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脉冲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H772.1
【部分图文】:
图u被动型电刺激示意图??触发型电刺激加入了表面肌电信号反馈功能,利用表面肌电信号提供反馈量,??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其原理如图1.2所示。?? ̄ ̄N?/?"4 ̄ ̄N?f?^?/?!? ̄N??表面?K?超过?k?紱发?k?肢休??飢电IZ^>汝设EZ^>电剌激EEZZZf>?J^L?:f|?被动??^?^?{)f^?^?11—y?运动??■??、““一」?^—? ̄^?l?j??fT^\?rT\??图1.2触发型肌电反馈电刺激示意图??助力型肌电反馈电刺激也是采用表面肌电信号作为反馈量,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运动训练,但是其与触发型肌电反馈电刺激不同的是,它能够理解患者的主观运??动意图,即患者能够在这种治疗装置的帮助下使患肢实时地做出任意主观动作,其??原理如图1.3所示。??4??
助力型电刺激三种功能电刺激组合在一起的第三代功能电刺激仪GD-601[18]。该仪??器主要由程序管理器装置、电刺激仪装置以及一体化的表面电极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4所示。??程序管理器装置 ̄?-?<^-彳_面—??图1.4日本肌电反馈电刺激仪??美国DJO电刺激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一款集电疗功能和生物反馈??电刺激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电刺激仪。该仪器提供了丰富的的直流电刺激波形,??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和防止肌肉退化的功能。生物反馈功能则能提供表面肌电??值评估以及主动反馈训练和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结合疗法,可记录患者的肌电值并??转化为声音图像信号,帮助患者进行肌肉功能强化、放松、恢复本体感的主动训??练,可极大程度的增强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的信心,同时采集的肌电值可作为诊断??评估依据[11该治疗仪如图1.5所示。??5??
??图1.3助力型肌电反馈电刺激示意图??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成熟可靠的肌电反馈功能电刺激设备,例如,日本??OG?GIKEN公司在2007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将被动型电刺激、触发型电刺激、??助力型电刺激三种功能电刺激组合在一起的第三代功能电刺激仪GD-601[18]。该仪??器主要由程序管理器装置、电刺激仪装置以及一体化的表面电极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4所示。??程序管理器装置 ̄?-?<^-彳_面—??图1.4日本肌电反馈电刺激仪??美国DJO电刺激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一款集电疗功能和生物反馈??电刺激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电刺激仪。该仪器提供了丰富的的直流电刺激波形,??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和防止肌肉退化的功能。生物反馈功能则能提供表面肌电??值评估以及主动反馈训练和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结合疗法,可记录患者的肌电值并??转化为声音图像信号,帮助患者进行肌肉功能强化、放松、恢复本体感的主动训??练,可极大程度的增强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的信心,同时采集的肌电值可作为诊断??评估依据[11该治疗仪如图1.5所示。??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nutson JS;Gunzler DD;Wilson RD;何成奇;;对侧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患者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7年01期
2 宫萍;李春志;张娟;荣月彤;孙易南;胡佳宇;;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fMRI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年01期
3 杜艳芳;;功能性电刺激FES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7年16期
4 唐容;;功能性电刺激技术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21期
5 王欣;王宁华;;功能性电刺激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6 李宏建;;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改善卒中恢复[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7期
7 汪家琮;功能性电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03年01期
8 毕胜;接受下肢功能性电刺激患者的选择[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9 聂开宝,蓝宁,马亚权,林浦,汪家琮;功能性电刺激的原理、设计与应用(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10 高怀民,蓝宁;功能性电刺激的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邱爽;下肢功能性电刺激诱发多模态生理信息解析与响应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谢楚海;复杂对指与功能性电刺激下正常与受损脊髓的功能核磁共振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3 陈默;基于功能性电刺激的足下垂步态矫正方法及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12年
4 薛玉斌;功能性电刺激恢复周围性面瘫兔眨眼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梁振江;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对犬喉返神经再生及喉功能恢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3年
6 王胜新;基于功能性电刺激抑制人体病理性震颤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程龙龙;BCICFES重建运动神经系统的信号处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崔婷婷;功能性电刺激恢复大鼠瘫痪耳廓肌功能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林彦;一种脑—机接口与下肢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系统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2 谢小文;一种新型电脉冲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吴强;功能性电刺激下关节自适应运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王炳程;基于行走模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5 王欣欣;强化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8年
6 夏扬;一种新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姜鹭春;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在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8 陈婉真;用于治疗足下垂的功能性电刺激表面电极的仿真与优化设计[D];深圳大学;2015年
9 梁玉林;作业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同步治疗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胡玲;残疾人助行器的设计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9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69343.html