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质谐振器的光学超表面器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H74
【图文】:
大学 Capasso 课题组首先提出了一种界面不,并且根据费马原理提出了广义反射和折射定了在中红外波段对线偏振光的控制[9,10]。之到近红外波段[11]。该结构只能调控正交偏振的光则保持正常状态。这种对光传播的特殊线两臂之间的正交投影。对于一个 V 型天线向的时候其支持一个对称模式,而当电场偏振称模式。在适当偏振光的照射下,两种模式在意愿调整。通过改变 V 型天线臂长、两臂之来的正交偏振辐射的强度和相位都可以实这些天线,涡旋相位板[9]、宽带光束偏转[1全息[13]等等应用都得以实现。根据巴比涅原米孔状结构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甚至获。
通过采用 Pancharatnam-Berry(PB)相位[16,17],组提出采用金属纳米棒来调制圆偏振光的相位面[18],如图 势在于每一个纳米棒所产生的相位延迟 线性依赖于其方 ,其中符号由入射光的偏振态决定。此外,由于每一个结构持不变,使得散射强度也不会发生改变。基于这样的原理,精巧的设计。在 2014 年,Shuang Zhang 课题组采用开口金于光强度和相位的分别控制[19]。2015 年,Mu Wang 课题组构实现了高效激发圆偏振光的应用[20]。因为 PB 相位这种几概念很容易被扩展到其他频率范围[21-23]。需要注意的是 PB光入射下工作,特别是当线偏振光入射时,两种圆偏振光会迟。通过利用这种偏振相关的相位响应,可以利用 PB 相位的光产生不同的行为,比如双偏振超透镜[24,25]和偏振切换全用无源材料制成的非磁超表面调控的效率理论上都会低于际应用[28]。
图 1-3 基于 MIM 结构的高效异常反射超表面[29]etasurfaces consisting of nanorods can manipulate rehigh efficiency.[29]理,波前上每个面元都可以看做是新的振动点的振动是所有这些次波在该点的相干叠用假想的电和磁极化电流作为次级波源,研了实现这样的控制,有着表面电磁极化率ee 面上。如图 1-4 所示,2014 年 Pfeiffer 等人两种极化电流的功能层,实现了在通信波段],此外还通过将双各向异性极化谐振器非周束整形[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君;楼建东;雷雪;张广求;;一种新型宽带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与实现[J];微波学报;2014年06期
2 王蕾蕾;安合志;李萍;张文辉;;一种新型圆柱形介质谐振器微带天线仿真分析[J];电子科技;2012年08期
3 张丽娜;钟顺时;许赛卿;朱玉晓;;宽带圆柱形陶瓷介质谐振器天线[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唐宗熙,张其劭;微波介质谐振器介电参数的测量[J];计量学报;1996年04期
5 刘革,刘盛纲,吴坚强;边廊模介质谐振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6 刘革,刘盛纲,吴坚强;毫米波平面回音壁模介质谐振器的实验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刘革;回音壁模介质谐振器[J];地质科技管理;1995年02期
8 刘顺康;毫米波回音壁模介质谐振器[J];电子器件;1990年02期
9 郭开周,杨荣生,陈增圭;光控介质谐振器的频率调谐[J];电子科学学刊;1991年05期
10 麦久翔;微波介质谐振器材料[J];宇航材料工艺;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兰;;微波介质谐振器的调谐技术[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2 李英;周世平;;关于轴对称介质谐振器的有限差分法分析[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3 刘世勇;楼仁海;;介质谐振器的计算及应用[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4 蒲国胜;廖承恩;;圆柱形介质谐振器的有限元分析[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7年
5 褚庆昕;;复合介质谐振器分析[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中)[C];1987年
6 言华;郝铁乱;;电调介质谐振器振荡器的分析与设计[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7 曹祥玉;;介质谐振器稳频场效应管振荡器[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8 陈宁;孙忠良;;八毫米集成介质谐振器稳频体效应振荡器[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中)[C];1987年
9 马哲旺;樊德森;;多层复合介质谐振器的模匹配法分析[A];1989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9年
10 张洁;符果行;;矩形介质谐振器谐振频率的计算[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中)[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建国;毫米波介质谐振器天线理论获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亮;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圆极化阵列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孙上;基于介质谐振器的光学超表面器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邹孟;介质谐振器天线的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4 张丽娜;介质谐振器天线与宽带平面天线[D];上海大学;2011年
5 韩荣苍;宽带圆极化与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D];上海大学;2016年
6 王小明;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宽带印刷缝隙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郭敏;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双波段双极化微带天线阵[D];上海大学;2016年
8 林嘉宏;低副瓣与圆极化宽带介质谐振器天线阵列研究[D];上海大学;2017年
9 康雯;无线人体通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汤小蓉;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和低旁瓣圆极化微带天线阵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阚国锦;反射板结构介质谐振天线与贴片阵列天线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2 郑浩天;应用于WLAN的多频介质谐振器天线研究和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3 孙林;卫星导航与频率可重构介质谐振器天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周洪宝;双频介质谐振器天线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张文瑭;双频段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汪晖;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其阵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许栩;低损耗材料分离介质谐振器法复介电常数测试[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明熹;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其圆极化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9 黄代利;介质谐振器天线带宽扩展技术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7年
10 邹潇南;高效率高方向性介质谐振器天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8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74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