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式永磁调速器的解析建模与性能分析
【学位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H703.61
【部分图文】:
负载的平均运行效率只有 41%,其节能潜力为 20%~40%[1]。因此,风机水泵的节能潜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风机水泵的节能方式,除了开发高效率的风机水泵设施外,改进风机水泵的调节方式也是一个有效途径。大部分的风机、水泵设备均采用定速驱动,在变工况运行时,风机、水泵的运行状态偏离高效运行点,且在风机的入口风门处、水泵的出口阀存在大量的节流损耗[2]。因此,实现风机、水泵的变速调节,有利于提高负载的运行效率、降低节流损耗,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节能方案[3]。针对风机水泵的变速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频率来调节驱动转速,从而调节负载转速,如变频器调速、电动机多级调速等方式;另一种是在驱动电机和负载之间加装调速设备来进行调速,如液力耦合器、永磁调速器等方式。与传统调速设备相比,永磁调速器具有软启动、易安装、低维护、防过载、环境要求低等优点,是一种新型调速设备,在通用型负载的调速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4-7]。永磁调速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当电机拖动导体转子在永磁体生成的永久磁场中相对运动时,会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继而产生感应磁场,感应磁场和永久磁场的相对作用,最终实现力或转矩的无接触传递。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速器的结构差异,可分为圆盘式和圆筒式两类。圆盘式永)图所示,其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均为盘状结构,可实现之间的气隙大小可实现转矩和转速的传递,盘式永磁调速中“Cu”表示铜导体盘,“PM”表示永磁盘,当气隙间距越速也就越高。圆筒式永磁调速器的结构图如图 1-1 中(b)图为筒状结构,可实现磁通的径向传递,通过调节两转子之的传递,筒式永磁调速器的耦合面积变化如图 1-3 所示,,输出转速也就越高。
其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均为盘状结构,可实现磁子之间的气隙大小可实现转矩和转速的传递,盘式永磁调速其中“Cu”表示铜导体盘,“PM”表示永磁盘,当气隙间距越小速也就越高。圆筒式永磁调速器的结构图如图 1-1 中(b)图均为筒状结构,可实现磁通的径向传递,通过调节两转子之速的传递,筒式永磁调速器的耦合面积变化如图 1-3 所示,耦大,输出转速也就越高。(a)气隙最小状态 (b)气隙变大状态图 1-2 盘式永磁调速器的气隙变化Fig.1-2 Air Gap Change of Disc Permanent Magnet Governo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阚超豪;丁少华;刘祐良;任泰安;;基于气隙磁场分析的无刷双馈电机偏心故障研究[J];微电机;2017年03期
2 苏文印,王俊义;求解气隙磁场的差分方法[J];大电机技术;1988年04期
3 唐高银;;电机双开梨形槽气隙磁场的次纯函数解[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4 蒋豪贤;梁峰;;用边界元法解饱和电机气隙磁场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5 徐善纲;旋转斑点磁通泵特性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1989年04期
6 郑成勇;章跃进;薛波;陆国林;;表贴式分数槽电机永磁气隙磁场矢量位半解析法[J];微特电机;2010年04期
7 田京涛,周骁威;监视气隙磁场实现交流电动机的保护[J];中小型电机;2004年06期
8 秦世耀,熊光煜,牛华;永磁电机气隙磁场的解析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姚绍全;;微小气隙磁场稳定性测量技术[J];宇航计测技术;1982年06期
10 罗云;叶凌云;黄添添;牟文杰;;磁悬浮系统气隙磁场检测方法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吉智;高性能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黄添添;气隙磁力表征型磁悬浮加速度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曾理湛;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复杂机电耦合系统分析与控制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马家庆;真空管道HTS磁浮系统中驱动器的设计与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吕德刚;集成霍尔磁编码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经纬;双筒式永磁调速器的解析建模与性能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蒋山;单边/双边励磁型永磁游标电机的等效磁网络建模与分析[D];江苏大学;2017年
3 陈晨;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气隙磁场分析[D];重庆大学;2017年
4 王钊;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及气隙磁场优化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汉丰;潜水电机偏心故障下的磁场特性分析及其在线检测[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高斌;磁力轴承动态磁场计算与测量[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7 索寒野;集磁式OCT气隙磁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毛制怒;助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9 李双鹏;表贴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振动噪声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10 李佳庆;汽车爪极发电机电磁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其抑制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1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6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