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NTSC-F1铯原子喷泉钟性能改进及二阶塞曼频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03:21
【摘要】:时间是度量物质运动的基本参量,也是物理量中测量精度最高的。“秒”是时间单位,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基于铯原子的“原子秒”定义:位于海平面上的铯-133(~(133)Cs)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中跃迁振荡9192631770周期所持续的时间为一个原子时秒。能够复现上述“秒”定义的基准装置是铯原子喷泉钟。“秒”定义的频率是指海平面处无干扰的铯133原子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实际环境中受到外部物理效应的影响以及内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的谐振频率并不等于“秒”定义对应的频率值,原子的谐振频率相对于秒定义的偏离称为“频移”,这些频移的不确定度是表征铯原子喷泉钟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产生和保持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而本地原子时TA(NTSC)的准确度依赖于滞后一个月的国际计量局的时间频率公报。自主研制铯原子喷泉钟可以实现实时标校TA(NTSC),提高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的性能。本文围绕改进铯原子喷泉钟NTSC-F1的性能——频率稳定度和频率不确定度展开研究,对影响铯原子喷泉钟的各项噪声源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发展了提高飞行时间信号信噪比的技术,提高了NTSC-F1的频率稳定度;同时,开展了铯原子喷泉钟NTSC-F1主要频移项二阶塞曼频移的评定工作,利用两种方法对原子运行路径上的均匀弱磁场(C场)进行精确测量,严格的分析表明二阶塞曼频移的测量不确定度为1.08×10~(-16)。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高飞行时间信号(TOF)信噪比的技术研究。通过提高TOF信号强度、降低TOF信号噪声改进TOF信号的信噪比。(1)改进二维磁光阱的真空系统,以减小由真空变化引起的原子喷泉回落原子数的起伏。将原有的环氧树脂胶粘结玻璃板和金属腔体的真空密封方式,改进为压铟丝密封的方式。改进后的二维磁光阱可以持续提供冷原子束流,增强了飞行时间信号强度。改进后铯原子喷泉钟物理系统真空度的起伏比改进之前降低了两个量级。实验测量喷泉管位置真空度的改变量被限制在1×10~(-7)Pa范围以内,由真空变化引起的回落原子数起伏小于10%。(2)降低冷原子黏团温度以提高飞行时间信号强度。优化亥姆霍兹线圈补偿地磁场技术,使磁光阱中心1cm范围内的磁场起伏小于30nT,原子温度从10μK降低为3μK,原子黏团飞行过程中的原子数损耗变小,飞行时间信号变强。(3)改进双能级探测系统,降低探测光的功率噪声。优化双能级探测系统的光路,针对探测光功率起伏的问题,给探测光添加功率稳定环路。功率稳定环路激光样品的获取采用白玻璃片反射的方式,相比传统的偏振棱镜,白玻璃片反射光功率变化与出射光的偏振无关,这种方式研制的功率稳定环路既能遏制激光功率的直接变化,也能遏制由偏振变化引起的激光功率的间接变化。使用这种方式研制的功率稳定环路可以实现双能级探测光的同时稳定。实验表明功率稳定以后探测光的相对强度噪声小于10~(-7)/f(Hz~(-1)),单纯由探测光功率起伏引起的铯原子喷泉钟的不稳定程度小于1.4×10~(-14)(τ)~(-1/2)(τ=1~40000s)。2.改进NTSC-F1的光学系统,消除探测光功率的长期变化,提高NTSC-F1的长期运行能力。光学系统的稳定性是影响铯原子喷泉钟长期运行的主要因素。实验中使用一台商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提供铯原子喷泉钟运行所需要的冷却光和探测光。应用全金属、小型化的光学元件搭建光路,以提高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和空间光到光纤的耦合效率。设计猫眼结构的声光调制器双次通过光路,以减小偏振梯度冷却阶段冷却光频率变化与功率变化的相互影响。使用无振动的机械开关对激光束进行物理关断,以减小机械振动对激光器稳定性的影响。光学系统功率监测实验表明,光学系统一次锁定可以无干扰正常运行时间超过1个月,其间激光总功率仅变化3%,完全符合喷泉钟长期运行的要求。3.二阶塞曼频移的评定技术研究。应用低频跃迁法测量铯原子喷泉钟激励腔及自由飞行区的磁场分布。应用交流退磁法对磁屏蔽退磁以优化C场的空间分布。研制高稳定性的C场电流源以减小C场随时间的变化。应用国际通用的测量磁敏能级Ramsey跃迁中心条纹的方法,测量了二阶塞曼频移的频移量,从C场的空间均匀性、时间稳定性两个方面对二阶塞曼频移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表明NTSC-F1二阶塞曼频移的测量不确定度为1.08×10~(-16)。4.激励腔与自由飞行区磁场平均值不相等引起钟跃迁频移的研究。原子团与激励腔的作用实际包含了两次Rabi过程和一段时间的自由演化过程,两种作用过程都与磁场有关。但是磁场在这两种过程中产生频移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传统的铯原子喷泉钟二阶塞曼频移的研究只是关注了由磁场引起的频移,而没有区分两种过程产生频移的差别。激励腔与自由飞行区磁场平均值不相等会对钟跃迁产生影响从而产生频移。本文首次对这一频移进行了研究,理论上研究了这项频移的产生机理和测量方法,实验上以NTSC-F1为平台测量了这项频移的相对频移量为10~(-17)量级。5.高性能磁屏蔽研究。铯原子喷泉钟二阶塞曼频移、Rabi与Ramsey牵引频移以及Majorana跃迁频移都与磁屏蔽装置的性能有关。NTSC-F1磁屏蔽装置原始磁场均匀区仅有6cm,磁场的均匀性依靠多组补偿线圈调整实现,这就增加了喷泉钟系统的复杂程度与不稳定性。我们从磁屏蔽的原料选择、结构设计和退磁方式三个方面对铯原子喷泉钟的磁屏蔽装置进行了研究,实验上获得了磁屏蔽筒轴线方向51cm的磁场均匀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H714.14
【图文】:

