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太阳望远镜主镜气动支撑系统实验研究
【图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来源文课题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技术协作项目“2 米太阳望远镜结构及统方案设计”和“2 米太阳望远镜光机系统设计”。本项目将研制一台两米口镜,设计如图 1. 1 所示,该望远镜主要用在红外(1~15 微米)波段测量太场有关的太阳精细结构。特别关注宁静太阳的磁场,,希望通过对磁场及其相观测,推动对“日冕加热”“太阳发电机”等太阳物理基本问题的研究,提高确性。
(c)我国 1 米 NVST (d)瑞典 1 米 SST图 1. 2 现代地面大型太阳望远镜模拟和 1 米级太阳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均表明,有必要在红外波段细磁场和流场观测。地面大型太阳望远镜将越来越重视高分辨率度测量无疑是未来大太阳望远镜的主要科学目标,而向红外波段的有效手段。目前,美国、欧洲和我国均在设计和策划空间分辨面 20km 细节),偏振测量精度好于 10-4的地面大型太阳望远镜远镜(ATST)[15-16]有效口径为 4 米,仍将采用偏轴系统,观测波,预计 2018 年建成。欧洲国家将以 GREGOR 为蓝本研制 4 米的欧我国除了要发射 1 米口径的空间太阳望远镜[17]外,还将在未来择机障空间安全的战略目的,日本印度等国家也不甘落后,日本将与望远镜,而印度正在设计自己的 2 米太阳望远镜。动支撑国内外研究现状形式主要包括传统的被动支撑机构,除此之外,现代大型地基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H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霞;刘昌华;王建立;王帅;张斌;;大型望远镜主镜位姿解算与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年05期
2 吴小霞;李剑锋;宋淑梅;邵亮;明名;;4m SiC轻量化主镜的主动支撑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9期
3 王亮;陈涛;张斌;刘欣悦;李宏壮;张振铎;;薄镜面主动光学力促动器组控制软件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11期
4 孟德远;陶国良;钱鹏飞;班伟;;气动力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9期
5 郭万存;吴清文;杨近松;黄勇;高志良;;2m主镜主动支撑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6期
6 李宏壮;张振铎;王建立;刘欣悦;吴小霞;张丽敏;张斌;王亮;;基于浮动支撑的620mm薄反射镜面形主动校正[J];光学学报;2013年05期
7 刘忠;邓元勇;季海生;黎辉;;中国地基大太阳望远镜[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2年12期
8 赵永恒;;天文望远镜的自动观测技术[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2年04期
9 唐金龙;张俊;王少白;鲜浩;;望远镜主镜气压力驱动器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06期
10 王富国;吴小霞;邵亮;李剑锋;;国外大型地基望远镜主镜支撑综述[J];激光与红外;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忠;;环形干涉望远镜及其关键技术[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琳楚;基于TMT三镜的半主动光学面形校正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洪桥;基于主动支撑技术的薄主镜低阶面形误差校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2 郝相羽;气压力伺服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孙汉宇;用于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纳米位移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柳光乾;云台红外太阳望远镜驱动控制系统仿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本文编号:2702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70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