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套索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20 21:29
【摘要】:下肢康复外骨骼能帮助下肢运动能力丧失的患者以及有行走障碍的老弱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助力行走,恢复其丧失的运动能力。套索人工肌肉驱动方式是利用套索传动特性并基于Hill肌肉模型理论的一种新型驱动方式,本课题的目标在采用套索人工肌肉驱动方式设计出帮助这些下肢有行走障碍的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助力助行的下肢康复外骨骼。首先,本课题对人体下肢运动机理进行研究,同时论述了Hill型肌肉模型理论以及基于该理论的套索人工肌肉模型理论,并且设计了用于人体下肢运动数据采集的轻质关节数据采集系统。其次,基于人体下肢机理研究以及套索人工肌肉模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肢康复外骨骼结构设计总体要求,并且具体分析了外骨骼各关节自由度的分配,然后采用套索人工肌肉驱动方式设计出外骨骼的整机结构三维造型,完成下肢康复外骨骼的机构设计,同时对套索传动路径优化理论进行了研究,对典型关节的套索传递路径进行优化,并推广至一般连杆和关节组合机构套索驱动形式其路径的优化。然后,对下肢康复外骨骼进行建模分析,主要基于D-H坐标系建立下肢康复外骨骼的关节坐标系以及正运动学模型,并采用几何法和蒙特卡洛法分析外骨骼的工作空间,在套索传动理论和双套索传动理论的基础上对套索人工肌肉模型理论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下肢康复外骨骼驱动系统的特性。最后,本文介绍了下肢康复外骨骼系统,包括外骨骼样机实验模型,外骨骼控制策略以及外骨骼硬件结构,对设计的下肢康复外骨骼系统进行轨迹跟踪性能试验,结果验证外骨骼系统良好的轨迹跟踪,并且针对设计的下肢康复外骨骼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H77
【图文】:

模型图,套索,人工肌肉,模型


图 1-1 基于套索的 Hill 型人工肌肉模型采用“套索人工肌肉传动”,助力/康复外骨骼的传动路径由可任意变形的刚性或柔与软索构成,从而使得康复装置的主体结构可以根据人体形态和肌肉力传递路径穿戴舒适性。该“套索人工肌肉”既拥有套索传递力大、路径细小灵活,又具有串

伯克利,以色列


伯克利eLEGS

以色列,伯克利


以色列ReWalkRobotic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学家研制“人工肌肉”让机器人变身超级大力士[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7年06期

2 张氢;覃昶;孙远韬;;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灵巧手的设计与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8年05期

3 ;让机器人变身超级大力士的人工肌肉”[J];科学24小时;2018年01期

4 ;“人工肌肉”让机器人变身超级大力士[J];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01期

5 肖应锋;;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探析[J];机械工程师;2014年02期

6 王宏;赵西友;;气动人工肌肉在空投着陆缓冲中的应用构想[J];机床与液压;2012年03期

7 严炎;刘星;;科学家研发超强人工肌肉 或将人类打造成超人[J];今日科苑;2012年22期

8 刘昱;王涛;范伟;黄清珊;萧晖衡;;新型气动人工肌肉特性测试系统的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1年10期

9 臧克江;郭艳玲;马岩;高明;;编织型气动人工肌肉几何特性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01期

10 刘吉轩;谢增;;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器的动态跟随控制研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科学家研制“人工肌肉” 让机器人变身超级大力士[A];《科学与现代化》2018年第1期(总第074期)[C];2018年

2 范伟;余麟;刘昭博;刘昊;彭光正;;气动人工肌肉驱动仿人灵巧手的设计[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傅晓云;方敏;李宝仁;;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直线关节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沈伟;施光林;;气动人工肌肉位置离散滑模控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邢霞;尹怡欣;李俊泉;涂序彦;;基于人工生命的气动肌肉[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新材料有望研制智能化人工肌肉:弹性强可自修复[A];《科学与现代化》2017年第1期(总第070期)[C];2017年

7 刘遵峰;;多级褶皱结构的导电弹性纤维及其用于导线、传感器、和人工肌肉中的应用[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5年

8 范伟;彭光正;李英;;神经元自适应PSD控制在气动人工肌肉力控制中的应用[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彭光正;;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SMC技术中心研究工作简介[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学术会议大会交流论文集[C];2004年

10 范伟;彭光正;李英;;神经元自适应PSD控制在气动人工肌肉力控制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惠钰;蚕丝“人工肌肉”让智能织物更舒适[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刘园园;新材料有望“培育”出智能化人工肌肉[N];科技日报;2016年

3 记者 缪友银;吉大成功研发强大人工肌肉[N];吉林日报;2014年

4 通讯员 郑志颖 首席记者 姜澎;复旦制成新型纤维状人工肌肉[N];文汇报;2015年

5 记者 田雅婷;“人工肌肉”能治疗小儿麻痹症[N];光明日报;2013年

6 记者 刘欢;国内首例“人工肌肉”植入萎缩下肢成功[N];北京日报;2010年

7 科讯;我国首例“人工肌肉”植入萎缩下肢手术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记者 吴苡婷 通讯员 郑志颖;复旦教授发现新型纤维状人工肌肉[N];上海科技报;2015年

9 编译 徐树明;干细胞培育出可自愈人工肌肉[N];医药经济报;2014年

10 实习生 李亚男 记者 张晔;“人工肌肉”比纸薄 治肌萎缩一贴灵[N];科技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山;SMA人工肌肉软体机器人的变形控制与运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臧克江;编织型气动人工肌肉工作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杨钢;气动人工肌肉位置伺服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谢建蔚;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仿人腿关节运动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何青松;IPMC人工肌肉界面与材料设计、力电建模及仿生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王琳;组织工程人工肌肉生物学特性的改善及PLG生物支架作为骨骼肌细胞载体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江涛;面向仿人机器人的人工肌肉与关节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徐岩;Ag-IPMC人工肌肉电致动性能及失效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9 耿德旭;双向主动弯曲气动柔性关节及其在机械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荣书玲;组织工程生物人工肌肉释放重组治疗性蛋白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强;套索人工肌肉驱动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高锟林;基于气动肌肉驱动的仿人手臂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3 甘振波;套索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设计[D];东南大学;2018年

4 靳凯云;碳纳米管人工肌肉纤维的制备与驱动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5 王思雨;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六自由度运动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徐龙;基于随机征用的人工肌肉迟滞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7 刘子玄;基于随机征用的人工肌肉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8 韩广明;SMA人工肌肉柔性仿人灵巧手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李凯;聚合物螺旋卷绕型人工肌肉的驱动特性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许嘉琪;气动人工肌肉仿人体上臂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3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763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