铯原子喷泉,工作过程


NTSC-F1 铯原子喷泉钟性能改进及二阶塞曼频移研究larion 小组研制出第一台铯原子喷泉钟 FO1[11],199性能超过了当时最好的铯束钟。此后,铯原子喷泉钟率基准。泉钟以冷原子黏团为工作样品,应用移动光学黏团技Hz 或 10MHz 的本地晶体振荡器通过频率综合器转相接近的微波输入激励腔。原子黏团上升、下落两发生 Ramsey 跃迁,Ramsey 跃迁概率与微波场的频振荡器使 Ramsey 跃迁概率最大,就可以使本地晶体[11][12]。铯原子喷泉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图 1.1 所示

铯原子,喷泉,实验装置


价原子钟第三至五场理论和铯原子喷泉图 2.1 所系统、控分;光学括选态腔采集系统开关电路子俘获、性能的两个五节对与铯原二阶塞曼频泉钟的结构所示,一台完控制系统和电系统包括实腔微波链路和统和伺服控制路和探测信号上抛、选态个重要指标原子喷泉钟频移理论进构完整的铯原电子学系统实验台空间和激励腔微制系统三个号放大电路态、激励、标——频率稳钟研究相关的进行了介绍。原子喷泉钟包统五个部分。光路和探测微波链路两部个部分;电子路两部分。铯探测、伺服稳定度和频的理论包括包括物理系。物理系统测区光路两部分;控制子学系统包铯原子喷泉服控制等一频率准确度进括激光冷却原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真空系两部分[39];微制系统包括时包括给磁场线泉钟各系统按一系列过程[4进行了详细原子理论、系统、微波系统和磁场微波频率综时序控制系线圈供电的按照设定程40]。细波场综系的程

CG系数,跃迁,能级,圆偏振光


2.8 σ+-σ-组态光场偏振沿 z 轴的变annoudji还讨论了另外一种形-σ-圆偏振光组成,空间上表现场。由图2.6的CG系数可知在可能发生Sisyphus冷却。23161212121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秉学;铯原子束的产生与检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05期

2 李士杰;;超低浓度铯原子的激光选择性检出[J];浙江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3 孙玉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铯原子喷泉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J];现代计量测试;1999年01期

