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的系统仿真分析
本文关键词: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的系统仿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是一种典型的微机电系统产品,由于它的高灵敏度、好的直流响应、低噪声、低漂移、对温度的敏感性低、低能耗、结构简单的优点,使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目前国内外攻关的热点之一。 微加速度计涉及到多学科领域的相互作用,如何用模型来较为准确地反映各个领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机电混合系统的接口,是设计的关键,一直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论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建模仿真法,即原理级描述仿真法,建立了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的参数化机电混合系统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研究了弹性梁参数对加速度计结构谐振频率、灵敏度、交叉耦合误差的影响趋势,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组优化了的弹性梁参数;分别研究了开环和闭环系统检测方式下静电力作用对加速度计性能的影响、吸附现象及弹簧的静电软化现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偏置电压、检测激励信号的取值规则;研究了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的动态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电路结构及参数。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叉指式微加速度计 原理级描述仿真 微机电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TH824.4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6-9
- 1.1 选题背景6
- 1.2 研究动态6-7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8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8-9
- 第二章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9-14
- 2.1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原理和结构9-11
- 2.2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的检测系统11-14
- 2.2.1 开环检测系统11-12
- 2.2.2 静电反馈系统(力平衡加速度计)12-14
- 第三章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的建模14-24
- 3.1 原理级描述仿真方法和COVENTORWARE软件14-16
- 3.2 用原理级描述仿真法建立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结构模型16-24
- 3.2.1 微电容加速度计模型所需元件单元16-21
- 3.2.2 微电容加速度计材料参数和尺寸参数21-22
- 3.2.3 微电容加速度计结构模型22-24
- 第四章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结构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24-39
- 4.1 折叠梁参数对表头的影响24-31
- 4.1.1 仿真分析折叠梁尺寸对加速度计模态频率的影响25-27
- 4.1.2 确定折叠梁尺寸参数27-31
- 4.2 静电力对加速度计的影响31-35
- 4.2.1 开环系统31-33
- 4.2.2 闭环系统33-35
- 4.3 弹簧的静电软化35-36
- 4.4 阻尼系数36-37
- 4.5 小结37-39
- 第五章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检测电路分析39-46
- 5.1 加速度计测量方案的确定39-41
- 5.2 伺服反馈电路分析41-45
- 5.2.1 电荷放大器42-43
- 5.2.2 差动运算放大器43-44
- 5.2.3 同步解调器44-45
- 5.2.4 增益放大环节45
- 5.2.5 反馈环节45
- 5.3 小结45-46
- 第六章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系统分析46-57
- 6.1 系统分析理论基础46-50
- 6.1.1 时域性能指标46-49
- 6.1.2 频域性能指标49
- 6.1.3 时域与频域两类性能指标的关系49-50
- 6.2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系统动态特性分析50-55
- 6.2.1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系统建模50-51
- 6.2.2 微电容加速度计的幅频特性分析51-54
- 6.2.3 微电容加速度计的瞬态特性分析54-55
- 6.3 小结55-57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57-60
- 7.1 工作总结57-58
- 7.2 工作展望58-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鹏飞,马炳和,苑伟政;基于组件网络方法的微加速度计建模与仿真[J];航空学报;2003年05期
2 徐佩,刘俊,张文栋;用于硅微加速度计检测的差分频率电路设计[J];航空计算技术;2004年03期
3 郇勇,张泰华,杨业敏,曾昭君;用Hopkinson杆冲击加载研究高量程微加速度计芯片的抗过载能力[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2期
4 张斌珍;李科杰;张文栋;薛晨阳;王建;;基于共振隧穿压阻薄膜的GaAs基微加速度计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熊继军;范波;郭虎岗;高建飞;;微加速计固有频率的推导及验证(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8年09期
6 谭晓昀;周贤中;姜一鸣;陈伟平;;微加速度计中Sigma Delta调制与脉冲编码调制的对比分析(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6期
7 冯宇翔,董景新,赵长德,吴天准;利用单片机实现微加速度计性能自动测试[J];微纳电子技术;2005年07期
8 谭晓昀;周贤中;刘晓为;;Sigma-Delta微加速度计改进型梳状滤波器的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9 徐洪强,陈花玲;叉指式微加速度计静电-机械耦合场分析[J];传感器技术;2004年07期
10 古玉锋;田梦君;常洪龙;;基于Σ-Δ调制技术的微加速度计系统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圣怡;刘宗林;吴学忠;;微加速度计的发展[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2 万蔡辛;李丹东;张承亮;冯强;郑旭东;;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的整流误差与减震浅析[A];微机电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1年
3 孙洪强;谢海龙;王岩;;“叉指式"硅微加速度计研究[A];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胡莉;李茜;;微加速度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慧;郭航;;压电式微加速度计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6 何晓平;张德;文贵印;;“叉指”结构微加速度计的系统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7 何晓平;;“叉指”式静电伺服微加速度计敏感芯片的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8 刘云峰;董景新;;微机械梳齿式加速度计结构设计的系统考虑[A];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邱波;姜利军;;MEMS传感技术在飞机系统测试中的应用研究[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阮勇;张大成;;硅基叉指式电容加速度计标准化工艺制造[A];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文;温控电源宜慎行[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乐华服务管理中心 陈允保;彩电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N];电子报;2001年
3 辽宁 高桂衡;自制电话“彩铃”[N];电子报;2005年
4 贺培窑;探索安全押运新路子[N];人民武警;2003年
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王玉林 曹金荣 陈培gU;SAW射频识别无源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中英;声波滤波器四大发展趋势[N];人民邮电;2001年
7 辽宁 于纪暄;用导电胶修复碳膜断线[N];电子报;2005年
8 河北 王春明;声表面波(SWA)传感器简介[N];电子报;2004年
9 程传军、特约通讯员 倪敏芝;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锤炼夜间联合作战硬功[N];解放军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刘新其 程墨;广开“试验田” 宽口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恒;静电刚度谐振式微加速度计相关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周吴;微加速度计的机电耦合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戴强;基于SOI的电容式微加速度计器件物理模型与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云涛;电容式SIGMA-DELTA微加速度计接口ASIC芯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胡宇群;微型飞行器中的若干动力学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刘晓e
本文编号:257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5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