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动双检测微陀螺刚度非线性下的动力学特性及其时滞反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H824.3
【图文】:
第一章 绪论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机电系统(MEMS)是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是指微型化器件与电路的组合,把电子功能与机械的、光学的或其他的合的综合集成系统[2]。MEMS 均采用微型结构,旨在使器件在极小的空间的功效;主要包括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和相关的处理电路部分。系统是自然界的各种信息,输入的信号通过微型传感器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处理单元对信号进行转换和处理,最后通过微型执行器将处理后的电信号物理信号并作用于外部环境[3]。MEMS 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图 1
第一章 绪论件中最为重要的传感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导航、消费电子和移动应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端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市场前景[8]。根据微陀同,可分为科氏效应微振动陀螺仪、固体微陀螺仪、流体微陀螺仪、悬浮、光学陀螺仪和原子陀螺仪。微振动陀螺仪是最早使用的微陀螺仪,同时上使用最多且相对较成熟的陀螺仪[14]。
图 2-1 双驱动双检测微陀螺结构示意图图 2-2 双驱动双检测微陀螺集总参数模型向:1 1 1 2 1 2 2 1 2 1 2 22 2 2 1 2 3 2 2 1 2 3 2( ) ( )( ) ( ) ( ) 0dfm x c c x c x k k x k x Fm m x c x c c x k x k k x + + + + = + + + + + = 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增平;张福学;乔晓华;张岚;;提高载体驱动硅微陀螺灵敏度的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6年06期
2 褚伟航;李孟委;王宾;吴承根;;抗过载微陀螺结构的高灵敏设计与仿真[J];压电与声光;2016年05期
3 倪云舫;李宏生;杨波;黄丽斌;赵立业;王攀;刘嘉;;硅微陀螺正交误差直流校正设计与分析[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4 赵阳;裘安萍;施芹;夏国明;赵健;;硅微陀螺仪零偏稳定性的优化[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9期
5 王晓雷;杨成;李宏生;;硅微陀螺仪正交误差校正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3年06期
6 满海鸥;肖定邦;吴学忠;陈志华;侯占强;;基于驱动频率的硅微陀螺零偏补偿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05期
7 吉训生;王寿荣;;硅微陀螺漂移数据滤波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8 张卫平;陈文元;赵小林;吴校生;崔峰;刘武;黄晓刚;肖奇军;马高印;张忠榕;;悬浮转子式微陀螺技术关键、创新设计和最新进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03期
9 陈建元;;有机械耦合的电容式硅微陀螺敏感信号读取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7期
10 谢立强;吴学忠;李圣怡;;石英微陀螺的机械耦合问题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京;张福学;;硅微陀螺自旋系统的盲信号处理[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2 王安成;罗兵;吴美平;于化鹏;;硅微陀螺数字化双闭环驱动控制方法[A];2010年惯性技术 发展动态 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杜世宏;崔燕;;一种硅微陀螺仪的数据采集电路设计[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世宏;崔燕;;一种硅微陀螺仪的数据采集电路设计[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明辉;高世桥;;解耦型微陀螺仪的设计、制作与性能分析[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谢立强;吴学忠;李圣怡;;相关检测与自动增益控制在音叉式石英微陀螺中的应用[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7 杨东升;李邦元;王奇;;角速率微陀螺仪ADXRS401的原理与接口电路设计[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宝林;;微机械陀螺阻尼特性及正交误差抑制研究[A];2017年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C];2018年
9 孙健;许春晓;黄伟希;;内筒旋转有端盖同轴圆筒间流动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严平;陈颖;;振动式微陀螺驱动的自动增益控制算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见习记者 覃秘;华力创通 上马硅微陀螺项目[N];上海证券报;2011年
2 记者魏富强;我市经贸团举行项目签约仪式[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博;电容式硅微陀螺的结构优化和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2 苏剑彬;蝶翼式硅微陀螺静电力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王雄;摇摆质量微陀螺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谢立强;基于剪应力检测的新型石英微陀螺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翁睿;球碟转子式微陀螺驱动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王冠石;电容式硅微陀螺接口ASIC芯片集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侯占强;蝶翼式微陀螺零偏稳定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李海;球碟转子式微陀螺敏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任明远;球碟转子式微陀螺接口ASIC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代刚;MEMS-IMU误差分析补偿与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雄;双驱动双检测微陀螺刚度非线性下的动力学特性及其时滞反馈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2 孟思;双驱动双检测微陀螺的优化设计与仿真[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3 桑鹏程;常压封装硅微陀螺测控电路的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吕正;振环硅微陀螺仪检测控制与三轴集成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吴磊;硅微陀螺仪模态匹配控制电路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6 詹超;基于数字校正和反馈的硅微陀螺测控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7 李会杰;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动力学特性影响[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8 张辰卿;多自由度微陀螺带宽及灵敏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9 王凯;宽温范围微机械陀螺温度特性研究及性能改善[D];东南大学;2016年
10 曹世杰;高灵敏度蝶翼式微陀螺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87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78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