卢子兴;田常津;韩铭宝;谢若泽;王仁;;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应力波加载下的压缩力学性能研究[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龙源;晏俊伟;徐全军;高振儒;娄建武;周春华;;爆破振动信号小波分析和分形机理研究[A];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梁斌;卢永刚;陈忠富;;纤维增强复合壳体战斗部爆炸威力试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平;柔体动力学初值问题拟变分原理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洁;SiCp/Cu基复合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汪延成;仿生蜘蛛振动感知的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竺铝涛;纤维力学性质应变率效应和针织复合材料弹道冲击破坏机理[D];东华大学;2010年
5 陈荣;一种PBX炸药试样在复杂应力动态加载下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贾虎;纤维爆炸索水下爆炸特性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马海春;锚固洞室抗爆能力现场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徐华东;冻结与非冻结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规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秋萍;几种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对比研究及实验验证[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10 安宝林;高频射弹撞击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辉;恐怖爆炸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的冲击反应与防护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宫妍;波动方程的非结构化网格改进有限差分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周红华;半固态A356合金介观尺度微触变成形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木松;高速铁路缓和曲线线型及其行车动力特性对比分析[D];石家庄铁道学院;2010年
5 王东衡;金属簧片阻尼隔振器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江南大学;2011年
6 王仕文;水耦合石材切割爆破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丁国玺;激振条件下顶煤放出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兵;超声车铣声学系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爱丽;模态曲率差值法在拱肋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贵炫;橡胶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刘之景;封装技术评述[J];半导体技术;1999年06期
2 曾昭君,石进杰;一种抗大过载微型加速度计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Z1期
3 卞玉民;郑锋;何洪涛;;MEMS压阻加速度传感器阻尼特性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8年08期
4 陈宏,鲍敏杭;硅微结构加速度传感器空气阻尼的研究[J];半导体学报;1995年12期
5 孙以材,范兆书,常志宏,沈今楷,高振斌,杨瑞霞;压力传感器的芯片封装技术[J];半导体杂志;1998年02期
6 王宁飞,魏卫;固体推进剂高过载冲击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2年01期
7 屈新芬,苏伟;侵彻武器用MEMS大g值加速度计[J];兵工自动化;2002年03期
8 徐鹏;祖静;范锦彪;;高g值侵彻加速度测试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进展[J];兵工学报;2011年06期
9 李玉龙;郭伟国;贾德新;徐绯;;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校准系统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7年01期
10 王文军;胡时胜;;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定[J];爆炸与冲击;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占稳;MEMS传感器及在引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全平;高量程微机械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2 李仁锋;MEMS高g值加速度计设计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3 李伟;高g值硅微加速度计的结构设计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鲁疆;复合量程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阵列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6年
5 任丽丽;硬目标侵彻动态参数测试系统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6 李艳;高冲击测试实验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7 李庆丰;高g值加速度计激光干涉冲击校准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8 冯琳娜;硬目标侵彻引信仿真测试系统信号重构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黎渊;三轴高g加速度计的测试理论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维;王群书;古仁红;刘君华;;高g值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的现状与发展[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4期
2 杨银川;李东玲;尚正国;;力平衡式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的机电耦合特性(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6期
3 张菁华,石庚辰,隋丽;引信用微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系统设计[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费龙,钟先信,温志渝,刘桂雄,高扬;降低硅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横向灵敏度的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1995年01期
5 厉善元;蒋冬青;梁磊;;新型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6 俞阿龙;遗传算法结合FLNN实现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特性补偿[J];计量学报;2005年04期
7 吴凌慧;李涛;任国静;刘柏青;张枫;高明珠;;加速度传感器壳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J];仪表技术;2011年07期
8 史永基;激光多普勒振动传感器[J];仪器仪表学报;1990年02期
9 唐晓刚;颜永安;王建民;牛德芳;;MEMS差动电容加速度传感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年12期
10 燕存良;温宏宇;杜道山;;FFT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虎;陆德仁;沈绍群;鲍敏杭;;低量程高线性压阻式微机械加速度计[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苏丽娜;董金明;赵琦;;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计步器系统[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迟晓珠;金鸿章;王劲松;;力平衡角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杨晖;刘欣;孙蓉霞;;数字式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车载导航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窦振中;崔小年;李凯;;无臂残障者对GUI的控制方法研究和实现[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毅博;刘建国;赵其林;宋全军;谢双伟;;基于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的数字化铁饼三维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徐海斌;钟方平;李焰;林鹏;熊琛;;Hopkinson压杆校准加速度传感器的计算分析[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汪卫华;;夹具在HALT试验中的重要性[A];第十一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治国;罗抟翼;陈信琦;;硅电容加速度敏感器件的研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白占元;徐皑冬;;基于MEMS的倾角测量仪设计[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岩 编译;[N];电子报;2010年
2 于寅虎;[N];中国电子报;2004年
3 ;[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艳秋;[N];中国电子报;2010年
5 意法半导体 魏鸣 闫子波;[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意法半导体大中国区模拟及传感器事业部技术市场经理 吴卫东;[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艳秋 冯晓伟 冯健;[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高亚兰;[N];国际商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艳秋;[N];中国电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刚;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系统及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王雷;数字智能三分量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3 赵双双;微光学集成的高精度MOEMS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席占稳;MEMS传感器及在引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薛洋;基于单个加速度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模式识别[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曾楠;光纤加速度传感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吴宇;微纳光纤环MOEMS加速度传感器理论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李源;MEMS压阻式三维微触觉测头及其在纳米测量机上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剑;用于动态应变测量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解调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10 郑富中;基于悬空单壁碳纳米管阵列的压阻式柔性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颖蕾;八梁固支压阻加速度传感器及测试电路[D];复旦大学;2010年
2 陈大雄;光纤Bragg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马惠铖;声表面波加速度传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金虎;悬臂梁结构微机械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5 李艳梅;四梁双层结构压阻式硅微加速度计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浩;小量程悬臂梁微机械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7 刘爱莉;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8 刘晓祥;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动作捕捉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正;基于SOI环形谐振腔的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尤晶晶;基于6-SPS并联机构的压电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6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4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