4 赵守珍,姜永丰,周清,张黎明;多孔摙片与镍管的激光焊接[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9年03期

5 秦卓;;铯原子频标中铯束管的噪声分析[J];陕西天文台台刊;1984年02期

6 刘旭红;陈杭杭;;国家重大科研专项《铯原子喷泉基准钟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启动[J];中国计量;2014年04期

7 李天初;NIM铯原子喷泉实现MOT-OM原子云并冷却到10μK[J];计量学报;2001年03期

8 张杨;吴纪元;;基于铯原子光泵磁共振的磁场传感实验系统设计[J];大学物理实验;2011年03期

9 吴长江;阮军;陈江;张辉;张首刚;;应用于铯原子喷泉钟的二维磁光阱研制[J];物理学报;2013年06期

10 诸葛晓明;;冷铯原子——地球上走得最准的钟[J];今日科苑;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民;张天才;杨炜东;刘海峰;谢常德;彭墀;;采用磁光阱技术直接在超高真空铯原子汽室中实现铯原子的激光冷却与俘获[A];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C];1998年

2 王军民;;铯原子及铷原子Magic-Wavelength光学偶极阱(英文)[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3 李天初;;从米到秒:中国计量院的微波—光学频率基标准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4 付军贤;陈帅;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铯原子喷泉的实现[A];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C];2000年

5 王丹;郭苗军;周海涛;张俊香;朱诗尧;;铯原子汽室中高阶厄米高斯光束关联光子对的制备[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6 马杰;汪丽蓉;肖连团;贾锁堂;;高分辨超冷铯原子光缔合光谱及其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刘海峰;;铯原子喷泉频标装置的设计和准确估算[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8 杨光;杨保东;王杰;刘慧丰;何军;王军民;;阶梯型能级结构铯原子双色磁光阱[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9 杨保东;梁强兵;杨建峰;赵江艳;张天才;王军民;;铯原子激发态光谱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李义民;侯继东;杨东海;王义遒;;高效率的铯原子磁光阱[A];第三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吕贤如;我国自主研制成功铯原子喷泉钟[N];光明日报;2007年

2 立冬;我国研制成铯原子喷泉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林莉君 通讯员 刘旭红;1500万年不差一秒 铯原子喷泉钟:让时间准一些,再准一些[N];科技日报;2010年

4 杨蕾;我国全球卫星导航将用自主时间基准[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卢敬叁 本报记者 王娅莉;铯原子喷泉钟与授时关系密切[N];中国质量报;2004年

6 王艳红;科学家研制高度同步量子钟[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7 记者 朱立毅;我国造出铯原子喷泉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记者 常丽君;一块石头也是一座时钟[N];科技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冯卫东;看微观世界里扔“硬币”[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心亮;NTSC-F1铯原子喷泉钟性能改进及二阶塞曼频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2017年

2 黄家强;冷铯原子微波频标新方案探索与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3 阮军;守时型铯原子喷泉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2年

4 刘涛;铯原子磁光阱及光学偶极俘获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5 杨保东;阶梯型铯原子系统中双共振光抽运光谱及双色磁光阱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张岩;对应于铯原子D1线正交压缩态光场的制备[D];山西大学;2017年

7 林睿;铯原子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测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2017年

8 王彦华;铯原子相干光谱及铯原子在磁光阱和三维近共振光学晶格中的装载与俘获[D];山西大学;2007年

9 张晓航;冷镱原子光钟的磁场控制及初步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吴长江;铯原子喷泉钟物理系统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向少山;基于光学频率梳的高分辨光谱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施俊如;铯原子喷泉钟Ramsey和Rabi牵引频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6年

3 卢佳佳;铯原子磁光阱及光抽运光谱的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成永杰;铯原子相干燥控脉冲激光系统及原子光频移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刘智;铯原子相干布居俘获实验参数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金丽;铯原子分子精密光谱测量[D];中北大学;2014年

7 张辉;铯原子喷泉钟NTSC-01光学系统的研制[D];西北大学;2012年

8 付理想;锶原子锁频系统的小型化以及永磁体塞曼减速器的研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禹;铯喷泉钟系统优化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1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791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c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