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面向再制造的弱磁检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07:36
   金属磁记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弱磁无损检测方法,在评估铁磁构件再制造性能和服役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方法能够对工件结构损伤的早期探测与早期诊断,检测过程不需外加激励,完成对铁磁性材料中存在的应力集中情况进行检测与评估;然而传统的磁场测量大多是单轴测量,磁场信息反映不够全面,并且检测设备不够便携的特点,限制了磁记忆检测的应用场景。针对上述局限性,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嵌入式的弱磁检测设备,并对试样拉伸加载进行磁记忆信号检测,通过磁记忆信号特征参数对缺陷进行定量化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弱磁检测技术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弱磁检测系统的开发进行研究。硬件平台实现系统采用基于i.MX6UltraLite Cortex-A7架构处理器的OKMX6UL-C开发板作为数据处理和硬件控制的核心模块,外围传感器探头采用HMC5883L三轴磁阻传感器设计并搭建,用以实现系统的功能。软件平台采用Ubuntu系统搭建Qt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C++语言混合编写磁信号采集程序、IIC通信程序以及数据波形化显示程序,完成基于Qt/Embedded开发的易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其次完成弱磁检测设备的标定与运行调试。搭建基于亥姆霍兹线圈的标定系统对嵌入式检测设备进行静态特性进行测试,完成对仪器的标定并得出相应的性能指标,确定了系统在±8Gs的测量范围,三个轴检测的分辨率为4.51、4.4、4.64mGs。通过对进行退磁与磁化的试样检测,确定了检测设备能够正确有效的检测出金属磁记忆切向信号与法向信号的特征值,并与俄罗斯TSC-2M-4检测仪采集数据对比,检测结果类似,进一步证明了检测设备能够正确的对铁磁性工件进行有效的检测。最后完成基于PCA与GA-BP神经网络的磁记忆信号定量评价。通过制作具有裂纹缺陷的试样并进行拉伸试验,并用自开发的弱磁检测系统进行缺陷处裂纹磁信息的检测,在对磁记忆信号波形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磁记忆信号的数据特征提取出缺陷处的特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进行缺陷信号的定量化分析,不仅去除了数据相关性,降低了样本维度,显著简化了网络结构,又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够有效的反演出缺陷的损伤程度。
【学位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H878.3
【部分图文】:

设计图,传感器电路,设计图,简化电路


图 3.5 传感器电路设计图Fig 3.5 Sensor circuit design电路设计图设计并定制了 HMC5883L 传感器模块与 IIC 总线数据线与控制线,为了简化电路将探头

电路图,串口,电路图,控制数据


图 3.10 调试串口电路图Fig 3.10 Debug serial port circuit diagramC 总线线是控制器通过控制数据线 SDA 与时钟线 SCL 与从机设备

面向再制造的弱磁检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的研究


arm-linux-gcc安装成功提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钿;陆炳良;康乐;;异步电机弱磁控制的研究[J];船电技术;2014年05期

2 陈书锦;杨帅;杜煦;;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运行控制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陶德馨;艾丽斯佳;;基于弱磁探伤的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开明;钱东波;陈杰;;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控制的设计[J];微特电机;2009年06期

5 贾爱萍,须斌,秦小雷,陈宝;电动自行车用无刷直流电动机弱磁控制技术[J];微特电机;2005年08期

6 蒋慧明;;国外锰矿选矿进展[J];中国锰业;1987年02期

7 莫会成;莫为;邹愈;董琪;;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弱磁控制性能分析(下)[J];微电机;2018年08期

8 施新华;周芝峰;;永磁同步电动机自适应弱磁控制策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年05期

9 霍现旭;李国栋;朱晓辉;葛少云;;永磁同步风电系统闭环弱磁控制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6年01期

10 付兰芳;付少波;何惠英;;感应电机分区弱磁控制方法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刚;程诚;王华;王洪涛;许美坤;孙志华;;车载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控制策略研究[A];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杨立永;付严伟;;抗积分饱和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吴玉新;鄢家财;马红霖;詹盲秋;;表贴式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弱磁控制及工程实现[A];第五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第18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专刊[C];2014年

4 崔长志;田秀敏;;弱磁精选设备在磁铁矿降硅提铁中的研究与实践[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5 崔长志;刘小城;李洪文;;弱磁精选设备在磁铁矿降硅提铁中的研究与实践[A];2005年全国选矿高效节能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正君;夏加宽;赵旭;王光晨;;坦克用永磁推进电机设计及弱磁研究[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7 姚凯;王正道;沈恺;黄亭;;基于弱磁检测的损伤判据及参数识别[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姚凯;王正道;沈铠;黄亭;;基于弱磁检测的损伤判据及参数识别[A];力学与工程应用[C];2012年

9 陈建刚;史传军;;新型变频驱动控制技术在空调系统智能保护和效率提升方面的应用[A];2017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10 李慧;冯桂宏;李晓军;;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徐海军 浪成江;酒钢弱磁铁精矿提质降杂实验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冶金报;2006年

2 ;细微之处辨真伪[N];中国质量报;2001年

3 李近远;酒钢弱磁精矿品位实现突破[N];甘肃日报;2008年

4 李复胜 陈伟;“降本增效”的排头兵[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马文骥 实习生 吴毅文;余永富:专啃“硬骨头”的“选矿王”[N];湖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梓绥;轨道交通中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严岚;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弱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曹先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4 那日沙;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5 尹华杰;主轴永磁同步电机电磁结构及“弱磁”问题的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1994年

6 黄文卿;混合动力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参数估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艾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优化设计及弱磁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8 毛亮亮;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电流分段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9 汪兆栋;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单转子变频压缩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李哲然;电动汽车连续极永磁电机关键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稀慧;IPMSM高倍弱磁控制及参数辨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帅;面向再制造的弱磁检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3 李涛;基于UDE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4 刘雷;弱磁技术在蜂窝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5 王缔;外界磁场对应力弱磁检测信号影响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6 朱奥辞;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7 张佩;电动车驱动电机控制算法对效率与外特性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8 孙悦;三相异步电动机弱磁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9 张传谱;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10 李晨;大功率永磁同步电主轴驱动弱磁控制算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5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25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3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