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双波段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07 07:29
【摘要】:望远系统在进行远距离观测目标时,由于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使得成像分辨率降低,因此引入了自适应光学系统,提高目标探测和识别的能力。双波段的自适应成像系统比单一波段多一个观测渠道,有利于快速发现目标,并且可见/红外波段相结合可以获得更精准、全面的目标信息,可同时满足既能分辨场景细节,又能在雾、霭、雨、雪的天气情况下观察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于双波段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双波段光学系统成像性能,结合可见光和中波红外的特点,本文研究和推导了波段间消色差理论和焦距补偿表达式,设计了无光路补偿的自适应双波段共口径/共光路齐焦成像光学系统;分析对比了望远系统的类型,设计了可见光/中波红外双波段望远系统。介绍了波前校正器反射镜面的材料特性和波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合理选择了变形反射镜的材料,设计了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阵列透镜,最后将双波段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与双波段望远系统相匹配进行设计优化,组合系统的工作波段为0.38μm~0.76μm、3μm~5μm,F数为15,组合焦距为1000mm,全视角为0.5°。该系统可以同时接收可见光波段和中波红外波段的目标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探测目标信息的一致性和探测准确度。所设计的可见光波段光学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值在奈奎斯特频率61lp/mm时高于0.4,中红外波段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值在奈奎斯特频率20lp/mm时达到0.4,点列图各视场像点都集中在单个探测器范围内。成像系统采用正、负透镜与二元衍射面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可见光和中波红外双波段融合成像,达到全天候侦查的目的。根据使用要求,光学系统引入二元衍射面实现了光学被动式消热差,在-40℃~+60℃温度范围内像面稳定,系统成像质量满足要求,最后,采用灵敏度分析法对系统进行公差分析。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简单,能进行远距离目标探测,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H7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西杰;刘钧;陈阳;;双波段大变倍比连续共变焦光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16年10期

2 高明;王川;刘钧;吕宏;;四通道阵列偏振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J];激光与红外;2016年06期

3 张葆;崔恩坤;洪永丰;;红外双波段双视场共光路光学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02期

4 周晓斌;栾亚东;焦明印;张宣智;杨子建;;基于Zernike模式法的变形反射镜补偿面型求解方法[J];红外技术;2014年10期

5 郭广妍;樊仲维;余锦;葛文琦;康治军;唐熊忻;貊泽强;王昊成;石朝辉;;基于Shark-Hartmann理论的波前探测技术研究[J];应用光学;2014年05期

6 谢文科;马浩统;高穹;江文杰;;气动光学自适应校正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09期

7 时魁;陈兆兵;;某机载短焦距电视探测能力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4年05期

8 刘钧;陈阳;;可见光/红外双波段大视场共口径齐焦光学系统[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李岩;张葆;洪永丰;赵春蕾;;谐衍射红外双波段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3年11期

10 宁长春;索郎桑姆;;天文望远镜400年发展中对于光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J];大学物理;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友明;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复原及波前控制优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2 夏爱利;基于Shack-Hartmann波前传感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3 张运海;准分子激光视觉光学矫正关键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侯静;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新概念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洪建;大气湍流对光学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兆坤;自适应光学在自由空间光通信大气补偿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郑媛;机载激光动态照射准确度测试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4 张春艳;中波和长波红外双波段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D];苏州大学;2011年

5 程珂;红外变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5年

6 金英兰;大气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及其自适应光学补偿效果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44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744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