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储能元件辅助负重人体下肢外骨骼的机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图文】:
[12](A Full-BodyExoskeleton for the Transport and Handling of Heavy Loads);图1.1(a)为全身外骨骼样机,图1.1(b)为外骨骼单侧手臂和腿部运动机构简图。该人体外骨骼需外接电源驱动,不可独立行走并无蓄能机构,但可应用于货物搬运等场合。该机构为并联机构,,自重160kg共有22个自由度,采用仿生控制原理操控气动元件为其提供动力,该机构可以搬运重量在50kg以下的物体,最大输出力500N,最大输出转矩5N·M,电机输出最高转速为1300r/min、输出功率680w。该全身外骨骼机构具有以下特点:可以完成对物体的搬运、运输及操控
及高校[35]都进行了实用性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如图1.2所示中国兵器集团202所[36]2015年在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博览会上首次展示了中国单兵外骨骼,该外骨骼采用外部驱动,利用电池提供能源;如图1.3所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伟海等[37]提出一种新型的平面三自由度下肢康复串并联式外骨骼,用于人体下肢康复训练。如图1.4所示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王东海[38]等人设计了一种无驱动柔性关节减重下肢外骨骼,该外骨骼可以通过膝关节将负载传递到地面并通过髋关节弹簧储能元件辅助行走以达到节省人体能耗的目的。图1.2 南京军区外骨骼 图1.3 下肢康复串并联式外骨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H7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晁智强;王飞;张传清;韩寿松;;单兵装甲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设计与仿真分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邵明旭;王斐;殷腾龙;刘健;;人体下肢生物力学建模研究进展[J];智能系统学报;2015年04期
3 陈伟海;徐颖俊;王建华;张建斌;;并联式下肢康复外骨骼运动学及工作空间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13期
4 田兴华;高峰;陈先宝;齐臣坤;;四足仿生机器人混联腿构型设计及比较[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5 冯芬玲;景莉;杨柳文;;基于改进SLP的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12年02期
6 汪满新;王攀峰;宋轶民;赵学满;黄田;;4自由度混联机器人静刚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5期
7 刘苏;;我国户外运动法律规制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毛海军;郭洪涛;马成林;李旭宏;何杰;;基于Automod仿真平台的钢材物流中心建模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放;基于PRBA模型的外骨骼式人机携行运载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陈峰;可穿戴型助力机器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裘德斌;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的设计与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2 陈伟;仿生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强;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机械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尹军茂;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构分析与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5 牛彬;可穿戴式的下肢步行外骨骼控制机理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37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63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