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磁芯环线圈感应热像系统

发布时间:2020-04-18 07:13
【摘要】:无损检测技术是可靠性保障和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手段,感应热像检测作为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结合了涡流检测技术和热像检测技术的优势,具有对近表面缺陷敏感、缺陷空间分辨率高、可直观显示缺陷位置、可非接触在役检测、检测结果易于存储等特点。该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冶铁、电力、核工业、军事、运输、石油等多个领域,但目前仍存在单次可检测面积小、对倾角缺陷检测鲁棒性差、允许的提离距离小、对曲面构件的检测能力差等限制,为解决上述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磁芯环线圈感应热像系统,其可收集空间磁通与磁能并注入被检对象,在被检对象内形成均匀高强辐射状磁场与环形涡流场,有效提高了感应热像系统的检测能力。本文首先建立了所提磁芯环线圈感应热像系统基于磁阻的电磁感应模型和基于辐射的热像采集模型,从理论层面解释了所述系统的检测优势,包括:单次可检测面积大、对倾角缺陷检测鲁棒性好、允许的提离距离大、检测结果信噪比高等;其次,结合理论模型与数值实验分析了磁芯环感应器空间磁场、被检对象内磁场和涡流场的特征;再次,通过有限元数值实验与实际验证实验评估了磁芯环线圈的实际检测能力。数值实验包括多倾角实验、单次可检测面积实验、曲面试件实验三组,每组均由磁芯环感应器实验与直导线感应器对照实验组成,被检构件包括铁磁性材料试件和非铁磁性材料试件。验证实验包括人工缺陷和自然缺陷检测实验,两类实验均以直导线感应器检测实验作为对照,实验试件包括铁磁性材料试件和非铁磁性材料试件,人工缺陷验证实验的设置与数值实验相同,用于验证数值实验;自然缺陷实验用于进一步检验磁芯环感应器的实际检测能力,被检对象包括铁磁性钢轨试件与非铁磁性晶界腐蚀缺陷试件。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表明,磁芯环感应器对铁磁性材料和非铁磁性材料构件均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整体检测能力优于传统感应器。其优势在于对倾角缺陷的检测鲁棒性好,单次可检测面积不小于26000mm,对较规则曲面构件的检测能力好,检测结果信噪比平均高于传统直导线感应器3倍以上。最后,本文通过对磁芯环感应器的分析总结了感应器设计的参考准则,并展望了进一步改进与应用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H87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华;;并联磁路磁芯磁路常数的确定[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7年02期

2 石松耀;;铁基非晶高频磁芯及应用[J];电子技术;1988年05期

3 仇兆增;;彩电用偏转磁芯材料的研制[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7年03期

4 钱金川;于建兵;朱守敏;;微晶合金磁芯材料在逆变电源中的应用[J];现代焊接;2009年04期

5 后植;;新的存尟磁芯材料[J];磁性材料及器件;1972年04期

6 刘荣;不同磁芯材料对电流探头传输阻抗Z_t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2期

7 郭绍博 ,孙国培 ,施建彬;剖析直流电磁阀对磁芯材料的要求[J];上海钢研;1998年02期

8 石松耀 ,韩一定 ,华子先 ,周晓波;铁基非晶优质磁芯及应用[J];上海钢研;1987年01期

9 牛蕾;;高速地磁传感器磁芯性能表征及其优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年05期

10 李智华;秦爱辉;张青春;;基于数字示波器的高频磁芯损耗测量[J];电测与仪表;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祖荣;戴波;张永丽;马景兰;;磁性材料在长输管道内检测装置中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梁海珍 李娟;新材料引领岚县经济转型发展[N];吕梁日报;2016年

2 刘宪芳 薛卫平;科技创新:助推岚县经济转型新格局[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赵伟 通讯员 付克俊;台资企业积极应对产业升级[N];中山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许珂;领导重视,才是信心所在[N];衡阳日报;2010年

5 薛卫平 杜丽君 牛燕飞;岚县合力推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N];吕梁日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迪;印制电路埋嵌电感表面化镀磁性合金薄膜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赵健;磁芯环线圈感应热像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王朝辉;开关电源结构及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4 黄子平;铁氧体及金属玻璃的多脉冲磁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5 严亮;全激变换器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6 刘松;滤波电感宽范围变化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盛军;准分子激光器快放电电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云;电子束焊接设备高压电源关键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洪宾;高频静电除尘电源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31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631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