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DR应变检测仪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H8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莉;孙红月;于洋;詹伟;尚岳全;;抗滑桩内力的BOTDR监测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2期
2 张丹,施斌,吴智深,徐洪钟,丁勇,崔何亮;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3 赵雪峰;路杰;王艳红;;一种BOTDR光纤温度传感器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4 周学军;王红霞;赵四新;;BOTDR在海底光缆监测中的应用[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6年04期
5 侯公羽;谢冰冰;胡涛;殷姝雅;韩育琛;;使用BOTDR技术进行隧道监测的光纤护套效应[J];岩土力学;2017年08期
6 韩雪;李永倩;李晓娟;陈耀辉;;基于BOTDR系统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光通信技术;2017年09期
7 刘永莉;孙红月;于洋;詹伟;尚岳全;;基于BOTDR监测技术抗滑桩上滑坡推力确定[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5期
8 胡佳成;陈福昌;张承涛;林尊琪;;Application of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e-controlled FBG filter and light source self-calibration technique in the BOTDR sensor system[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2年07期
9 秦世伟;谷川;;BOTDR原理、应用及其信号的小波处理[J];机电一体化;2008年11期
10 王帅;任春年;栾丽君;;提高BOTDR探测范围的色散补偿方案[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蕴琦;;BOTDR传感的数据拟合准确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6年
2 赵雪峰;路杰;王艳红;;一种BOTDR光纤温度传感器试验研究[A];中国工程院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杨远洪;伊小素;孟照魁;;基于BOTDR的光纤陀螺用光纤环的应力分布实验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路杰;赵雪峰;;大尺度BOTDR光纤应变灵敏特性研究[A];中国工程院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冯江;王源;段建立;张旭;;BOTDR在钻孔灌注桩静荷载试验中的应用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李建华;王荣;徐智勇;朱勇;;一种新的应用小波变换的直接检测BOTDR系统[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卫兵;王淑萍;范启雄;;BOTDR温度监测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九)——防灾减灾与国家安全[C];2013年
8 吴智深;施斌;原田隆郎;石井豪;许斌;;可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BOTDR光纤变形检出特性试验研究[A];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第四届获奖工程专栏[C];2005年
9 缪国兵;吴功建;;BOTDR在光缆试验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汉超;李涛;陈坤;方书博;程远;;基于BOTDR技术的OPGW内部通讯状态在线监测研究[A];2017智能电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晓娟;BOTDR传感系统性能提高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2 王帅;巷道支护装备形变BOTDR监测理论与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3 刘永莉;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帅治根;基于布里渊谱中单频功率的BOTDR系统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张瑜;BOTDR应变检测仪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3 李哲哲;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检测系统[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4 孙y洑
本文编号:2770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77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